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和江蘇地理位置、自然資源差別不大,爲什麼發展結果很有差距?

小魚兒1034336272


安徽和江蘇差距是巨大的,主要的是江蘇的位置更好,靠近上海,沿海。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優先發展沿海城市,沿海對外貿易有著先天的水運優勢,再加上蘇南靠近上海,上海產業轉移的過程的,很多的產業就遷移到蘇南,積大的帶動著江蘇的發展。二十世紀後,國家重點推進西部大開發,意在兩頭高起自然拉昇中部經濟。但畢竟西部人口有限,人均GDP確實高起來了,但整體經濟總量還不足以拉昇中部經濟。而中部如安徽江西這類省份沒能抓住中國前兩波的發展浪潮,只能被其他省份遠遠的甩在身後。不過現在國家推進中部崛起政策,安徽作為承接江浙滬產業轉移的橋頭堡,近兩年經濟發展有目共睹。

做個簡單對比給大家吧。大家常聽說蘇北窮。現在就拿徐州和合肥做個經濟對比。2017年上半年。徐州的國民生產總值是排在江蘇第五位,3191.62。人口是871萬。人均排在第九位36643。合肥的國民生產總值是安徽首位,但是隻有卻2896.9。人口是786萬.人均是第二36814。人均生活水平才能正真反應一個地區富裕程度。徐州在江蘇只能算中下水平。但到了安徽就可以算上最富裕地區了。江蘇最窮的是宿遷。但是他的經濟總量是1210。到了安徽居然可以排名第三。現在安徽排名第三的是安慶.807。第二是蕪湖.1379。即使按人均。宿遷也可以在安徽的16個城市排到第五名。

不過近年上半年的GDP,合肥已經超過徐州的了,說明現在國家推進的產業轉移,中部崛起,對安徽的發展是巨大的。

上表為今年上半年重點省份GDP,可以看出,安徽今年的GDP已經超過北京市,以上海的增速來看,短期內也可以超過。安徽應該抓住這波發展浪潮,在沿海城市發展瓶頸階段,抓住機遇,承接產業轉移,提升整體實力。


預言下一秒


其實呢,江蘇和安徽本來都屬於江南省的,可是到了清朝,皇帝怕江南省太大,對朝政有所影響,就把江南省劃成了安徽省和江蘇省,至於現在的兩省發展為什麼會這麼大,我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江蘇的地理優勢無可比擬。因為江蘇靠著海,沿海城市,所以它的貿易自然比安徽強了太多,而且不僅是因為靠海,還離上海特別近,受上海的經濟輻射影響,發展自然快。

江蘇的自然資源比較豐富。安徽除了黃山,九華山,天柱山,你還知道什麼景區景點?江蘇就不一樣了,5a景區比比皆是,自然風光幾乎每個城市都有,像揚州,蘇州,南京,無錫,這樣的城市不發展起來,都對不起它們的固有資源。

還有就是南京是曾經是六朝古都,明朝都城,民國都城,同時它又是江蘇的省會,你說它帶不帶的起來其他城市?

除此以外,還有就是大學的數量,高校的數量,人才的供給,等等吧!

