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騰訊投資管理合伙人林海峯詳談如何尋找獨角獸和十倍股

“怎麼樣尋找價值增長和爆發的機會?”

“舉幾個例子,具體講講我們在過去兩年,所看到的一些所謂的風口性行業。”

“賽馬,馬怎麼能夠跑出來?很多程度上決定於這些因素……”

前不久,全國最受關注的低調投資人林海峰走進復旦大學,痛快酣暢的乾貨分享讓全場爽到爆。如果沒有聽這場演講,你可能錯過了1個億。

最最重要的,現場林海峰提到,他是“聰明投資者”的知識付費用戶,此處應該價值10個億。

(傳送門:加入價值卡同學大本營。點擊文末“瞭解更多”下載聰明投資者APP,可以領“7天免費體驗卡”哦~)

林海峰當日為正心谷創新資本創始人林利軍的2018年《投資大師與投資哲學》課程系列開講座,講座名為《如何尋找獨角獸和十倍股》。

畢業於美國沃頓商學院的林海峰,是騰訊投資管理合夥人。他領導的騰訊投資團隊,投了我們能夠說出來的大多數互聯網公司。

目前,騰訊控股市值超過4700億美金,是中國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之一,也是全球市值前十的上市公司。

作為中國互聯網巨頭的代表,騰訊在社交、遊戲、數字內容、金融、電商等十幾個領域深入佈局。

截止2018年6月,騰訊先後投資了滴滴打車、美團點評、餓了麼、京東、同程藝龍、快手、拼多多、虎牙直播、VIPKID等互聯網巨頭。投資的企業形成了強大的互聯網生態。

據介紹,騰訊已經投了接近500家企業,有人說,騰訊投資企業的總市值,比騰訊自己還要大。

林利軍說:“騰訊投資做得好,就是因為有正確的價值觀。他真正想著企業的長期價值,真的想怎麼樣幫助企業賦能,真正地想怎麼樣可以創造更有效地回饋社會的、更好的價值。”

以下是“聰明投資者”整理的部分演講實錄,非常乾貨,值得認真多看幾遍。(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到底。)


尋找獨角獸和十倍股

今天是第二次來到這個講臺,跟去年相比,我加了一些最近的觀察和思考,但是其實道理是從來不會變的。

今年大概是我做投資的第十個年頭,我希望下面10年、20年、30年、40年到50年,以後再繼續來講話,仍然還是這幾個道理,那就說明道理是一個可以有長期價值的道理。

剛才Andy介紹說,我們投了大概有幾百家公司。我聽的時候很汗顏,因為投資做得好壞,不是由投資的數量決定的。

如果大家看過巴菲特的書,當中有一個比喻,大家應該都記得,就是你要把每一次投資決策當作一個打卡的事情,你想象人生只有一張卡,這卡上面有二十個slot(洞),你每打一個slot,每做一個投資決策,就打了一個洞,就少了一個slot。

所以你每次做一個投資決策的時候,你就應該用審慎的態度來思考,這是不是最重要最值得做的一件事情。那顯然就是我們今天還沒有到投資生涯結束的時候,已經打到500個洞,所以這是個很令人汗顏的事情。

當然,我們做投資跟巴菲特還不太一樣,因為它大進大出,而且很多時候他一個控股的決定可能是涉及到巨大的影響力。

我們的投資有多重目的,除了能夠產生很好的財務回報,還需要有各種對騰訊戰略和生態上面的支持。

幸運的是,我們在過程當中還能抱定一些價值觀和理念,希望在紛繁複雜的互聯網市場上面,我們還是能夠堅持一些值得堅持的東西,讓我們能夠在真正的創造價值的路上走得越來越遠。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叫尋找獨角獸和十倍股。這兩個詞有什麼區別?大家一看肯定知道,“獨角獸”是一個billion dollar company(10億美元公司),“十倍股”當然是個股票,為什麼要把這兩個思維同時放在這兒?

因為我相信在座有對一級市場感興趣的,有對二級市場感興趣的。在一級市場上,每一個投資人都在夢想著自己能夠投中下一個獨角獸,或者是mega unicorn(獨角獸),就是所謂現在說billion dollar company已經不夠了,要投five billion dollar company 和 ten billion dollar company,這是尋找獨角獸的歷程。

而二級市場的投資人,他沒有辦法去尋找billion dollar company,因為幾乎每一家公司都已經是billion dollar company了,所以只能去尋找十倍股,你想投的那支股票,有沒有十倍的空間在這裡。

我覺得不管是獨角獸還是十倍股,它後面的潛藏的意義都是一樣的,我們怎麼去尋找價值增長和爆發的機會?這是我今天想主要討論的話題。

投資是多個因素的疊加效應在長期的效果呈現

獨家|騰訊投資管理合夥人林海峰詳談如何尋找獨角獸和十倍股

從兩個角度出發,這是我經常提醒自己的兩句話。

一個是“投資是多個因素的疊加效應在長期的效果呈現。”第二句話是,“最好的投資機會產生於巨大的變化之中”。

這兩句話基本上指導了我的整個投資的practice(實踐)。我剛才為什麼一字不落地把這兩句話念出來,還是因為它後面有很重要的意義。

我在這裡先解釋一下每句話的關鍵點是什麼。

首先,“投資是多個因素的疊加效應”,這句話大家都應該比較好理解。

因為企業其實是個特別複雜的東西。有些人說看企業的時候我要看市場、壁壘、團隊、商業模式、變現能力、定價權、產品、服務、用戶口碑。

我看所有東西其實都對,沒有一句話是錯的。

但是最重要的,它是多個因素互相疊加的效應,有的因素會此消彼長,有的因素會互相消耗,有的因素會互相疊加。

所以認清楚這種疊加效應或認清楚後面的這些因素、這些critical factors(關鍵因素)是一個很重要的能力。

而且,這些多個因素的疊加效應,它不是平均的,不是說每個因素在整個結果當中產生的價值、作用是一樣的。比如說我有十個因素,每個因素都產生1/10的效果。

其實我一直都堅信,包括很多投資人都堅信的就是:

