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30家公司出问题,P2P的至暗时刻来临?

4天,30余家网贷平台出问题。从2013年开始火遍大江南北的P2P网贷,这两年的日子不太好过。疯狂生长的网贷平台频频爆出清盘跑路、旁氏骗局等丑闻。今年以来,善林金融、唐小僧和联璧金融等相继爆雷似乎也预示着新一轮风险的释放。

4天,30家公司出问题,P2P的至暗时刻来临?

场景一:

A:“亲们,最近有猎头高薪挖我去×××公司,你们有听说这家公司吗?”

B:“做消费信贷的,那不就是一家P2P公司嘛,保不准今天去,明天老板就跑路了”

C:“太不靠谱了,千万别跳坑!”

场景二:

A:“你推荐的唐小僧前不久出事了,我的钱还没拿回来呢。”

B:“不是让你拿完新人礼包,一个月就撤嘛!”

A:“我也推荐给周围人了,大家都没撤,所以……还好投的钱不多。”

B:“这种公司说倒就倒,切勿恋战,新人奖励拿好走人,色色一一(上海话:舒舒服服)”

这样的对话屡屡出现在小诺的身边,现如今,P2P网贷早已不再是一个新鲜词,它越来越多地渗透进人们的生活之中,但对于这一行业的认识却往往偏负面。伴随着世界杯进球的欢呼,网贷行业出现的问题平台也引来一次高潮。

4天,30余家平台出现问题

网贷之家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6月29日,共计有52家平台出现问题,出现提现困难、跑路等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几天前的6月25日,这个数字还为19家。这也就意味着,短短的4天时间,又有30余家平台出现问题。

而在端午节前后,两家“高返”平台唐小僧和联璧金融分别倒下。唐小僧是一个上线于2015年5月的平台,目前运营了3年,网站上显示截至2017年8月,唐小僧注册会员已突破1000万人,交易额超750亿元。而联璧金融上线于2014年,未公开过投资者和交易额相关数据。

回顾网贷的发展历程,从2007年到2013年,网贷一直是不温不火的存在,直到2013年国内各大银行开始收缩贷款,网贷才迎来真正的爆发式增长。

然而野蛮生长的背后却乱象暗涌,2016年的一文《暂行通知》下达,让网贷行业一下子进入紧张气息,问题平台数量占比从35%上升至69%。截至2018年5月,全国共有互联网借贷平台6142家,其中正常运营平台为1872家,其余4270家因为各种原因停止运营,占比高达70%。

4天,30家公司出问题,P2P的至暗时刻来临?

今年上半年多家互联网金融平台被曝出清盘、跑路甚至投案自首事件。它们停摆的方式各有不同,有些是停业清盘,比如五星财富;有些是突然中止提现下落不明的,比如“钱妈妈”;有些是经侦介入的,比如善林金融和联璧金融;有些是高管主动投案的,比如“唐小僧”。

业内人士预测,网贷行业还将进入一段集中的爆雷期。对于行业爆雷潮的产生原因和潜在风险,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金融科技中心主任杨东表示,网贷办法要求平台是信息中介,但一些网贷平台违规做信用中介,存在类似银行的一些业务,这样风险就比较大。

原本是信息中介,只是牵线,至于投资失败与否,应该和中介没关系才对,但违规做信用中介的业务,风险就加大了。

另外,平台在审核资产端时也不够谨慎、不够专业,资产端的项目如果跑路了或者还不起钱了,会导致平台的不良项目也会越来越多。

第三,平台规模越来越大之后,内部的管理成本也会越来越大、运营成本越来越高

,加上广告费等各种费用之后,平台本身运转会遇到很大困难,然后拆了东墙补西墙等等情况就开始出现。

9成平台淘汰,网贷的至暗时刻来临

“不是牌照,胜似牌照”的网贷备案政策,已被行业内视为决定平台生死的分界线。而资深分析人士预测,经历备案一役,整个行业或仅留下约200家平台——也就是说,约有九成平台将被淘汰。

这也就意味着,行业的马太效应也在加剧——少数的头部平台可以获得投资者的信任和资金,但对于绝大多数网贷平台而言,后半年将是真正的“生死考验”

