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一些癌症已能治疗 将在川研发抗癌药物

诺奖得主:一些癌症已能治疗 将在川研发抗癌药物

罗杰.科恩伯格教授致辞

罗杰·科恩伯格的语速很慢。5月10日,这位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显得很疲惫,他不得不限制了采访时间。同行人员说,教授前一天凌晨2点才从以色列飞到成都。当天晚上又要赶赴上海。

他的行动很快。这是科恩伯格第一次来到四川,却一口气签约确定将由他名字命名的研究所、由他直接参与投资的公司落户四川,这是他在中国的第一个、全球第四个研究所。“成都有非常好的创业环境,我和同事希望在这里攻克癌症”。

诺奖得主:一些癌症已能治疗 将在川研发抗癌药物

关于抗癌

“现在已经有一些癌症能治疗了,但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

诺奖得主:一些癌症已能治疗 将在川研发抗癌药物

项目签约现场

根据当天签署协议,他口中的项目——科恩伯格创新型生物大分子药物研究所,为推进项目而成立的非同(成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都将落户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

项目在川主要研究什么?

诺奖得主:一些癌症已能治疗 将在川研发抗癌药物

“主要研究肿瘤(癌症)免疫治疗的生物大分子药物。”科恩伯格说。

什么是免疫治疗?这是全球癌症治疗的前沿方向之一。癌症发生,是因为基因突变。“由于突变基因不同,因此每个人癌症都不一样——虽然他们可能是同一种癌症。”科恩伯格说,这就是癌症难治的原因之一。而免疫治疗,是激活人体免疫系统,让它能针对性识别并杀死癌细胞,从而治疗癌症。

这是否意味着,癌症将在短期内得到治愈?

诺奖得主:一些癌症已能治疗 将在川研发抗癌药物

科恩伯格教授接受采访

科恩伯格给出的,是谨慎而乐观的回答。“癌症最终一定会被解决,事实上现在已经有一些癌症能治疗了,比如小儿血癌、淋巴瘤、50%的黑色素瘤。这些成功案例给我们很大鼓舞,但多数癌症目前还无药可治,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他同时认为,很难预测癌症治疗会在什么时候取得进展。

对能够治疗癌症的药物,目前全球患者面临最大问题是——贵。动辄几十上百万元人民币。科恩伯格也谈到了这个问题,“其实抗癌药物的制造成本是非常小的,往往少于售价的1%,很多企业卖得贵,一是因为研发成本分担,二是为下一代新药研发积蓄资金。”他认为抗癌药物的价格最终不会只是“富人的游戏”,它应该是人人都能够使用的。

关于来川

成都有非常稳定的人才储备,4款药物有望两年内进入临床

诺奖得主:一些癌症已能治疗 将在川研发抗癌药物

一个细节引起记者好奇:科恩伯格首次在中国设立的研究所和企业,选择了西部四川。更让人惊讶的是,此前他甚至没有来过,第一次来就拍板做了决定。

为什么选择四川成都?

“这里条件非常适宜创业,我想说的是包括基础设施、人才和商务成本,相比中国其他地区,这里更适合一个创业企业。”科恩伯格笑言,他虽然没来过,但从其他企业的经历知道,成都对创业公司“很友好”。

作为将四川介绍给他的“引荐人”,非同(成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李庆表示自己代科恩伯格多次来成都考察,“打动教授很重要的一点是,成都有很好的、非常稳定的人才储备。”他特别提到一组数字:沿海某大城市每年人员流转率超过20%,而成都是2.5%,“对创业企业来说,成都在生活和工作上的吸引力,让核心团队能有很好的稳定性。”

诺奖得主:一些癌症已能治疗 将在川研发抗癌药物

非同生物CEO李庆博士

科恩伯格希望,自己和同事的努力,能为这里的免疫治疗打开局面。“一个成功,会孕育出下一个成功。”他说,期待团队在川能够取得显著进步,创造一些机会,从而吸引其他合作者或企业参与到这个领域中。

李庆补充说,公司主要将科恩伯格科研团队的科技成果在川落地,“免疫治疗药物针对的,不仅是一种癌症,而是各类癌症。”公司已建立了包括单克隆抗体和双特异性纳米抗体的生物大分子药物产品线,并完成第一轮融资3000万元。目前有十几款药物处于不同研发阶段,其中有4款药物有望在一到两年时间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通常意味着,会在几年内走向市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