這個世界是disproportional(不對稱)的,一定是disproportional的人才創造了disproportional的價值;一定是少量的非常優秀的公司,獲取了某一個細分市場上的大量的價值;一定是兩三個特別重要的critical factors對這家公司的長遠產生巨大的影響。

所以,其實是多個因素的疊加效應,不是簡單地把東西排出來。

很多剛加入騰訊投資的同學一開始都會犯一些錯誤,他們傾向於求全,pros10個、cons10個,看上去很全,但是做投資決策的時候,你會發現一點用都沒有。

10個加10個,然後so what?(那又怎樣?)我到底投還是不投? 分析來分析去,把自己的腦子都搞混了。

我一直在push(推動)團隊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投資決策中的critical factors 是跟業務的本質極其相關的,涉及到你對業務的理解、對行業的理解、對人的理解。

所以第一點,我要強調的是多個因素的疊加效應。第二個就是在長期的效果呈現,我們不做short terms(短期的事)。

我們相信,一個投資人最稀缺的其實不是賺錢的機會,最稀缺的是你的時間和你的attention。

把很多的時間和attention放在短期的事情上,其實會拉低你的整體長期回報。

因為你要做的最重要的是,去尋找到那個非常有價值的、有長期價值的、有複利價值的公司,然後穩定地持有。它會給你一個長期複利的效果,它會是一個指數方式的增加,所以它是一個長期效果的呈現。

我們要關注能夠影響長期價值的東西,而不是影響短期價值的東西。

獨家|騰訊投資管理合夥人林海峰詳談如何尋找獨角獸和十倍股

最好的投資機會產生於巨大的變化之中

這不是巴菲特說的,這更多地是騰訊投資這麼多年來總結出來的自己的一些核心理念。

因為我們是一個互聯網投資人,我們投資於互聯網。

我們為什麼會投資於互聯網?因為互聯網今天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垂直行業,它不僅僅代表遊戲或者社交這些大家比較熟悉的互聯網產品,它代表的是各行各業的一些改變性的力量。

我們認為,巨大的回報機會往往是在發生巨大的改變當中才實現的,這兩點我會在下面做更加深入的說明。

基於以上原則,今天我們整個課會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有關行業的,第二部分是有關公司的。

最好的機會是在一個很好的行業當中找到很好的公司,還有很好的團隊,這三樣東西不斷疊加,它會在整個過程當中產生一個所謂的disproportional的價值增益,這是我們要尋找的。

所以一開始我們一定要來看行業,等下還會去說怎麼看公司。因為我們在尋找有巨大變化的可能性,怎麼樣去尋找這些變化、變化會是從哪些地方產生的,這是我們會關注的。

兩點,第一是行業本身會不會高速成長,也就是大家平時一直說的風口在哪裡。“風口在哪裡”更確切的翻譯應該是行業本身會不會高速增長。

第二是行業本身雖然不一定是一潭死水,但是飽和度、滲透率已經非常高了,因此規模可能不會太高速成長,但會發生一些結構性的變化,當中某些sector會更大更不等比例地受益於這種變化,所以我們要尋找這種結構性變化的機會。

一般我們在哪些地方看風口?我會去看用戶需求、看用戶門檻、供給等等等等。

然後第二個“價值重構”,其實是一樣的道理。行業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價值鏈本身會發生什麼樣變化?會出現聚集嗎?會出現分散嗎?會出現轉移嗎?會有一些行業被替代嗎?

最後一點,行業的終局決定了行業當中那些成功的公司最後能夠做到多大。

如果最後行業是一盤散沙、雖然可能容納多個優秀公司,每個單個公司在行業當中所攥取的價值其實還是非常有限的。

電影行業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行業本身沒多大,中國電影票房大概是500億規模,你方唱罷我登場。今天有這樣一個電影出來,明天有那樣一個電影出來,非常不容易的。

而且你會發現,作為一個領先的電影公司,基本沒有任何優勢,我今天打造出來一部火爆的《紅海行動》,下一部《紅海行動》我還是要用同樣的努力以及要去碰同樣的運氣,才有可能成功。另外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導演很可能就是一個黑馬。

因此,首先這個行業不算大,也就500億的規模,什麼概念?中國馬桶市場大概是300億的規模。其次,這裡有很多公司,哪怕再優秀的公司,在市場當中所能佔據的份額是極其有限的。

在這類行業裡,領先者沒有固定的領先優勢,很容易變成一個一盤散沙的格局。

以上簡單介紹了行業的增長性,結構變化和終局推演。下面給大家舉幾個例子,具體講一講我們在過去兩年左右,所看到的一些所謂的風口性行業。

獨家|騰訊投資管理合夥人林海峰詳談如何尋找獨角獸和十倍股


聲明:凡註明“聰明投資者”的作品,版權均屬聰明投資者。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違者必究。所有文章旨在記錄和傳遞信息,不代表“聰明投資者”贊同或反對其觀點。

獨家|騰訊投資管理合夥人林海峰詳談如何尋找獨角獸和十倍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