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北經濟恢復性向好

新華社哈爾濱8月13日電(記者李建平、汪偉、姚湜)炎炎夏日,在中國一重水壓機鍛造分廠裡,鋼鐵巨人般的1.5萬噸水壓機正在緊張運行,經高溫鍛燒的鍛件在其錘擊下濺出耀眼的火花……

今年上半年,“國寶級”企業中國一重取得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同比分別增長53.97%和90.3%的好成績。“改革是企業大踏步發展的關鍵。”中國一重集團董事長劉明忠說。

中国东北经济恢复性向好

由中國一重承製的百萬千瓦級核電蒸汽發生器製造完成並列裝發運。圖片由中國一重提供

依靠改革動能,正在“爬坡過坎”的中國東北經濟保持了穩中向好態勢。今年上半年,遼寧、黑龍江、吉林三省GDP增速分別為5.6%、5.5%、2.5%。

“從經濟增速看,東北經濟‘穩’的特點明顯。”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應用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剛說,遼寧省延續了去年一季度以來小步平穩上升走勢;黑龍江省經濟增速近年來持續保持平穩;吉林省經濟增速雖然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但對比一季度看,穩住了局面,且小幅上揚。

今年上半年,作為重要老工業基地的東北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尤其是一些高新技術催生了新產業,也讓老產業實現改造升級,煥發生機。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遼寧、黑龍江、吉林三省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均保持增長,為老工業基地發展注入了新動能,特別是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7.1%、10.7%、12.7%,其中遼寧省和黑龍江省工業機器人產量分別增長18.4%和98.8%。

在今年投產的長春奧迪Q工廠焊裝車間裡,機器人唱起“主角”。這一車間擁有400餘臺智能機器人,是一汽-大眾最先進的焊裝生產線,也是目前中國頂級汽車工廠之一。

中国东北经济恢复性向好

一汽-大眾長春奧迪Q工廠焊接車間內的焊接機器人。新華社記者許暢攝

經濟分析人士認為,東北經濟穩中向好,從中央到地方打出的一系列改革“組合拳”功不可沒。

目前,東北三省均在大力推進“最多跑一次”“不見面審批”等改革,地方營商環境正在不斷改善。

根據計劃,吉林省要求各地、各部門7月底前“只跑一次”事項要達到80%以上;在黑龍江,正在推進的“放管服”改革加大了對“中梗阻”部門人員問責力度。黑龍江省企業和創業投訴中心近三年來共受理投訴事項1000餘件,處理責任人400餘人。

近日,瀋陽鐵道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沈東分公司技術室主任湯新,通過在遼寧政務服務網申請並上傳材料,獲得了一張電子版的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全程與審批人員沒有見面。“這次網上申辦,20分鐘左右就審核通過了,並給我發放了電子證照,太方便了。”湯新說。

遼寧省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杜明介紹,目前進駐遼寧省政務服務中心的518項事項中,411項可直接通過遼寧政務服務網“網上辦”。

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以市場為導向的生產體系,建立幹部、職工“能上能下、能進能出”制度……在來自內外部的系列改革推動下,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四梁八柱”的大型企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今年上半年,沈鼓集團全員勞動生產率同比增長25.8%,利潤同比增長108.3%;中國一汽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1%,盈利能力居國內汽車行業前列;大慶油田營業收入、利潤總額等主要業績指標創2015年以來同期最好水平。

專家認為,在各項改革舉措推動下,東北經濟呈現穩中向好的態勢,但當前仍屬於恢復性向好,一些歷史問題仍待解決,比如養老金缺口、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