如今备案压力之外,内外经济环境因素叠加,也使得本就压力倍增的网贷平台,越发显得脆弱。

从资产端来看,若网贷平台前期有资金出借给企业,而企业恰好又涉及到进出口业务,那么在近期的国际环境下,企业很有可能会出现现金流问题,网贷平台也会因此受影响,进而产生平台借款出现逾期的情况。

网贷之家联合创始人石鹏峰总结称,当前整个市场资金流动性紧张,更容易引发借款人逾期率上升,平台资金链断裂。

再者,投资者情绪近期也受到较大影响,这会使得不同平台之间的风险传导,从而使得某些平台的爆雷对其它平台造成冲击和影响,继而出现集中风险。

而相对于平台来说,出借人这一端则焦虑更甚。当聪明的投资者意识到高利贷复借游戏面临极大逾期风险的时候,就会选择提前全身而退。

一位业内人士忧心坦言:“不怕监管和经营的各类压力,但是真的怕投资者对网贷行业失去信心。正常的出借人,通常会选择三个月以上的投资标的,但是近期,很多出借人已经不敢再投长标,进而转向一个月或者三个月的短标。”

机构投资者会根据风控要求收回针对风险集中的平台的到期借款,大额赎回一旦发生,平台能做什么?如果难以找到新的资金来源,要么通过自有资本补足资金缺口,要么加速回收借款。除非有极大的资本意义,网贷平台的股东几乎很难决定用自有资本去冒险,回收借款将成为大多数问题平台的选项,这正是逾期率暴露的开始。

监管风暴下,洗尽铅华始见金

P2P网贷即将进入寡头时代。,在未来的一年,如果备案严格执行,仅有少量网贷平台能存活,清盘不可避免。

现今网贷平台的清盘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股权转让,将投资人的债权转换成平台的股权,成为该平台的股东;

第二种为分期清盘,按规定在一定时间内,投资者兑付一定比例的代收金额;

第三种便是打折回购,根据投资金额划分级别打折归还本金,但会造成投资者直接的经济损失。

在网贷天眼副总裁李光耀看来,投资者所要了解的一个情况是,监管政策倒逼的时候,行业良性退出是一个必然结果。但并不是所有的平台都是非法集资或者恶意趋利,有些平台可能确实出现了一些风险,例如无法兑付或者逾期、展期的情况。

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一些非良性平台的生存空间受到高度挤压,当风险充分释放之后,行业生态才会向更加健康转变。

掌握5点,避免P2P那些“坑”

在监管越来越严厉的网贷行业中,劣币已经被逐步驱逐,剩余的这些P2P公司是否值得信任?我们又该如何选择?

第一、 看背景查历史深挖平台信息

当你打算投资一家平台时,仔细核查平台信息是第一步。首先确定这是一家有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证件齐全的正规公司。

其次,可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查询公司的背景、注册资金、法人信息等。在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系统中,查询平台老板是否存在违法记录。最后使用图片搜索以图搜图,确保网站公开的办公环境图片不是伪造的。当然,有条件实地走访的,就实地走访一下。

第二、 分析平台运营模式,远离资金池。

投资人还需注意平台的内在逻辑,如借款人从哪里来,风控如何做,有没有进行资金托管,平台的垫付能力如何等。需要着重调研一下平台是否有自融嫌疑,警惕平台拆标,甚至发虚假标,玩借新还旧的庞氏骗局。

第三、 警惕密集短标,坚决不碰秒标。

如果一个平台一改往日发标模式,突然发布大量短期标、高息标,极有可能是平台想要圈钱走人。在此也提醒投资人,不要有投机心理,认为平台没那么快跑路,自己投一周提钱走人就行了。要知道诈骗平台随时都有可能跑路,一旦跑路,你将血本无归。

第四、 分散投资,对冲风险。

P2P投资要坚持分散投资的原理。但目前很多人进入分散投资误区,投资很多平台,但是所投平台的业务、运营模式、风险基本相同,这种投资方式不能达到分散投资的效果。真正的分散投资应该是“分散风险”,而不仅仅是“分散资金”。

第五、 优先投资抵押有担保项目P2P标的主要分抵押标和信用标。

推荐优先投资抵押标,次选“裸奔”信用标。相对来说,抵押标的风险低于信用标。对于标的金额,优先选择小额标的(当然也要看融资项目的借款人情况)。在担保方面,肯定优先选择有担保的标的。但是投资者也需要注意,对于自担自保的标的要远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