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培敏:一個「無趣」的人,卻投資了「開心麻花」|投資家

郑培敏:一个“无趣”的人,却投资了“开心麻花”|投资家

作為開心麻花的早期投資人,《西虹市首富》、《羞羞的鐵拳》等影片的“爆燃”讓鄭培敏在文化產業投資圈聲名鵲起。鮮為人知的是,開心麻花這一“現金奶牛”是鄭培敏通過“114”找來的。

鄭培敏來自福建武夷山。武夷山人嗜辣,但與川菜的麻辣和湘菜的香辣不同,那是一種鹹辣,辣的更持久,更刺激味蕾。大概正是這個原因,從武夷山走出來的鄭培敏性格直爽,語句中也充滿了創業和投資的各種真知灼見:

“一開始我就目標清晰,我知道自己要什麼,榮正的成功算是意料之中。”

“越去追風口,最後越是什麼都得不到。”

“我是一個普通的縣城少年,通過讀書考上了大學,知識是最大的生產力,是最大的資本。”

郑培敏:一个“无趣”的人,却投资了“开心麻花”|投资家

諮詢與投資相輔相成

鄭培敏近年的重點佈局泛文娛領域的投資,之前,他最為人所知的身份是股權激勵諮詢專家。1998年,鄭培敏創立“榮正諮詢”,專注股權激勵諮詢服務,站在人力資源與投資銀行的交叉領域,累計為千餘家上市公司服務。

基於20年的資源優勢,榮正打造了“顧問”+“直投”的商業模式,又開創了“利寶資本”這一投資品牌。受曾從事建築設計和房地產開發工作的母親影響,第一志願本來想上清華大學建築系的鄭培敏將榮正的“諮詢顧問”服務比作“建築設計院”,為不同的企業量身定製中長期的激勵方案,是用腦子賺錢;而“股權投資”則是“房地產開發商”,用錢生錢,只不過這個種子錢必須是Smart Money(聰明的錢),才能生出小錢。

鄭培敏的諮詢業務為他帶來了現金流,也積累了人才、品牌管理等各方面的經驗,為他後來進入投資領域打下了基礎。這家上海最大的民營諮詢公司之一的百人團隊也構成了“利寶資本”強大的投後管理後援。

對於諮詢和投資的相輔相成,鄭培敏悟出了一種“道”的相通,“諮詢方面,我專注於股權激勵,所以專業;投資方面也是,前三四年我一直失敗,就是因為不夠專注。”

投資:從混沌到成熟

2007年,鄭培敏開始進入投資領域。投資風格與為人同樣直接了當的鄭培敏第一單就投資了3000萬。

與大多數成功投資者的故事不盡相同,2014年,鄭培敏的3000萬變成了500萬,縮水5/6。這只是鄭培敏“混沌”的投資初期的一個案例,實際上2007年至2010年,他投資了不少公司,損失慘重。好在他投對了一家企業,奠定了榮正聚焦文化和新消費領域投資的基礎,這家公司就是“長城影視”。

經歷了前三、四年在混沌中試錯和探索,鄭培敏終於釐定了一條適合“榮正”的投資之路:專一和專注於某一個垂直領域。

從對長城影視的投資中,鄭培敏看到了文化產業的朝陽:版權越來越值錢,好的IP非常珍貴;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帶來了文化娛樂消費的大幅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鄭培敏曾是“東方明珠(600631.SH)”和“博瑞傳播(600880.SH)”兩家傳媒業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近距離接觸國有文化傳媒公司體制的經歷為“榮正”聚焦文化產業提供了獨到的經驗。於是從2012年開始,“榮正”聚焦於文化產業。2012年至2015年是“榮正”投資業務的聚焦期——迴歸自我,更加自信,聚焦文化產業(鄭培敏稱為精神消費升級的產業)。這個階段最成功的案例就是獨立發掘了“開心麻花”這一中國文化產業投資界奉為經典的案例。

2015年,隨著“長城影視”成功在股災來臨前的高點減持,把股權變成了實實在在的現金;“開心麻花”首部電影《夏洛特煩惱》則在當年國慶檔的黑馬逆襲,也給早期投資人鄭培敏賺來了巨大的名聲。於是他順勢而為,募集了其第一個規範的股權投資基金——利保華辰,正式進入“榮正”投資業務的成熟期。

郑培敏:一个“无趣”的人,却投资了“开心麻花”|投资家

把資本注入最不缺錢的企業

2013年,鄭培敏作為獨立投資人投資了當時名不見經傳,而現在已風生水起的“開心麻花”。若說當初投資“長城影視”是一個偶然的幸運,那麼這次投資“開心麻花”則是花了很多精力研究的必然結果。

