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大学的时候,是在省内好还是去省外好?为什么?

红花白藕青荷叶141019230


是去省内好还是省外好。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1、高考成绩如何

2、本省内院校质量如何全国认可度如何

(1)北京上海南京的人要不要去外省读书

(2)13个没有985院校的孩子要不要去外省读书

(3)其他地区的孩子们

3、全国院校分布如何

4、总结

5、附录

(1)13个没有985院校的省份和地区

(2)中国985/211分布地图

以上为大纲,以下为详细说明。

1、高考成绩如何

其实这个问题是最重要的一环了,因为高考成绩决定了你有无选择权。否则省内还是省外都没什么差别。

只有有了好的高考成绩,你才有比较充裕的选择权限。

2、本省内院校质量如何

这个问题决定了你有无必要去外省读书。

为什么呢?举个例子。

(1)北京上海南京的人要不要去外省读书

如果你是个北京人,你要不要去外省读书?

完全没必要啊,因为北京有着全国最好的教育资源,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无论是发展前景和生活设施都是无比优越的,这样的类似的城市同时还有着上海、和南京。这三个城市的孩子如果想体验一把外地的生活就换个城市而已。

(2)13个没有985院校的孩子要不要去外省读书

但是对于下面13个省份的学生而言: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山西省,西藏自治区,宁夏区,青海,河南,江西,云南,贵州,海南,广西。能够出去的就去外省去上学吧,毕竟这几个省份的教育资源贫乏到稀缺罕见的地步。以上十三个省份和地区没有一所985院校,而一个省份仅仅有一所211也是照顾性质的。这些211在全国的排名也很一般(这个一般已经是拔高了,可以说是比较凄惨的211)。

面对如此稀缺的教育资源,当然要走出去了。

(3)其他地区的孩子们

其他地区的孩子们,完全没有上面两种情况的忧虑。如果想体验外地的风土人情,可以考虑去外省读书。感觉自己的地方不错,在自己的地方读,完全没问题。

这就看个人爱好了。

3、全国院校分布如何

下面有一份211院校名单在全国各地的分布状况。大家可以看看,再决定自己是否出去读书不迟。

4、总结

总结来说,个人认为,如果成绩允许,地方教育资源又不丰富可以考虑出省读书。成绩保证了你有选择权。教育资源不丰富则迫使你去好的地方去读书。

而去外省读书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增长见闻,人世全国各地的美景、美食、获得全国各地的朋友。

了解不同的风土人情,大学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如果这一个阶段有一个好的成长的话,未来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个人的建议是如果能够出省读书的话还是出省读书吧,优势实在太大了。劣势至少我没想出来。那个车费有点多算不算?

如果对你有帮助,不妨点个赞,关注一下阅读修身。阅读修身:一个关注教育,高考考研考博,社会,小说,热爱阅读的教育问答达人。

5、附录

(1)13个没有985院校的省份和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拥有内蒙古大学一所政策性211。

河北省:这个比较惨,河工大在天津,华北电力还是只有一个保定校区(总部在北京)。河北考生是很辛苦的。

山西:一所太原理工,勉强入围前100,再无他校。

西藏区:一所政策性211,西藏大学。再无一本大学。

新疆区:比较特殊,照顾性的两所211(新疆大学和石河子大学),其中新疆大学又入围了去年世界一流大学B类。

宁夏区:一所宁夏大学。政策性211,实力一般,个别学科拥有特色。

青海:一所照顾性211,青海大学,高校资源整体较为匮乏。不过青海师大的实力也还不错。

河南:比较特殊,一所211郑州大学,不过去年入围了一流B类,河大作为百年名校但非211,去年入围了一流学科,让广大学子也颇感欣慰。

江西:一所211南昌大学,实力勉强可以,除此,江西财经、东华理工也都还是不错的大学。

云南:云南拥有一所211云南大学,实力很不错,不过去年入围了一流B类,除此之外,昆明理工的实力也较强。

贵州:政策性211一所,贵州大学,学科实力整体较为薄弱,但作为经济文化极落后省份,近年来得到了很大很大的政策支持。

海南:一所政策性211,海南大学。法学等的实力还不错,环境美得不像话,自然条件棒棒哒。

广西区:一所211,广西大学,土木工程、新闻学还不错。除此之外,桂电、广西师大也还是实力尚可的大学。

(2)中国985/211分布地图

图片源自:圣达信教育。

放大来看,纤毫毕现。

左下角放大后的局部图如下所示:

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对你有帮助,不妨点个赞,关注一下阅读修身。阅读修身:一个关注教育,高考考研考博,社会,小说,热爱阅读的教育问答达人。


