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黑木读书


孔丘学说是专制愚民统治术!

周公旦《周礼》的儒家为专制统治者愚民而生,孔丘至所以被历代统治者奉为圣人,是因为孔丘集西周专制毒文化之大成,成为专制统治必备统治术。

孔丘的儒术里,既没有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也没有对自然科学的认知,更没有对人类世界观的认知,只有对人的社会地位高低,依照权利大小分贵贱之分的排序和无条件屈从,和原始社会血缘宗亲的长幼序别的伦理服从。从而剥夺了人性、良知、和创造性思维,整个国家和社会及家庭,无处不在的奴役和顺从,扼杀了人生求知权利和天份,让人变成了会说话的奴隶。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是专制社会的最真实写照。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国不分,家是国的,人是国的,国是皇家的。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反映孔丘儒术中,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统治关系,从孔丘这句话里,可以知道,底层的民只能按统治者的意志任其驱使,不能让他们明白国家人生的道理,儒家颠倒家与国的关系,官与民的关系,人与家的关系,把他们被无偿剥夺,反而感谢剥夺他们的统治者,统治者不能也不让他们知道人生来就有的权利。统治者以此愚民术,来维护和延续其人治的社会,保护皇帝家天下的专制权利。



这句话出自《论语.泰伯篇》,对这句话有不同的理解,我只能用自已一点浅薄的看法,可以说妄猜圣意。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大概意思可能是,黎民百姓可以让他们顺从,不能让他们知道其中的道理,或者有人理解不能使人百姓变聪明,有智慧。如果按照这种理解,孔圣人就成了一位愚民者。

我个人认为,圣人不会这么浅薄,他不会反对开启民智的,否则他三千弟子大概不会有一个平民,所以他应该有其它意思。

古人断句时,标点一变,意思大变,例如变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智之!这句话意思就变成,百姓可以让他们盲目顺从吗?不可以!让他们有智慧,或让他们知道其中道理。

这就不是愚民的意思了。

也可能孔圣人的意思是礼,乐等东西,让老百姓能去实践就行,没必要去弄清楚他们的来龙去脉,一是费时费力,二是,费劲也不懂。

人的聪明才智是有差异的。

一家之言,胡言乱语罢了!





波罗密2


看了一些回答,发表一下我自己的见解。

首先一个,说这是愚民之术,说这是加强封建统治的手段。对于这种说法,我用他自己的逻辑说一句:我不认识你,但我确定你是没文化还爱装*的傻*,而且没有教养,凸显出你父母的素质和你家传的家风。

好了,骂完了,讲正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是有断句的,断句我不再讲了,我说原意。孔夫子的这句话说的是,笙管笛萧之类是东西,人民大众自己会玩,就让他们自己发挥创作。如果他们不会玩,就派个人教他们玩。

这句话的原意是开启民智,有教无类。而且有“君子和而不同”的意思。


狂耍大宝剑


这句貌似不起眼的话,却是有关孔子名声的大事。文革时把孔子拉出来大肆批判的原因之一,就有这句话。死了两千年了,还不能安宁呀。


那么孔子到底冤不冤呢?

“夔一足矣。”断句带来的困惑。

聪明的古人也不是事事都周全的。比如,写文章,是没有发明标点符号的(愣是没有一个聪明的古人改进一下这个问题。),虽然,对应标点符号,古人发明了和标点作用类似的之乎者也,可是还是给后人写文章造成了不少的麻烦。有的地方也给后人理解文章造成困惑。这种情况,孔子的时代就发生了。

孔子曾经对鲁哀公对“夔一足矣”的理解进行了纠正,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夔,一足矣”——夔,只有一只脚。孔子指出应是“夔一,足矣”,天下有一个夔,就足够了。


巧合的是,后人在对《论语》中孔子的这条非常重要的对老百姓的政治态度的解读中,因为断句不同,结论就截然不同。

这个句子原本是这样的: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有这样几种断句法:

断句一: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理解一:老百姓可以指使他们;不必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这个理解被批判的最多,大家认为这是孔子愚民政策的铁证。)

理解二:主政者,可以指导老百姓按自己的主张去做,有时不需要让老百姓知道你的用意。(这是学者钱穆的看法)

断句二:

(兴于诗,立于理,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如果人民能掌握诗礼乐,就让他们自由掌握,如果不能,就要对他们进行教化。

断句三: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老百姓,若可指使,就让他们听命,若不可指使,就让他们明理。

断句四: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如果老百姓可以被指使,放任自流是不行的,还要教育他们。

断句五: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老百姓可以放任不管吗?不能。管理者要教育他们。



孔子说出了这句话,后人的解读不断,孔子到底想要说啥呢?