“我是清華經管學院畢業的,很多工科專業的東西我看不懂,但我比較適合消費領域,而且中國改革開放30年之後,人們的精神生活需要也一直在提升。於是我們沿著文化娛樂中非常重要的IP這條路找,發現話劇是用低成本來檢驗IP的商業模式”。

根據北京文化局統計年鑑,2011年北京的十大票房話劇有六部都由“開心麻花”出品,於是鄭培敏通過查114這種最傳統的方法找到了他們:“經過五、六次的陌生電話騷擾,開心麻花的總經理終於接見了我,只聊了半小時就把我拒絕了”,又是一個坎坷的開端。事實上,“開心麻花”當時作為京城話劇界小有名氣的公司,每年利潤在話劇界也算可觀,怎麼把錢投進去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個難題。鄭培敏找到最知名的中國文化產業基金與他一起投資了“開心麻花”,在這時,錢以外的東西——資源、人脈、行業理解等才是制勝法寶。“我們不僅給資金,還給了商業模式的開創——不僅僅演話劇,應該把IP改編成電影”,對於“開心麻花”將話劇改編成電影的這個造福廣大觀眾的決定,鄭培敏在其中功不可沒,“開心麻花”在電影上的成功也為他的文化產業帝國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此後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開心麻花”先後推出了《夏洛特煩惱》、《驢得水》和《羞羞的鐵拳》幾部影片,都成為一時大熱的話題中心,《羞羞的鐵拳》斬獲22億票房,位列國產電影史票房第7名。最近上映的《西虹市首富》的票房也已突破16億並且還在飛速攀升;定檔國慶假期的“開心麻花”新片《李茶的姑媽》也早已開始造勢。開心麻花這一個項目,即便不上市,榮正投資都獲得了3億、4億的回報。

郑培敏:一个“无趣”的人,却投资了“开心麻花”|投资家

行業龍頭企業都不缺錢,怎麼投進去才是難點。“開心麻花”不缺錢,但鄭培敏還是想盡辦法投了進去;兒童美術培訓的龍頭企業“蕃茄田”也不缺錢,卻主動降低估值讓“榮正”投了進去。提到這個,這位高明的投資人顯得有些興奮:“我們有很多資金之外的優勢。首先是因為我們非常懂文化行業,企業跟我們交流能得到很多信息。其次,我非常懂金融證券及A股資本市場的運作。最後,我自己有一家諮詢公司,我的諮詢團隊可以為所有被投企業服務。”

投資文娛產業別太相信自己

“文娛行業的投資中最重要的,是千萬不要用自己的好惡來判斷項目”,鄭培敏舉了一個例子:

《羞羞的鐵拳》上映時,他在清華校友群裡推薦,有些校友對他說:“我更喜歡《驢得水》,不愛看《夏洛特煩惱》。”鄭培敏回應:“因為你們不是典型的電影人群,典型的電影人群是三四線城市的小鎮青年,他們喜歡的就是值得投資的。我不能用全中國一小撮清華校友的喜好作為投資標準。”在知識分子人群中,《驢得水》的口碑一定超過西虹市首富,但是三者的票房是1.7億、14億和22億,近日上映的《西虹市首富》票房也已經破14億。

“作為文娛行業的投資人,一定要注意屏蔽自己感性的一面,只用冷冰冰的商業邏輯判斷項目。”鄭培敏自我評價為一個“無趣的人”,沒有文娛愛好,也沒有體育愛好,看項目的時候只是把一部部影片和一場場話劇當做生意,從財務數據判斷企業好壞。“人一有愛好就麻煩了”,鄭培敏卻是“刀槍不入,五毒不侵”,冷靜客觀,絕不心軟。

也許對於文娛行業的投資來說,高知分子才是邊緣人群,許多文藝佳片獲得高分好評,但是票房表現往往欠佳。去年的《無問西東》卻是個例外,講述清華大學校史的故事背景不可謂不文藝,卻斬獲了7億票房。鄭培敏將此結為兩個原因:好時機和“社交綁架”。

所謂“好時機”,2011年《無問西東》製作完成,卻因為種種原因推遲了近7年才上映。到2017年,全國影院銀幕由1萬塊增長到4萬多塊,全國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000餘元增長至近26000元,都為影視行業的爆發做足了鋪墊。而所謂“社交綁架”,是近年微信、微博等社交媒體近幾年的“瘋狂擴張”也為影視作品的宣傳開闢了另一條渠道,朋友圈每一位相熟的、不熟的朋友都在討論《無問西東》,讓人沒法不去圍觀這部影片。鄭培敏對影視行業內外的觀察細緻入微,這或許也是他除了“冷麵無私”外的另一個制勝法寶。