阅读修身


这个取决于你考的分数,一般来说,报考志愿的原则是将你的分数利用的最大化,就是在这个分数范围内选择实力最强的大学。

如果分数相对差一些的话,上省内可能更有优势。毕竟省内的大学都会在省内招收的人数多一些,还会有一些大学主要面向省内招生。分数如果不理想,这样起码可以保证有学上,保证上一个相对实力较好的大学。

对于分数很自信的学生,我建议还是去省外读大学,这是很有必要的。


尤其是对于中西部的学生,可以借此机会去东部大城市读大学,比如去北京、上海、深圳。不得不承认,这些地方,人的思维、眼界是有很大不同的,而且这些城市含有国际的元素,有助于你形成开放的眼界和格局。

其次省内大学很多学生都是省内的,虽然说生活方式、节奏、习惯大都相似,可能更利于交流,但相对没有挑战性。跟同质化的人待在一起,对于个人成长发展不会太有利。年轻人应该更有挑战性,去多元的世界中打拼。


省外大学的学生一般来自五湖四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可以让你学习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更加有益的是,生活在这样多元的环境里,有助于形成跳跃、多元的思维,也有利于我们处理实际中的问题。

大学四年,去一个自己喜欢的,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城市是很重要的。四年的时间,也很能影响一个人、改变一个人。你所在大学、城市的风格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你,也会慢慢改变你对世界的认识、看法。


最实际的是,大城市师资好,这不得不承认。大城市经济发达,有能力也有条件提供一流的师资,这是很重要的。而且,这些城市更能请来国际上有名的学者、教授。

综上,我觉得有条件还是省外好些。但省外相对花销大一些、学费也会高一些,还能可能出现难以适应的问题。但是,转变固有思维方式、文化环境对于年轻人来说是很有必要的,有挑战性才有拼搏的动力。


优学优考策略


这个是因人而异,每个人的情况也不相同,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制定报考策略。

报考省外的话,其好处是:①感受到不同省份的特色,有一种新奇感。比如我当时是陕西省的考生,跑去广西南宁上大学,感受到的就是广西的壮族少数民族特色,比如语言、服饰等;还能体验到外省的美食,比如陕西省的话主要就是面食,但是广西的话就是各种的米粉等,比如螺蛳粉、桂林米粉、老友粉、河粉、猪脚粉、肠粉、云吞等等美味;陕西的气候比较干燥,关中、陕北都是绿化特别少的地方,但是广西的雨水量的就特别的多,植被覆盖率也是特别的好,走在南宁的街头上如同走在热带雨林一样。

②坐火车的新奇感。虽然坐火车需要的时间比较久,但是在坐火车的沿途,可以看到沿途省份的美景,坐火车的时候还能遇到不同性格的人群。那时候坐火车从陕西到广西,沿途要经过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然后到广西,沿途可以看到不同类型的村庄、城市,也是让我看的眼花缭乱的。

③可以考到更好的高校。报考一些冷门的但是实力很强的高校,说不定能够录取到,比如考外省的兰州大学这样的985、211高校分数可能就不是很高,报考石河子大学这样比较偏远的211工程大学分数也不会太高的。


不好的地方有:①坐车比较麻烦。我们当时从老家坐车去广西南宁的话,需要先从县城坐火车到西安,然后坐晚上的火车前往南宁市,到了第三天的凌晨才到南宁市,中间单是西安到南宁之间的火车就需要33个小时。那时候因为经济条件有限,往往都是做硬座往返,几十个小时的火车坐的让人产生了恐惧感;为了安全,我们一般也会结伴而行。

②毕业后想回母校比较麻烦。像我这样陕西人考的广西的高校,想回母校看看的话,因为坐火车时间比较久,一般想回去看看的话,也就只能想想了。

③陌生感。在外省上大学的话,有时候在大学里面会有陌生感,会有想家的感觉,但是也就只能暑假、寒假的时候可以回家看看了。

④大学同学难以再相聚.去外省上的大学,假如毕业以后回本省上班的话,因为距离原因,哪些大学时候的同学想再聚的话会很难,不像在本省上大学的话,假如在本省上班的话,想聚聚还是比较容易的。


饕餮视听


这个问题,纠结的不止是考生,更纠结的还是父母。而大学是在省内还是省外,更多的时候是取决于父母的意愿。绝大多数的父母都是希望自己的儿女留在省内,留在自己身边读书,如果周末还能回家吃饭那就更好了。