我的理解:可以让民众听我的指导,不一定非要让民众知道我的用意。

对圣人的话语的理解,要综合的看问题,切不可断章取义,误人误己。



我赞同钱穆先生的理解。这样才更符合孔子的性格和孔子一贯的主张。

首先,认为孔子主张愚民政策,那是真的冤枉孔夫子了。

试想一个最早实现教育平民化的教育家,怎么又会认为统治老百姓,让老百姓越愚蠢越好呢?一个认为人人都可以教育的教育家(有教无类),又怎么会认为一个国家占大多数的老百姓是愚不可教的呢?这是矛盾的。


因此,理解为孔子主张愚民,是对老夫子的最大冤枉。文革时因此还把孔子拉出来大肆批判,真是死都不能安宁呀。

其次,政治家孔子,虽然主张“仁政”,但不是一味只“仁”不“政”。孔子掌权时,杀了和自己政治观点截然相反的少正卯,就是证明。

孔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影响世界的文化名人,受到世界的认可。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如果我们后代子孙却并不珍惜孔子,张口闭口“孔老二”,到今天还用文革的思维看孔子,真是中国人的悲哀。

老百姓只要执行政策就好,可以慢慢理解政策

个人觉得,孔子的这个话,至今还有现实指导意义。

一个国家大的政策方针,不是每一个老百姓都能立即弄明白的,老百姓所要做的就是执行,在执行时可以慢慢弄明白。如果不是如此,国家就很难整体统一,快速发展。


烟花三月09


现在的网络媒体呈现的是一片浮躁的心态。网络媒体如高速公路,仅仅是信息的高速公路而已,无辨好坏。上面好人、坏人皆可行;君子、小人不限制;似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气象,这是好现象,也是不好的现象。人们常说,事物总是有它的多面性,有的人看到一面,有的人看到了事物的另一面,争来争去谁都言之有理,而对错只有一个,只有理智的全面的看待一个事物或事件,才可以得到那个唯一正确的答案。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即便我们终其一生也无法尽览那浩瀚的文献。既然是有选择的问答,我们仅就《论语》的部分内容进行讨论。

现在网上有一个很大的群体自始至终在否定儒学及《论语》,遵循前几代人的观点,认为只有西方的文明才能救中国,这样的观点,前代大儒梁启超,王国维以及《天演论》的作者严复都曾积极的支持西化,他们比新文化运动的那一帮人还早。但是,大家注意,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西方的文明无法救中国,只有中国历史的文化才可以救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很多领导者在之后也做了深刻的反思,认为自己的思想太激进、太幼稚。而后来人没有看到他们的反思,依然举着新文化运动的大旗一往无前 ,就这样走了一百多年,就这样让我们没有“迷惘”,但是,却在歧路上越走越远。

或许,我们现在的很多人都极聪明,也都有自己的见解,这是好事,但是,有一句话:差之毫厘,谬以万里。如果我们的出发点错了,那么,你越是努力,离真知的距离就越远。我想梁启超、王国维等一代大师的见识和见解不会比我们差,或许,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但是,我们知识的储备足以达到掌握真理的程度了吗?我是持悲观态度的!

《论语》如毛主席语录,选取的都是文章中精华的语句,想完全读懂是很难得的。做学问和修身立德是不一样的,只有那些心无旁骛专注于做学问的人,才需要刨根问底。而我们一般不想放下世俗的欢愉,又想溯源求本,到头来只能是个笑话。如我一般资质有限且深陷世俗的人,就《论语》而言,我们去熟读它,没有明白的就寻知识丰富的人请教一下,多学学做人的道理可矣。两千多年来,历朝历代极聪明的人很多,他们寻找治国安邦的方略也不可为不用心,既然他们选择儒学,当有可取之处。真正的大家不是为皇帝服务的,他们只是引导、劝教皇帝爱民的,而不是一味的为了得到皇帝的宠爱而害民。