舍即是得,少即是多

除了“長城影視”和“開心麻花”,鄭培敏在泛文化領域投資了數十家企業,“相當多標的的收益都非常不錯”,其中,獨立思考和行業聚焦是他對於成功的兩點總結:“人的精力有限,只有捨得外面的瘋狂事件,才能收穫更大。在諮詢和投資領域我們都專注聚焦,所以在兩個領域收穫都很大,這兩件事的內在理念是一致的”,所謂“舍即是得,少即是多,愚即是智,專則必精”。

“刻舟求劍、追風口是一種看上去聰明,實際很傻的做法。我們投資開心麻花成功了,全行業都看影視,但是我已經默默遠離了影視行業。現在好的影視公司不是沒有,太貴了,我要考慮值不值得以這麼高的價格進入。”

鄭培敏的泛文化領域投資正向體育、教育、旅遊和時尚奢侈等行業擴張,“我們現在投資體育行業很寂寞,是在黎明前的黑暗中佈局,但是如果這個行業已經人聲鼎沸,就不要去湊熱鬧。我是一個耐得住寂寞的人,不去獨角獸和大熱的人工智能行業湊熱鬧,自己去發現一些未來可能有潛力的行業。”

另外,鄭培敏非常關注“賣水”的行業。比如大連的一家做藝術玻璃的企業,隨著越來越多鮮花電商的出現和走紅,精緻的花瓶器皿等也成了家庭生活中的剛需。鮮花電商的競爭太激烈,不如去投資一家制造高質量玻璃器皿的企業。

談到有潛力的行業,不得不提近年來中國愈發明顯的消費升級趨勢。“中國的消費升級分為兩種,一種是內在驅動的消費升級,另一種是政府驅動的,比如我們投資體育行業,調查中發現杭州市政府為市民發放體育消費券,鼓勵市民進行體育消費”,鄭培敏相信國家未來會更加刺激人民在精神文化層面的消費來拉動內需,這也是文娛產業投資的一大利好。

消費升級的另外一個重要內容就是IP,這位成立了“新消費基金”的投資人希望投資的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IP、自己的故事。

其中,“優集”是一個以東方元素為理念的輕奢飾品品牌,鄭培敏發現,國家提倡文化自信,讓人們發現中國的傳統元素中的精華,唐宋元明清、24節氣、蘭梅竹菊……“為什麼這些東方文化元素不能在飾品裡面展示出來?我們每投一個企業都有自上而下的邏輯。”

“我已默默遠離影視出品行業”

影視行業發展如火如荼,鄭培敏卻坦言他已經有幾年沒有在影視出品企業方面進行投資了,因為“現在影視行業成本太貴”,他捕捉到體育和體育經紀有巨大的價值沒有被髮掘,中國體育明星的價格遠遠被低估。比如美國最大的藝人經紀公司CAA,它既經紀好萊塢的演員,也發掘NBA球星的演藝價值。“其實球星也是演員,為觀眾表演激動人心的體育賽事,展示自己的運動技能,中國的體育行業就是十年前的影視”,這位眼光敏銳的投資家篤定地說。

不難想象,未來十年中國人在體育方面的花銷會大大增加,健身、培訓、場地租用……每項都是現代人在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娛樂休閒活動。為此,榮正投資了“洛克公園”,以美國最著名的籃球場命名的籃球運動體驗場地,瞄準國內城市年輕人對籃球運動的熱愛和將其轉化為消費的慾望。

投後三年,榮正看著“洛克公園”從一家很小的創業公司成長為一家估值達一億美金的中型企業。同時馬不停蹄地投資了網球、羽毛球、鐵人三項和體育經紀公司等,“這些公司都很小,都剛剛起步,但是我相信未來3-5年他們都會成長起來。投資一個早期企業需要兩樣素質,眼光和勇氣,當初給小米投資500萬的人今天獲得200億,關鍵就在於你敢不敢再它很小的時候就下注”。鄭培敏對自己投資的企業都很有信心,或者說他對體育這條賽道非常看好。

消費升級不僅僅體現在影視娛樂產業,兒童的素質教育培訓在這位投資人眼中也是一塊大蛋糕。“我們重點投素質教育,因為未來家長在兒童的素質,包括美術、音樂、科學、體育等素質教育上的開支的增長率一定非常大,並且在這些學科沒有像新東方和學而思這樣的巨頭”,鄭培敏相信,五年後一定會有美術培訓、音樂培訓的巨頭公司。

“沒準我們就能投出一家,我們努力去找到有這個潛力的公司”,鄭培敏自信的說。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