抛开父母的意愿来说,我个人的意见更加倾向于去省外读大学。因为我家里是农村的,平常的活动范围很小,可能最多就是去市里面,更多的还是待在镇上。我更迫切的想要走出去看看,看看不一样的城市,体验不一样的生活。相信绝大多数的农村孩子都是像我这样的生活状态,并且迫切的想要改变它。这种迫切感,只要在一定的环境中待久了,有机会离开这个环境,才会有这种感觉。


趁着年轻多去走走吧,不要老是窝在一个地方。都没有看遍世界,如何能够改变世界。一个人待在一个地方久了,就会有一种惰性,然后与周围的人融合在一起,成为大众中的一员。去到另一个环境,你就会有很多不同的发现,很多不同的感触。你接触到的每一个人都能给你不一样的想法,不一样的感觉。出去后才能改变你过去的看法,可能你以前的想法只是想着毕业以后找个工作,然后结婚生孩子,普普通通的走完一生,因为你身边的人都是这样的,你的父母也是想让你这样做的。

可是当你走出去后,你会发现,原来生活还可以这样过。一辈子不止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有更多的东西等待着自己。你觉得你以前不会做的事情,你觉得不会成为的人,都会改变。

但是出省读大学的先决条件就是高考分数需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因为省外的大学的录取分数都是比较高的,相比于省内的录取人数要少很多个,有些省外的高校可能只会录取一个人。那么竞争难度就会很大,你不知道会有多少个人跟你填报那所学校。如果分数不能够碾压的话,就是不建议填报。


读大学在省内还是在省外,还是需要自己决定。别人能给你的只是建议,而这个建议又是从别人的自身出发的,所以不一定适合你自己。如果你觉得在省内待久了,想出去,那就大胆的填报省外的大学吧。但是选择院校的时候还是以分数为重。如果你是个恋家的孩子,那就留在省内,就在父母身边。


大三老学长


读大学,选择省内大学还是选择省外大学,这也是年年都会困扰很多考生和考生家长的经典问题。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选择当然也不同,个人认为,对于大多数的考生来说,能够选择省外就读相对更有益一些。为什么这样说呢?请听我为您分析:

选择省外大学,可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人,不能光死读书,更要在这个美好的世界行走,去感受万事万物的内涵。学子们在家乡生活了10多年,对于周围的一切人事物都非常熟悉了,只有走出这个固有的知识和文化圈子,才能真正在意识上、在思想上、在骨子里开拓你的视野,增长你的见识。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选择到省外读书,是锻炼自身的一个好机会、更是拓展自身认知格局的好途径。

特别是对于西部省份的学生来说,能够考一个好的分数,到东部沿海城市,到经济发达地区去就学,不仅可以增加自己的阅历和见闻,更有用的是能够提前融入这些大城市中,为自己未来的就业打下初步的基础。

那么,自己本身就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长大的,是否有必要到省外去读书呢?个人觉得,如果你没有强烈留在本省读大学的意愿的话,还是可以选择到省外去读书的。

例如:本身在上海长大,上海的好大学也不少,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选择去北京读书啊,毕竟两个城市都是在经济、文化上拥有相当实力的城市。不过一南一北,看惯了海派风情的你,也可以选择古典厚重的京派文化去感受、去认识。

选择省外大学,可以自强自立,锻炼自我。

在成长的岁月中,年轻人一直都是在自己的家乡学习和生活,几乎很少长时间地离开家庭独自生活。大学的时光,其实是校园生涯与职场奋斗的一个过渡阶段。如果留在本省读书,父母和家庭的影响必然会延续到你的大学生活中,对家庭的依赖性,会不利于年轻人的自我塑性和快速成长。

在外省读大学,你的身边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如何与别人相处、如何与文化习性完全不同的人同一屋檐下,都是对年轻人生活能力、社交技巧的一种锻炼和挑战。只有真正学会与别人共同生存、和平共处,学会分享、学会担当,才能让你在踏入职场前,有一个练兵的机会。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读外省大学,更能锻炼人,更能促进人成长!

当然,选本省还是选外省大学,还有很多因素影响,包括分数是否达得到,包括家庭经济条件是否能支撑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活开支和学费,包括家庭是否有特殊情况不允许离家过远等等,都是需要认真参考的。

总之,外省的大学也好,本省的大学也罢,路都是靠自己走出来的,一切的一切,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为你的未来赢得新希望、抢得新机遇。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带来帮助!谢谢。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雪天惊雷,欢迎关注我并与我交流互动,感谢您的阅读和支持!