就《论语》通篇的脉络就是让当君得崇德爱民,“敬事而爱民,使民以时。”民众修身尊德,共建一个和谐的环境,至于愚民,在论语中似乎没有,而误解、误读的现象历朝历代都有,最后都归于大统或者是笑话。

关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我曾这样句读写过一篇短文,被某网友狠批,他说:朱子句读过的论语就是权威,你能超过朱子吗?当然超不过,我们也不过是一知半解,对于浩瀚的历史文化,连蜻蜓点水的功夫都没有,所以,不敢相比。但是,我现在这样的句读也有很多人用过,梁启超先生也曾有如此之句读。

整句的关键除了句读,还有,就是对于“使”的理解,“使”有很多种意思:1、让、支使。2、命令。3、派遣、差使。4、役吏、出使。5、使者,假如。等等几十种解释。在这里,如果用派遣、役吏或者出使来解释应更合理,比如,孔子使漆雕开仕。孔子的使不会是让的意思,而应该是派遣、役吏(做官),出使。也就是说,民众中有能力担任某项职务的人,就按照他的思路和想法去做事就可以了。如果想让某人担任一定职务或任务,或许他具备一定条件,但是不全面,就教授他欠缺的部分,然后委以职务或任务。这样的话,与《论语》通篇的脉络才能够一致。

暂聊这些,欢迎吐槽。


陌路听雨2


先说答案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意思是:

孔子说:“(那些未受教化而明理的)百姓可以使他们遵循理之所当然而行事,而不能使其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去做。(因为他们尚缺乏通达事理的能力)”

一些说明

北宋时期的程颐认为,孔子立教,并不是不欲百姓家喻户晓,只是做不到而已。

儒家的最终目标,便是人人皆尧舜,人人明白四达,通晓天地常然,极于人伦纲常,达于时势变迁。然而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很难的。

由于百姓后天所习不同,无法让所有的人通晓秉承天伦之道而来的人伦之道,故而只能退而求其次,只是要求人们遵守人伦之道,这样,即使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为什么要去遵守这样的人伦纲常,但只要去遵守了,社会就依然可以按照人伦法则来运转,实现一个和谐良好的社会秩序。

我们来举个栗子吧。

就像我们每个人出行,都要去遵守交通规则,可能不是每一位交通的参与者都能够明白,为什么我们国家的车辆非要靠右行驶?为什么我们的人行道非要在车行道的两侧?为什么我们要设红绿灯而不是其他颜色的灯?为什么到了一个地方就一定要减速?但是只要我们遵守了这样的交通规则,那么交通秩序就可以得到良好的保证,我们的通行也会很流畅。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也是同样的意思。

黄帝垂裳治天下之后,社会秩序逐步就从遵循人的本能自然约束转向了以礼仪为核心的人伦规范,违背了礼仪,则会被处罚,那些记载天文历法、记载天道规则、记载开天之术、定人之法的典籍,并没有广泛的向民间传播。

有人提出,这样让百姓不知而行,就会不利于移易人心,使百姓乐于行善积德,因此对圣王秘藏图法的行为提出反对的意见。

那么,圣王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我们在前文提到,这是百姓后天所习不同造成的。

王夫之说,天地生人之初,大家都是同样合于天道而降生的,然而后天所习,无非父母兄长的教养,生活环境的影响,而后培养出了吃饱穿暖起居生活方方面面的习惯。无论贫贱,无论是不是收到过良好的教育,很多人都会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与朋友和睦相处,尊敬师长,爱护幼小,不去做那些作奸犯科的事情。但是你要问他人为什么要孝敬父母,友爱亲朋,尊老爱幼,人为什么不能脱离天道,人为什么不能去做那些作奸犯科的事情,这些为什么背后的根源。他很可能是无法回答的。而且即使你告诉他为什么,由于他从小没有学过这些,长大了以后也就很难相信,所以让他明理,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做到的。

