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年時間,電磁學理論體系的建立爲電氣時代的來臨奠定了基礎

二百年時間,電磁學理論體系的建立為電氣時代的來臨奠定了基礎

電磁學的歷史,最早是從人類發現電流開始……

1650年,德國物理學家格里凱在對靜電研究的基礎上,製造了第一臺摩擦起電機。

1745年,荷蘭萊頓大學的穆欣布羅克和德國的克萊斯特發明了一種能存儲電荷的裝置——萊頓瓶,它和起電機一樣,意義重大,為電的實驗研究提供了基本的實驗工具。

近一百年時間,製造和存儲電荷的實驗工具已經具備,科學家終於可以對電流進行各種各樣的科學研究。

1777年,法國物理學家庫侖通過研究毛髮和金屬絲的扭轉彈性而發明了扭秤。1785-1786年,他用這種扭秤測量了電荷之間的作用力,並且從牛頓的萬有引力規律得到啟發,用類比的方法得到了電荷相互作用力與距離的平反成反比的規律,後來被稱為庫侖定律。

但是,電流與磁一直是兩個完全孤立的領域,從未被聯繫在一起。

二百年時間,電磁學理論體系的建立為電氣時代的來臨奠定了基礎

1820年,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這個消息啟發了巴黎的物理學家安培。

1822年,安培在實驗的基礎上,以嚴密數學形式表述了電流產生磁力的基本定律——安培定律。

10年後,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發現了磁的電流效應。他用實驗證明了電不僅可以轉化為磁,磁也同樣可以轉變為電。

法拉第的發現為大規模利用電力提供了基礎,後來人們利用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製造了感應發電機,人類也從蒸汽時代進入了電氣化時代。

在法拉第留下來的筆記中,有下面一段話:“我一直冥思苦索什麼是使哲學家獲得成功的條件。是勤奮和堅韌精神加上良好的感覺能力和機智嗎?……但是,我長期以來為我們實驗室尋找天才卻從未找到過。不過我看到了許多人,如果他們真能嚴格要求自己,我想他們已成為有成就的實驗哲學家了。”

二百年時間,電磁學理論體系的建立為電氣時代的來臨奠定了基礎

基礎科學研究的道路上,從來都不會鋪滿了鮮花。人類發展的歷史上,無數科學家為了探究大自然的基本規律,在大多數時間裡,往往需要日復一日、枯燥無味的實驗和工作,孤獨與失敗是他們的家常便飯。正是他們的付出,為後來人的繼續前行鋪平了道路。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只有堅持基礎教育和基礎研究的持續灌溉,才能夠開出人才遍地的絢爛花朵,才能夠結出科技發達和國家強盛的豐碩果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