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一座塔,俄國希望拆,日本也希望拆,中國:我們就不拆!

在19世紀末,日本在經歷了改革之後,實力也是越來越強大。而這時日本的野心也是越來越大。為了在世界上取得一定的地位,日本也一直在找可以躋身於世界大國機會。而這個機會也被他找到了。當時各國列強都來瓜分中國,而此時日本也不甘落後也向分一杯羹,於是悍然發動了甲午戰爭。還要割佔我們的遼東半島。不過日本和俄國的利益此時也有了矛盾,日俄一戰迫在眉睫。中國有一座塔,日本和俄國都希望能夠拆除,中國:堅決不拆!

我國有一座塔,俄國希望拆,日本也希望拆,中國:我們就不拆!

沒過多久,這兩個國家也確實開戰了。這場戰爭可以說意義深遠,一方面它代表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誰贏了自然就可以在國際上立威;另一方面也不言而喻,誰贏了這場戰爭以後誰在中國就是另一方的老大。戰爭的結果是日本贏了。日本贏得了這場戰爭之後,按日本一貫的作風肯定要好好炫耀一番,於是日本人就計劃著在白玉山建一座塔,於是就有了這座白玉山塔!

我國有一座塔,俄國希望拆,日本也希望拆,中國:我們就不拆!

這個塔在剛被建立起來的時候的意義是安慰在戰爭中失去性命的日本士兵,乃木希典為了安慰和俄軍戰鬥而失去生命的士兵亡魂,甚至從國內搬運上等的材料來建造這座塔。這個塔一方面是為了安撫為國捐軀的士兵靈魂,另一方面的意圖在於打擊當時東北三省的民眾的民族自尊心,以及向世界展示日本的國力和戰爭能力,可謂一箭三雕的一個舉措。

我國有一座塔,俄國希望拆,日本也希望拆,中國:我們就不拆!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日本人宣告無條件投降,那些日本人在中國蓋的建築基本上被拆完了,但是這個塔卻被保留了下來。赫魯曉夫曾表示,希望中國能拆除這個塔,因為這個塔對於俄國來說是一個恥辱,但是遭到了我國的拒絕。這個塔是日本建造的,但是日本也表示想拆了這座塔,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日本二戰戰敗後,此地被我國收回,日本人覺得臉上無光,也是日本侵華的物證,所以才會表示拆除這個塔。

我國有一座塔,俄國希望拆,日本也希望拆,中國:我們就不拆!

但是對中國來說,這個塔又有些更深刻的含義,中國強硬表態我們就是不拆!所以首先是當時中國四面受敵,不僅僅是日本和俄國,中國同樣受到了很多國家威脅,這個塔僅僅是當時時期中國的屈辱的一個代表,另外就是,這個塔也提醒著千千萬萬的中國後代,無論如何,不可以忘記中國所經歷的這個恥辱的時期所以我們拒絕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