践行了人伦之道,是在践行人伦之道;理解了人伦之道而后践行人伦之道,同样是在践行人伦之道。

在无法人人皆尧舜的环境中,先知先觉的圣王,以人伦之用显于天下,也足以将天下导于中正平和的状态了。

《礼记·礼运》中是这样描绘那样的美好的大同社会的: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反观后世,道裂为百,甚或大道消隐,异端邪说甚嚣尘上,那些邪僻之人,自命圣人,要么是曲解大道蛊惑百姓,要么干脆以歪理邪说迷惑惊吓大众。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那些看起来道貌岸然,听起来言之凿凿的学说,虽然君子会嗤之以鼻,但确实让很多百姓趋之若鹜。

这时候,才知道圣王治理天下的方法,通天下之志而成其务,实在是有先见之明的。


平凡2850


孔子從來沒有愚民的想法。他首先是教育家、思想家、哲學家,從來不是政治家。否則他不會提倡有教無類的教育原則。真正束縛民眾思想自由的是他的禮教,等級制度,讓民眾對權利階級不能僭越,只能服從。這才是歷代統治階級希望看到的。

那麼這句話應該怎樣去理解?這是孔子對社會現象的一種主觀看法:讓民眾遵守詩、禮、樂是能做到的,讓民眾懂得為什麼這樣做卻是不可能的。古代禮樂是代表權力階級的身分標誌,孔子做過最大的官就是魯國的祭祀,孔子的著作之一就是「周禮」。所以關於禮樂這等大事,孔子認為這是他的本行,只有他才有發言權。普通百姓怎麼可能有時間去詳細了解呢?當然孔子是非常願意傾囊相授,關鍵是有幾個民眾願意跟顏回一樣寧可固守清貧也要學習禮教?

系統看過論語,孔子的言論觀點都是針對當時存在的社會問題給予評價。孔子也經常自我反思反問,甚至跟學生心平氣和地討論不同觀點。從來不會直接把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這是教育家的基本素質和修養。

孔子最大的心願就是人人知書達禮,尊師重道,這樣統治者不必用強權酷刑壓制百姓,百姓不會因為不懂禮教不服統治揭竿而起作亂。大國不伐,小國不亂。從而緩解階級矛盾,限制權力利益膨脹,實現國泰民安的理想社會和諧的景象。他又怎麼會提倡愚民呢?


燈籠果





首先,对于当代人,无论你的学历、职称有多高,无论你的学问有多广博,无论你的地位有多尊贵,都请你对中华文化经典,尤其对老子、孔子这样的圣人的著述保持一份敬畏!他们所达到的思想高度永远超过普通人能够想象得到的程度。

就连朱熹这样的大儒按难易程度编排四书时,也只是把《论语》定位是儒家深入浅出的入门经书。事实上,《论语》一点也不比《道德经》、《周易》、《尚书》、《诗经》、《大学》、《中庸》等更容易解读。不下一番苦功夫,以为认识汉字就可以理解《论语》,基于荒谬的解读就敢轻浮地对孔子评头论足,除了凸显自己的无知与狂妄之外,对孔子的伟大却构不成半点毁伤!

就题主所问“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句而言,千百年来各路注家发明不断,尤其体现于句读之别上,可谓是聚讼纷纭,莫衷一是。

先有汉儒郑玄解之如愚民,随之有宋儒二程与朱熹之流解之曰圣人也无奈于使人理解“理之所以然”,后有启蒙派梁启超之辈解之曰“不可,使知之”。总之,所有人都以民众为标的,要么以为孔子主观上主张愚民,要么认为孔子表达的是客观上难以开启民智,或者认为孔子只会主张所谓的开启民智。

孔子门下弟子三千,其中不乏平民子弟,足以证明孔子主张愚民的荒谬。孔子诲人不倦有72贤人,足以证明民智并非不可开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虽然让孔子摆脱了愚民、无能之罪,但同时又让这句话变成了一句人人皆知的没有营养的废话。

汉字一字多义,脱离上下文,任何一句古文都可以有多维度解释。所以必须基于原文语境才有可能准确理解作者本意。而后人解读《论语》之所以不得要领,谬误百出,其根本原因在于普遍都把《论语》当成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的简单集结。事实上《论语》诸篇是以孔子及其弟子语录为基本材料构建的完整论文,内容所涵盖的无非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每一篇都有主题、观点,有充分的论据,上下文每一句话都有严密的逻辑关系。

完全解读《泰伯》太费功夫。直接解读相关的两句: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说:

英明的君王以及有志于辅助君王治理国家、天下的士人君子,唯有以《诗》中所阐释的天地之道,人伦之理为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和治理原则;以《礼》、《乐》所倡导的符合天理人伦的具体的制度礼仪去引导国民的行为,疏导国民的性情,才能使民得以兴,国得以立,功得以成!

