傳奇恭王府系列之,國人應該記住的「恥辱」年份——1860年!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大家好,我是泗水淘古今。上期的恭王府系列裡,我們講到了慶王永璘的故事,而今天我們要講的是恭王府最後的主人——恭親王奕訢。

傳奇恭王府系列之,國人應該記住的“恥辱”年份——1860年!

恭親王奕訢是清朝後期的鐵帽子王、攝政王。咸豐帝駕崩,奕訢與兩宮太后聯合發動辛酉政變,成功奪取了政權,而後又大搞洋務運動,相信大家對他並不陌生。今天我們主要講述的“多福軒”的由來,以及1860年中國發生了什麼!

傳奇恭王府系列之,國人應該記住的“恥辱”年份——1860年!

皇上賞賜大臣,這是再常見不過的事情了,咸豐皇帝在位期間, 就曾經賞賜給奕訢一塊“多福軒”匾額。從多福兩字來看,恰好符合了恭王府“萬福園”的稱號。泗水剛開始也以為,之所以是叫“多福軒”是跟大殿內的十多塊福壽匾額相互呼應。後面才發現事實並沒有這麼簡單。

傳奇恭王府系列之,國人應該記住的“恥辱”年份——1860年!

話說咸豐與奕訢都是當時皇位的強有力競爭者之一,後奕訢雖然沒有當選,卻不可否認他是一個能人。於是,咸豐就從《詩經·大雅·文王》一書裡,引用了“多福”二字。原文是:“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意思是告訴文王的子孫,要努力修養自己的德行,順天命、則福祿自來。說到這裡,聰明的讀者應該已經知道咸豐的意思了,而剛剛我們說的大殿,是奕訢的會客廳,咸豐欽點掛在這間大殿的意思自然也不言而喻。咸豐其實就在暗示奕訢得乖乖聽話,不用動什麼歪念頭,更不要想著什麼拉幫結派之事。可惜的是,“多福軒”匾額早已不翼而飛。

傳奇恭王府系列之,國人應該記住的“恥辱”年份——1860年!

說完了咸豐的學問,接下來要講述的,是一件讓人心情沉重的事情。在1860年,英法聯軍侵華的國恥事件中。據說,奕訢迫於無奈,曾經在多福軒接見過英法聯軍代表。同年,奕訢在禮部大堂與英法俄簽署了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

傳奇恭王府系列之,國人應該記住的“恥辱”年份——1860年!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此時的恭王府,在見證乾隆時期輝煌的清朝後,隨著清廷的腐敗無能,跟隨著清廷進入了衰退的時期。“北京條約”中的不平等條約歷歷在目,而當中最讓泗水遺憾的一條,奕訢由於求和心切,承認1858年的《璦琿條約》的有效性,並將原先規定為中俄“共管”的烏蘇里江以東至海之地(包括庫頁島以及不凍港海參崴在內)約40萬平方公里歸俄國所屬,從此中國失去了東北地區對日本海的出海口;

傳奇恭王府系列之,國人應該記住的“恥辱”年份——1860年!

歷史已然不能改寫,卻也抹殺不去。從1860年的事件中,泗水覺得我們除了遺憾之外,更應該時刻的提醒自己,不思進取的行為不可取。泗水指的不是清廷,而是身處21世紀的自己。本期的恭王府系列告一段落,下一期我們接著講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