雪天惊雷


选择大学的时候是选择省内还是省外?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明确的是,你在哪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你个人高考的情况。



1.假设你高考分数在省内处于绝对前列

如果你省内外均有不浪费你高分的学校,这种情况下,选择省内省外都可以,就看这些高校中你最心仪的专业是哪个。

如果省内最顶尖的高校远不如省外高校,这种情况下,我建议出省学习。

如果省外最顶尖的高校远不如省内高校,这种情况,还需要犹豫?自然是选择省内的高校。原因就不用多说了吧。

2.你高考的分数低不成高不就

很多人都认为省内211不如省外985,但这也并非绝对。

如果你想一直深造下去,今后从事科研工作,或许省外985是个合适的选择。

如果你之后终将出来工作,那就看你自己是希望回家(回省内)工作还是异地打拼,如果希望回家,那省内高分211在找工作时,未必比省外985有劣势,如果希望异地,那么或许省外985是更不错的选择。

当然,选择要结合自己的特长和兴趣。

3.其他情况

这种情况下,你的高考分数和排名都不理想,是选择在哪里上学?

如果说前面两种情况还是你选学校,那么这种情况下,你的选择余地并不是很大。

我认为,这种情况下,在一些适合你分数的学校里面,综合看以下几个指标:

城市、学校排名、专业排名。

以及你自己的特长和兴趣。



手动分割线

所以,到底是省内好还是省外好,这因人而异。

至于有些观点,比如省内更能顾家,省外更可以锻炼自理能力、更能增长见识,也并非绝对。

如果是离家不远的省外,或许比省内异地到家的距离更近,交通更方便;

在省内,只要不经常回家,一样能锻炼自己的自理能力;

在省外,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一样可以开阔眼界。

以上个人观点。


楼澜小可乐


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其实却很复杂,或者说需要考虑的事情很多,需要综合考虑才能做出决定。

我认为选择是留在省内的学校还是去省外的学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高考成绩和院校。

目前国内共有39所985工程大学,和112所211工程大学。但是这些大学在各个省市分布的并不均衡。主要也是集中在北京,上海,江苏,湖北这些省市。

有些省份比如河北省,只有一座211大学,还是位于天津市,而985高校根本就没有。

而河北省的诸如衡水中学,衡水二中,石家庄二中这些学校教学质量超高,每年的高分考生数以千计,这些学子考了高分就势必要去比较好的学校,很可悲的是河北并没有什么好大学,所以他们只能去省外。



二:地域差异

和悲催的河北考生恰恰相反的是,有些省市本身就存在很多好大学,这些省市的考生无论考分高低,区域内都有适合他们的大学可供选择,所以他们根本没有必要去省外,甚至有些大都市的考生比如北京上海,有可能选择本地的211高校放弃外地的985高校也说不定。


三:家庭原因

有些考生因为各种原因不能离家太远,或者经济状况不大好,为避免发达地区大都市花销太大,所以也会选择在省内上学。

相反有些家庭条件较好的考生也会舍近求远去一些发达地区的城市增长见识,加强历练。

总之,各种原因多种多样,不一而足,无论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最好!


万霖学堂


选大学的时候,是在省内还是去省外?不仅是高考生自己需要认真思考,往往也是全家伤脑筋大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的成绩在选择学校时利用率最大化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高考填志愿的二三事。

一、 从高考招生计划来看


高考的招生计划,各个高校在每个省市区的计划都会有一些不同。基本上,本土的高校在本省内的招生计划是要占到招生总计划的一半以上的。


如果分数不是很好的考生,建议报考本省市区的大学,因为对省内考生,学校会在分数上和招生比率上都有照顾,被录取的几率会高出外地考生很多。


同理,对于外省市报考的考生,会因为高校在本省内的招生占比多,余下的招生名额分配到其他省市区的减少。这样同等分数情况下,作为外地的考生竞争压力会很大,一旦考试中失利,很容易与大学失之交臂。


二、 从是否有适合自己的专业上看


考取大学之前,必须有自己对未来的规划。兴趣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就是所选择的专业是否有利于自己今后的发展。


做一个简单的选择题:比如现在有两个专业摆在你面前,一个是你喜欢,但是要离家千里的;一个是你很不喜欢,但是就在自己家门口的,你要如何选择。


我认为,一个自己有兴趣的好专业,是今后自己好好学习的动力。建议:不如暂时离家,去挑选你喜欢的那一所学校,一个你喜欢的专业。

三、从自己生活的城市上看


如果你一直生活在北上广这样的城市,你会愿意选择一所身处偏僻小地方的学校么?这样的结果可能是生活上不适应,而思想上也会受限制。


但是反之,如果你一直生活在一所小的县城里,虽然在书本的学习中开阔了思维,但是因为环境受限,通过外界学习的机会少之又少,那么当机会摆在你面前时,你为什么不去更广阔的天地走走呢!