总之,对于民众只能顺遂于他们的天性,服务于他们的根本愿望,而不能自作聪明,企图凭借自己的智巧去压制他们的行为、违背他们的心愿、阻碍他们的生活,这是违背天理的,必定会导致失败和灭亡!

孔子这句话是针对君王和士人君子而言的,是训导他们端正态度,坚定地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切实的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不断完善服务的方法。而不是如那些不肖卑鄙庸俗的人以为的是孔子在教唆帝王们如何鄙视压迫管制民众。

伏羲炎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老孔润之 ,一脉相承。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此言不虚!


淡漠千里1


现在很多人说孔子愚民,其根据也是这句话。但如果翻遍整本《论语》,发现所有话中仅仅这一句涉及到愚民,如果一个人真想愚民,为此也写了一本书,那么这本书大部分应描述如何愚民以及为何愚民,又怎么会仅写一句话呢?还是冷不丁的冒出这句?

愚民,就是让民众愚笨,不能变得聪明,始终听着统治者的话,让民众始终愚笨的最好方法就是阻止他们读书识字,可孔子提出有教无类,认为每个人都有读书受教育的权利,甚至自己办起书院将仅贵族能学到的东西交给平民百姓,这么做是与愚民格格不入的。

也许,也可以通过像八股文那样的方法使人们变成识字的愚民,但孔子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学与思要相互结合,认为后生可畏,完全可以超越前人。有次外出下雨了,连向学生借把伞都借不到。试问,孔子这样教育学生,那他的学生能成为愚民吗?连他亲自教的学生都不能被愚到,那其他人成为愚民又跟他有什么关系?

功名富贵,人人都想追求,可以利用这个去愚民。孔子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怀刑,小人怀惠。也做出了像“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的坚守,也教育学生“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其中“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更是与奴性相违背。

话回到开始,这句话出自《论语》,如果读完整本论语,再回过头来研究这句话,发现这句话是完全不符合整本书所提出的思想境界,甚至是相违背。古人写字没有标点符号,断一个句子也会断错,但如果断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便对了,翻译过来是:百姓可以做的事情,任由他们去做;不可以做的事情,告诉他们为什么不能做。


灵虚子1


此句出自《论语·泰伯篇》。要注意断句正确,否则理解南辕北辙。这一句由于断句问题,自古以来横生出不少本来不应有的歧见。

题目中的断句是错误的,可惜一直以来,就这么谬种流传至今。很遗憾朱熹的《四书章句集解》与杨伯峻版《论语》等,都是这么乱断的。

正确的应该是这么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是唯一可能正确的断法,其他的断句方法都是百分之百错的。这个道理只要有基本的现代的语法学理论知识的人都不难明白。

可,这里是能愿动词或助动词。这一点由前后的“可”与“不可”就可以互证。因此后面应当紧跟一个动词才能够构成文从字顺的句子。

“民可使”,“民众(如果)可使唤得动”,也即民众愿意听从使唤的话;“不可使”,承前省略主语“民”,“民众(如果)不可使唤得动”,也即民众不愿意听从使唤的话。

“由之”,意思是“那就由着民众自己的意志行事”;“知之”,即“使之知”,这里的“知”为使动用法,意思是教育民众使民众知觉。这里的“之”指代民众。

因此完整的解释是:

”民众易于使唤听从的话,就顺着他的意志去行事;使唤不动不听从号令的,就去教育他使他觉悟。“

这样的断句才符合文法,这样的解释才自然不生硬,也才符合孔子教育家的特点,否则孔子怎么会是“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呢?

孔子与老子都是倡导民众教育的,都不主张愚民教育。说孔子与老子倡导愚民教育的,都是文盲一类,读不懂典籍含义而导致自己在那里随意发挥而胡说八道。


最后要提醒一下,断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与题目中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都是存在典型的语法错误的。咋读一下,读得貌似可通,然而细究一下其实都是狗屁不通的。要知道古文特别是先秦文献中是不会有“使由”或“使知”这样的结构的,特别是“使由”更是一种非常莫名其妙的说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