在我有生之年,安徽想要超過江蘇,基本不可能的。




小幸福的萌萌雷


安徽和江蘇在康熙六年屬江南省,一六六七年劃為安徽和江蘇兩省。分省後長江淮河,平原陸地各佔一半。沿江五虎城市安慶南京兩省各佔一個,安徽省會安慶,江蘇省會南京,兩個省會城市都是經濟繁榮,水陸交通發達之地。兩省地理氣候完全相同。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江蘇城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十三市經濟發展走在全國前列,而安徽十六市經濟發展不盡人意。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我認為一個省的經濟發展於產業定型有關。改革開放以來,江蘇因地制宜著手抓輕工業發展,以輕工業帶動鄉鎮企業,以鄉鎮企業帶動個體辦企業,多年來一步一個腳印的向前邁進,終於取得了輝煌的成果。去過江蘇的人都知道,江蘇各地龍頭業鄉鎮企業和民營企業遍地開花,工廠林立,機聲轟鳴,吸引了許多外省人前來打工淘金,自身發展了也帶動了欠發達省份的經濟發展。而安徽從一九八0年就定型發展農業,大包乾農業生產責任制就從滁州鳳陽縣小崗村向全國推廣的,以農業省定型的安徽省各市高科龍頭企,鄉鎮企業民營企業全無,長期忽視了輕工業的發展,這樣經濟就和江蘇差遠了。江蘇安徽是一家,一個藤上結兩瓜,發展思路不相同,經濟發展有偏差(僅供答題)。







關注社會情感文化


感謝網友對悟空提問平臺的支持,以及對安徽和江蘇的關注。從題目來看,這本身就是一個問題,因為安徽、江蘇兩省地理位置存在巨大差別,所以發展結果才很有差距。
即使是自然資源,安徽和


江蘇也有區別。拋開兩省歷史,安徽與江蘇最大的差異就是前者屬於內陸地區、後者是沿海地區。自十八世紀開始,海洋經濟就逐漸佔據優勢,縱觀中國各省份,沿海地區經濟實力最差的海南或澳門都排在深處內陸的青海、西藏前面。

也就是說,內陸地區相對於沿海地區這就是天然差距。
此外,沿海地區在良好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下,還需要主 政者的能力、魄力達到一定的高度。在領頭人的帶領下,結合當下時政和全局規劃、政策佈局等多方面強力推進,這些才是沿海地區必勝的法寶。江蘇正是如此,數不清的優勢,造就今天與安徽不同的格局!


民間查訪專員


江蘇、安徽本是同根生,為什麼命運確是不盡相同的?

江蘇,安徽原本同屬江南省(南直隸)清政府為了更好管理決定將江南省拆分了江南左”和“江南右”布政使。也就是現在的江蘇省和安徽省。

江蘇、安徽看似面積上差不多,地理位置、自然資源也差距不是很大。但是也就是這差距不是特別大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資源造就了兩個兄弟,不一樣的命運。


靠海和不靠海的區別?

怎麼說呢!江蘇省因地靠沿海背靠國際性大都市——上海市,而經濟繁榮,教育資源發達。享受國家早期政策支持優先發展沿海省份。擁有國際性港口13個。其中蘇州港是世界十大港口之一。是一個以輕工業、商貿經濟為主的省份。人均GDP全國第二(第一是浙江)

安徽位於華東內陸,不靠海,沒有港口城市,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省份。


豫東小年胡


本來是對徽州人的回覆,感覺擴大點好!沒有貶低吳越文化的半點意思,只是陳述一些歷史!我就是那個創造了當下南北兩京的淮西鳳陽人,我以此為榮,沒有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安徽人!您可能不知道吧,那個‘徽’字本義從“系”有捆綁的意思,宋徽宗立此年號三年就被俘虜去了黃龍府,有啥值得自豪的!只是作為一個提醒,倒是沒有不欣賞徽州文化的意思!皖北淮之西向來深受楚文化滋潤,淮西軍打下大明江山趕走韃虜立下南北二京、連吳語都被趕到鎮江以東!您也應該知道湘軍淮軍是怎麼叱詫風雲解放兩江地區,怎麼主宰晚清直到民國年間的皖系軍閥吧!我家就跟江蘇盱眙泗洪搭界,我從來沒感覺到江蘇就比安徽強出幾個煙種!江蘇,那就是建國後國家大力打造上海製造業,就不過是蘇錫常吸收了上海的經濟外溢出而已,您真以為江蘇有多牛啊!跟浙江北部一個德性,大部分都是農副產品加工或者上海的零部件加工,正經的大機器工業體系還真不多!不相信,您可以自己去查查那兩省的工業體系!