四、从锻炼自己独立生活能力上看


因为很长一段时间,中国都是以三口之家的模式生活,孩子在一个家庭的地位重之又重。父母溺爱惯出一批“妈宝男”“妈宝女”。


如果你自身成绩可以,无需担心外地学校的录取问题,不如挑战一下自己的人生吧!毕竟,总有一天你要远离你原生家庭的照顾,而且学好本事还需要更好地孝敬父母,所以越早独立对自己未来的人生越自信。

希望今天这个问题,给即将面对选择大学的你会有一点启示。不过,我所说的这一切,都是在你成绩优秀的基础上。如果你的成绩一直不理想,那可就没有可以选择的机会,这一切也就是空谈。


因此,找准方向后,就努力学习吧!这才是最为重要滴!


文 / 如颖随行


对此问题你还有什么见解?欢迎留言、点赞、转发,更多教育问题,请关注有书教育!


有书教育


上大学是选择本省还是选择外省,其实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很多家长和学生的老问题。单纯看这个问题本身并无多大意义,我认为应该考虑以下两个因素。

第一,高考的分数。考分首先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这是选择省内省外高校的前提。如果分数足够好,能去"985"不去"211",能去"211"不上普通一本,能上一本尽量不去二本。。。。以此类推。虽然这样选择不是绝对的,(部分二本也很强势)但是这应该是大致方向,也是选择本省还是外省时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第二,自己的兴趣。如果你是外向型的人,喜欢走出去看看世界长长见识,可以报考外省高校,否则相反。当然这里面可能有部分女孩子的家长不愿意让孩子离家太远,这样的就可以考虑本省院校。

以上两点看似基本上能够回答"上大学选择本省还是外省的"这一问题,实际上真正操作起来并非易事。

首先,绝大多数学生的考分不会任由自己选择本省还是外省。

这里面除了涉及到几线城市,还有学校的名气和教学实力以及专业的好坏。现实里多数人处于"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尴尬境地,选择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和其他准一线城市,有可能学校被拉低;选择了学校,有可能专业被调剂;选择了专业,城市和学校又难以保证。比较折中的办法是"三选二",这是性价比最高的报考办法。我一直提倡文科生尽量选城市和学校,文科的专业很多容易互通的!著名网红张雪峰老师也是这么看的!理科生应该偏重学校和专业,城市相对次要,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让咱们分数不太理想呢!

其次,必须考虑将来的就业。

选择本省或外省时必须将以后的就业考虑进去,除却很牛逼的"985"和部分非"985"的"211",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比较认可本地的高校,就是说当地高校毕业生在当地相对好就业,外省的要差些。比如说在河北的中小学招收教师就比较认可河北师大的毕业生,原因也很简单,很多中小学的校长就是河北师大毕业的,你海南师大广西师大试试?还有就是在一二线城市上学的,大多不愿意再回到三四线城市找工作,所以上大学去外省还是本省必须考虑将来的就业问题。

最后要说的是,学生的自理能力和自控能力。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娇生惯养自理能力差甚至有不良嗜好,这时候家长最好让孩子在本省读书,原因很简单,离家近,少惹事。反之可以考虑去外省。

总之,上大学究竟去外省还是本省,家长和孩子一定要通盘考虑综合掂量,一定要选最适合自己的和性价比最高的,这是本人的一点意见,欢迎各位路过的朋友提出观点共同探讨。

谢谢!




风过41643714


个人觉得:如果你是一个比较独立,渴望自由,想要历练自己,可以选择省外的大学。毕竟第一次出远门,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下,短时间内做到朋友、出行、游玩、学习都能合理安排的话,就是个人能力的锻炼和历练;再者,上省外的大学,能欣赏到异乡的风土人情和民风民俗,也是人生路上的一笔宝贵的财富。无论是从上大学,到毕业就业的问题上省外上大学可能会给你不一样的眼界和看法。

而如果你喜欢在一个相对熟悉,稳定的环境下生活的话,建议选择省内的大学。相对前者来说,家人,朋友,同学,都离得比较近,能在短时间内聚到一起,大到风俗习惯,小到饮食寝居都是非常惬意舒适的,小日子过得是想当不错的,所以如果你不想到陌生的环境下去,可以选择省内的大学。还有就是就业问题上可能就会相应的收到家人朋友等或多或少的影响。

综上,我认为两者之间并没有优劣之分,都是要上大学的人了,跟随自己的内心走,好好把握这最美的青春年华就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