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溺水教育刻不容缓

预防溺水教育刻不容缓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预防溺水教育刻不容缓
预防溺水教育刻不容缓

随着天气渐热,青少年溺水事故又进入高发季。据世卫组织《全球溺水报告》显示,全球每小时有40多人溺水死亡,每年共有37.2万人溺水死亡,半数以上溺水死亡者不足25岁。而我国每年约有59000人死于溺水,其中未成年人占据了95%以上。儿童因身心发育不全,对潜在危险的警惕性不足,容易成为溺水事故的受害者。

炎炎夏日即将到来,溺水成为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游泳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安全教育的热点话题。如何避免溺水事故发生?溺水如何有效他救和自救?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溺水原因

01

呛水溺水:在饭饱、体能极度疲劳、酗酒后入水游泳,很易出现呛水现象;连续呛水,很容易造成溺水停止呼吸。

02

抽筋溺水由于游泳前未做好准备活动、身体过于疲劳、出汗后马上下水、水温过凉、技术动作过分紧张等原因,在游泳中都会出现抽筋的现象。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导致溺水。

03

非游泳区溺水由于对水中的情况不熟悉,即使会游泳,也可能发生溺水事故。

01

疲劳溺水游泳前进行了跑步、踢球等剧烈运动后身体机能的反应会变的迟缓,此刻下水游泳容易产生因动作不协调而引起呛水、噎水等现象,严重的时候还会因为张开的汗腺孔和毛细血管急剧收缩而出现肌肉痉挛。

预防溺水教育刻不容缓

溺水防护要点

01

不要私自下水游泳,家长时刻看护。

02

坚持让孩子穿高质量的浮身物。

03

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动身体,避免出现抽筋等现象。

04

在水中不要喂孩子吃东西,有可能被呛住。

05

教育孩子不在水中互相嬉闹,防止呛水窒息。

06

教孩子学习游泳,并学习心肺复苏等技能。

07

不到不熟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08

不熟悉水性、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预防溺水教育刻不容缓

辨别溺水孩子

01

溺水孩子的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没有时间呼救。

02

溺水孩子手臂可能前伸,但无法划水向救援孩子移动。

03

溺水孩子在水中是直立的,挣扎20-60秒之后下沉。

04

溺水孩子眼神呆滞,无法专注或闭上眼睛。

05

溺水孩子的头可能前倾,头在水中,嘴巴在水面。

06

看起来不像溺水,只是在发呆,但如果对询问没有反应,就需要立即施出援手。

07

小孩子戏水会发出很多声音,一旦安静无声要警醒。

预防溺水教育刻不容缓

现场抢救分五步

步骤一

迅速清除口、鼻的污泥、杂草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步骤二

将孩子平躺放在坚固、平坦的地面。

若孩子颈部受伤,把毛巾或报纸卷一下放在他颈后。

将手掌根部放在孩子下面第三根胸骨处,快速按压胸部下。

使胸部凹下5厘米左右。这样会使血液流到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

步骤三

打开气道,按压胸部次后,一手放在孩子的前额。

将两个手指放在下巴尖端下,轻轻向后,倾斜其头部。

步骤四

开始人工呼吸,捏住孩子的鼻子,用嘴盖住孩子的嘴,然后缓慢呼吸两次,确保看到孩子胸部是否有反应。

步骤五

重复按照2,也就是做次按压,进行2次人工呼吸这样的比例持续进行。直至医务人员到来或孩子苏醒。

预防溺水教育刻不容缓

自救方法

不会游泳孩子的自救

01

落水后不要心慌意乱,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

02

冷静地采取头顶向后,口向上方,将口鼻露出水面,此时就能进行呼吸。

03

呼吸要浅,吸气宜深,尽可能使身体浮于水面,以等待他人抢救。

04

切记:千万不能将手上举或拼命挣扎,因为这样反而容易使人下沉。

会游泳孩子的自救

01

一般是因小腿腓肠肌痉挛而致溺水,应心平静气,及时呼人援救。

02

自己将身体抱成一团,浮上水面。

03

深吸一口气,把脸浸入水中,将痉挛(抽筋)下肢的拇指用力向前上方拉,使拇指跷起来,持续用力,直到剧痛消失,抽筋自然也就停止。

04

一次发作之后,同一部位可以再次抽筋,所以对疼痛处要充分按摩和慢慢向岸上游去,上岸后最好再按摩和热敷患处。

05

如果手腕肌肉抽筋,自己可将手指上下屈伸,并采取仰面位,以两足游泳。

亲爱的三都市民:

如果您接到调查电话12340或0851-12340,

请不要拒绝。

请耐心认真地完成调查问卷,

客观公正地评价我们的工作。

“非常安全”“非常满意”的答复,

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

预防溺水教育刻不容缓
预防溺水教育刻不容缓预防溺水教育刻不容缓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