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這篇文章,你就背下葬花吟了

讀完這篇文章,你就背下葬花吟了

我是如何背下來葬花吟的

葬花吟,是黛玉寫的一首詩,也是紅樓夢裡面最美的一首詩。剛開始讀這首詩,並沒有想到要背下來。

一天早上跑步,跑到野外的時候,看見了一叢草地上長滿了野花,不過時節已過它的盛開之際,大片大片的花瓣已經枯萎。突然間想到了黛玉的葬花吟。它那麼美,那麼應景,我覺得我應該把這首詩背下來。

我用了兩個早上背下了這首詩,不是憑著記憶,靠的是對這首詩事情發展順序的理解。

有的探軼學家稱,黛玉是跟寶玉結了婚後才香消玉殞的,這從葬花吟中可以看出來。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他們的愛巢已築,賈府被抄後,寶玉被帶走,黛玉終日在瀟湘館以淚洗面。寶玉再回來的時候,黛玉已經去了。

曹雪芹特別愛用詩來暗示人物的命運,所以葬花吟也有可能是這樣。它對黛玉的命運軌跡有所揭示。所以我在背的時候,憑藉自己對黛玉的理解,把這首詩兩句兩句的竄連起來。用一個完整的敘事邏輯,把整首詩變成了黛玉一天的生活。

讀完這篇文章,你就背下葬花吟了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曾經聽過蔣勳先生對葬花吟的解讀,他說第一句用複詞來寫花飛,生動形象,兩個花字,兩個飛字,飛字相連,畫面感一下子就出來了。看著漫天的飛花,黛玉感慨到自己就像花兒一樣,也終將香消玉殞。可惜的是沒有惜花之人,只有自己在此處默默地感受它的離去,一種孤獨感猶然而生。庭榭旁的柳樹絲條就像一條條軟軟的細線在風中搖曳,它的柳絮隨著風飛到了閨閣的繡簾之上。看著這無根的浮沉之物,黛玉不禁又想起了自己的命運,自幼喪母,寄居賈家。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繡閨,忍踏落花來複去。

飄到繡簾上的柳絮引起了黛玉的對往事的感傷,她遠眺窗外,感嘆春色將去,滿腔的愁緒竟一時不知如何排解。於是扛起自己往日葬花的小鋤頭,沿著小路走了出來,一步沿著一步,小心翼翼,生怕踩壞了落在地上的花朵。

讀完這篇文章,你就背下葬花吟了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

走到了河岸邊,看著芬芳馥郁的柳絲榆莢,它們不會知道在它們繁盛的同時,桃李都已經凋謝了。生命的輪迴總是這麼無情,等到桃李再次發芽開花的時候,閨中的女兒們還能在樓閣中賞花惜時嗎?

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巢空梁也傾。

三月的時候,燕子飛來飛去,忙忙碌碌,總算築好了溫暖的愛巢。可是他為什麼那麼地無情,明年花開依舊,卻已經是人去樓空。空留黛玉一人在瀟湘館臨風灑淚。不久之後,整個賈府也將大廈將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豔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

暫且不去想來年吧!回頭看看過去的一年,風像刀子一樣,霜像劍刃一樣,都逼迫著青春的生命快速的凋零。明媚鮮豔的青春歲月啊,一旦漂泊離去了,就再也不能找尋回來了。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悶殺葬花人,

獨倚花鋤暗灑淚,灑上空枝見血痕。

花開的時候,人人可見,人人可賞。花落的時候,又有多少人憐惜它們的逝去,會去尋找它們的痕跡。想到這些,自己不也正像這些美麗的花兒一樣嗎,頓時心裡鬱結了一段無法排解的憂悶。簡直要把葬花的人愁煞死了。只見黛玉獨自倚靠著花鋤,不讓過度的傷心的淚水壓倒了身體,暗自為這些生命感傷流淚。淚水落在了花朵上,花的顏色就像用鮮紅的血染就了一樣,青春的壯烈總是那麼地熱血砰張。她的心在滴血,花兒彷彿也感同身受。

讀完這篇文章,你就背下葬花吟了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不知不覺間,黃昏已迫近,杜鵑停止了啼叫。收拾好了花鋤,回去後吩咐紫娟把一層層的門都關起來。到了晚上,青燈照壁的時刻,紫娟勸黛玉早些休息。幽深竹林中,滴滴答答,冷雨敲窗,凜氣侵入,連被子都籠罩在一團蒼涼中。

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去惱忽至,至又無言去不聞。

躺在床上,睡不著覺,在心底責怪自己,為什麼不好好保重自己的身體,又為莫名的事情暗自傷神,一半是為憐惜春天蕭肅的生命,一半又氣惱它離去匆匆。花非花霧非霧,一會兒煩惱,一會兒傷心,煩惱它來的時候不說一句,傷心它去的時候腳步匆匆,每每想起來都默默無言,唯有淚千行。

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昨天晚上聽到了庭子外一陣悲歌,不知是花魂在悲歌還是鳥魂悲啼。花魂也好,鳥魂也罷,行色匆匆,留之不住,鳥卻無言訴說,花自羞怯澀澀。鳥也孤獨,花也孤獨,總之,生命中的自我完成是其他生命無法瞭解的。

願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但願有一天死去的時候,能夠脅下生出雙翼,像鳥兒一樣隨著花兒飛向天色的盡頭。在天的盡頭,是否也有一個花冢香丘,能夠將身體乾乾淨淨的埋葬呢?

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

如果沒有的話,再風光的葬禮都不若一個親手做的錦囊,把豔骨收起。用一抔乾淨的泥土埋葬起來。乾乾淨淨的來,乾乾淨淨的去,總比掉落在骯髒汙穢的河溝裡面好。寧為玉碎,也不要人世間骯髒的東西。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

花落了,儂可以埋葬你們,不知道什麼時候儂的生命也將同你們一樣凋零。儂這一片痴心不被人們理解,只願有一天也有人可以為儂的死去感到悲傷,在一個靜靜的角落埋葬儂的身體,痴痴的想,痴痴的念。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這個人會是誰呢?會是寶玉嗎?試著看看吧,待到那春殘花落的時候,也便是儂的生命老死的時候。一旦到了那個時候,花也不見了,人也不在了。

黛玉葬花最美的地方在於它是文學,現實跟文學最大的不同是,你所有在現實裡不能做不敢做的事情,在文學裡都是最美的事情。因為你在現實裡妥協了。黛玉身體裡有一種乾淨的純粹。記得有一次看一個紀錄片,裡面提到,在印度恆河周邊的一個小鎮,專門為一些想要死後依舊風光的人進行一個埋葬的儀式。他們死後的身體被各種金銀首飾包裹,死前的最後一刻還都以為滿面榮光。

他們不知道的是,他們的身體只是被草草處理,身上的金銀器具都被處理屍體的人偷偷拿走了,甚至火葬都沒有進行徹底。路上的流浪狗聞著他們半焦的屍體,掙來搶去,撕碎了他們最後的尊嚴。

這樣的死法,正是黛玉所厭棄的吧!人活著的時候爭了一輩子,死後都不肯放手。真正乾淨地離去有那麼難嗎?葬花吟雖然是一曲悲歌,卻讓人那麼地肅然起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