一個人的橋頭1


安徽一步步變弱並逐漸和江蘇拉開差距,是和行政區劃的演變有非常大的關係。1661年清順治18年江南省拆分,江蘇省會在蘇州,沿大運河北上,相當於國家交通部和水利部的鹽運在揚州,漕運在淮安。為了平衡,當時全國織造中心六朝古都南京給了安徽做省會。

到了1760年乾隆25年,南京給了江蘇做省會,安徽省會搬至安慶。這一進一出,安徽開始有了差距。

1912年民國政府把實力最強的徽派代表,古徽州府撤銷,六縣變省轄。1934年又把其中的婺源劃歸江西。1987年徽州地區又改名黃山市。幾番折騰,安徽大傷元氣。

改革開放後,對外貿易站在了風口。服裝鞋帽、電子加工等外向型企業,紛紛佈局沿海城市,利用港口優勢,降低物流費用。廣東、浙江、江蘇、山東等沿海省份,經濟迅速騰飛。而安徽和許許多多的內陸省份一樣,被不斷的拉大差距,只有沿江的蕪湖、馬鞍山分得一杯羹。

高鐵的大發展,‘’一帶一路‘’的倡導,陸上運輸迎來了發展,這是內陸省份的機遇。今年安徽又加入了長三角經濟圈和長江經濟帶,正在加快緊追的步伐,這幾年蕪湖、馬鞍山、滁州、宣城等市已經先行一步融入了南京經濟圈,合肥經濟圈形成後對接南京,安徽的發展值得期待。





漂飄12


差別不大?作為改革開放的最前沿省份之一,江蘇省的幾個重要地市均位於長三角的最前沿、瀕黃海接東海扼長江、直轄市上海又可以直接輻射其小半個省份,如此優越的地理位置,你竟然還說它跟身為農業大省的內陸省份安徽省在地理優越性方面差別不大?

一些人總是傲慢、刻薄、偏執地認為,安徽窮是因為安徽人民“懶”、“愚昧”、“沒文化”導致的,而完全不考慮地理位置差異、國家政策差異。有些沿海發達地區的人自己還沒過上幾天好日子,甚至也就比溫飽好那麼一點,就開始忍不住要冒泡了,一種扭曲的優越感油然而生。然而我只想問他們一句,“難道貴省經濟發達,是你的功勞不成?就你個人而言,當真為區域經濟的發展作出了多大的貢獻不成?”

——落後就要捱打,如今看來,這句話不僅僅是對外,對內,也是一樣。

如今,就因為你是內陸落後省份的,哪怕你是個董事長,而他是個沿海發達省份的土生土長的打工仔,他也照樣可以在你面前耀武揚威,曬他的優越感。對此,本人實在感到惶惑不解!


處處是天涯


只說一條就證明為什麼安徽發展不如江蘇了!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一樣!江蘇發展是利用好了長江,大運河的水運!自己建設的高速公路有很多!大運河蘇北段就是江蘇自己投資疏通擴建成二級內河航道了!這樣徐州的貨物就可以走水路直接到蘇州上海了!看看長江邊的港口!蘇州港,無錫江陰港,南京港,揚州港,泰州港,南通港!都是國內數一數二的內河大港,蘇州還是世界第一的內河大港!安徽省有幾個長江邊的港口?有幾條高速公路和鐵路?這樣經濟能發展起來嗎?


光線來了


安徽的落後從省會從安慶內遷至合肥開始。從一個通江達海的省份變成內陸省份。安慶在近代以來的衰落其實就是安徽的縮影。合肥本身基礎太差,九十年代之前都沒有主幹鐵路和公路。加上建國以來,對安徽投資的不足,安徽建國四十多年來,只能憑藉一省之力,將合肥建設起來。自然沒有太多的餘力建設其他城市。

另外,安徽省地級市偏多,而且如馬鞍山,銅陵,淮南,淮北這種資源型城市規模又太小,難以發揮帶動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