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春節倒貼「福」字,那麼倒貼「福」字是怎麼由來的呢?

人們在春節倒貼“福”字,那麼倒貼“福”字是怎麼由來的呢?

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漢族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福”字不光有正著貼的還有倒著貼的。那麼,這倒著貼的是怎麼理解呢?原來,到和倒是諧音,倒著貼福字,倒福,就是福氣到了的意思,表達了百姓對福氣的期盼。那麼倒著貼福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民間說法不一,這裡有兩個小的傳說,和大家分享一下!

人們在春節倒貼“福”字,那麼倒貼“福”字是怎麼由來的呢?

傳說一

咱們大家都知道,明朝皇帝朱元璋設置東廠,招了一大批錦衣衛負責監視大臣和百姓的動向。有一次,錦衣衛在行動時,聽到有一戶人家在說皇帝朱元璋的壞話,這位錦衣衛便把這家人的福字倒過來了,留作記號,然後將此事上奏給朱元璋。朱元璋生性多疑,性格暴戾,聽說此事後非常生氣,便下令在除夕時,將這戶人家殺掉,以警示百姓。巧合的是,善良的馬皇后得知了此事,便偷偷下令,令全城人家都將自己家的福字倒過來,到了除夕,錦衣衛找不到目標了,朱元璋得知後,認為全城百姓都在和他作對,十分憤怒,這時候馬皇后勸解到,老百姓故意把福字貼到了,是希望福到,是大吉大利的好事,百姓好了,咱們的統治自然更好。以後,朱元璋便下令,以後福字都倒著貼。

人們在春節倒貼“福”字,那麼倒貼“福”字是怎麼由來的呢?

傳說二

清代恭王府,有一年除夕前夕,王府的先生寫了些斗大的福字,管家便安排家丁,將福字在門口、牆壁上貼上。可誰知,這個家丁斗大的字不識一籮筐,竟將這個福字貼倒了。王爺路過看見了,非常生氣,便要懲罰這個家丁。多虧管家機靈,說道,奴才常聽人說“王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如今,福真的到了,這是吉兆啊。王爺一想也是,便分別賞賜了管家和家丁,這也算是他們因禍得福吧。此後,普通百姓也都學習恭王府倒貼福字,期盼福運的到來。

人們在春節倒貼“福”字,那麼倒貼“福”字是怎麼由來的呢?

其實,福字不論是正著貼還是倒著貼,都是人們表達願望的一種方法,以及人們對福氣的期盼和對新年的祝福。你們春節貼福字是正著貼還是倒著貼呢,歡迎留下精彩的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