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大的王府,和珅用了9年才建成,死後搜出8億兩白銀

文|書生

在清朝眾多王府中,要說哪座最豪華,佔地面積最廣,那當然要數恭王府了。

此府修建於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是歷史上著名大貪官和珅為自己修建的府邸,耗時9年方才建成。它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前海西街,後海與北海之間,地處龍脈之上,風水極佳。

清朝最大的王府,和珅用了9年才建成,死後搜出8億兩白銀

恭王府由府邸和花園兩部分組成,南北長330米,東西寬180米,佔地面積61120平方米,分東、中、西三路,每路由南自北都是以嚴格的中軸線貫穿著的多進四合院落組成,且建築都是按照當時最高規格修建的,府內水榭樓閣,小橋流水一應俱全,風景美不勝收,氣勢上絲毫不比普通宮殿差弱多少。

清朝最大的王府,和珅用了9年才建成,死後搜出8億兩白銀

這座府邸原始和珅的私人府邸,也是他最喜歡的住處,但他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會因為這座府邸而死。嘉慶四年(1799年),乾隆皇帝剛死,嘉慶以“府邸奢侈豪華,僭侈逾制”等二十大罪為由,下令賜死了和珅,並抄了和府,從他的府邸中搜出白銀8億兩,相當於清政府15年的財政收入,可以說和珅比當時的皇帝都有錢啊。

清朝最大的王府,和珅用了9年才建成,死後搜出8億兩白銀

和珅死後,他的府邸被賜給了僖親王永璘,1851年清末時,這座府邸被慈禧太后賜給了恭親王奕訢,因此這座府邸也被稱之為“恭王府”,這個名字一直延續至今,這也是我國保存最為完整的王府建築群,因此也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說法。民國時期,恭王府被恭親王的孫子溥偉以40萬塊大洋賣給了西洋教會,後被輔仁大學用108根金條收回,後用作女生學堂。

清朝最大的王府,和珅用了9年才建成,死後搜出8億兩白銀

新中國成立後,恭王府曾被短暫的當做公安部宿舍以及音樂學院使用過,到了上世紀70年代,政府決定開放恭王府,讓這裡成為一個旅遊景點,讓所有人都可以來此參觀。1975年年底周總理在病床上病重時,還在惦記著恭王府的開放問題。

1988年恭王府花園部分對外開放,成為一處旅遊景點;2008年恭王府府邸部分修繕完成後,開始對外開放,如今恭王府不僅是北京一處著名的旅遊景點,還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古代園林建築史上的一塊無價瑰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