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代理商到品牌大佬,賣瓜子勢頭猛烈,一季度銷售額4000萬

2009年,呂金剛手裡的食品代理品牌和自有品牌一共產生了7個億的銷售收入,而20年前,他剛剛踏入食品銷售行業的時候,月工資才200塊錢。

1992年,老家在四川南溪縣的呂金剛在成都一家菸草公司下屬的食品代理。

1996年,在一些廠商朋友的支持下,華隆成立。人人都清楚商業的趨利性,在快消品代理領域,品牌大佬往往只與強勢代理公司產生化學反應。90年代的成都擁有數以百家的代理公司,註冊資本5萬元、只有5位員工、常靠賒銷方式度過資金關的華隆急需脫穎而出,打幾場漂亮仗。

他从代理商到品牌大佬,卖瓜子势头猛烈,一季度销售额4000万

幾年的連續業績翻番後,2000年華隆銷售額達到近8000萬元,在四川構建了商超、便利店100%覆蓋率的銷售網絡,成為當地業績數一數二的明星級代理團隊,對找來尋求合作的品牌也有底氣反向挑選了。

“我能把別人的品牌做好,把沒有知名度的慢慢賣出知名度,為什麼不做自己的品牌?”呂金剛選擇做瓜子。他將品牌定位為“徽記”,他以“補碘”為主題,倡導身處西南內陸的消費者吃海苔補充碘,銷售情況大好。

徽記的設備產能總共只有兩三噸,瓜子倒進設備,第二天首批產品出爐。呂金剛每日親自帶銷售人員去鋪貨,風雨無阻週末無休,由於嫁接了華隆的渠道,這種“敢死隊”式的銷售法讓徽記瓜子迅速呈現在成都市民的面前。

他从代理商到品牌大佬,卖瓜子势头猛烈,一季度销售额4000万

產能遠跟不上銷售,呂金剛喜憂參半。2002年產品嚴重不足時就需要擴大規模,把賺得的收入立刻投入增添機器和擴修廠房之中。擴到10噸又告急,只能再次加機器、擴廠房,後來不得不找到擔保中介後在銀行貸款400萬元,這才解了燃眉之急。

2004年,呂金剛把家鄉特產“南溪豆腐乾”帶入產品線呂金剛將豆乾品牌取名做“好巴食”,與形容東西好的方言“好巴適”諧音。2003年農民受災之後,呂金剛開始重視上游原料,炒貨被認為是靠原料吃飯的——開始實行公司加基地的模式。

他从代理商到品牌大佬,卖瓜子势头猛烈,一季度销售额4000万

呂金剛說:“想要成功一定得走全國性的路線,但也許四川企業出川真的需要有個波折的過程。”這場從2005年開始進行的出川戰役直到現在都還在繼續,好在很多省市都已經接納了徽記,而呂金剛也摸出門道:經銷商必須願意瞭解徽記、信任徽記,

呂金剛的下一步是將徽記從“品牌企業”打造為“文化企業”。“大家都會經歷這個過程,從產品企業到品牌企業,再到文化企業。賣產品的企業在中國一大把,能說上品牌的才算品牌企業。

本文來自生意我最行,創業家系授權發佈,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關注創業家公眾號(ID:chuangyejia),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