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經常做的事,寶寶自卑的根源,別做過以後才後悔

有些孩子善於交際,顯得自信,智商情商較其他孩子更為突出,其中緣由,耐人尋思。追其根本,跟孩子的原生家庭和父母的言語教育息息有關。孩子處於幼年階段,尚不具備獨立判斷意識,大人的言語則會影響他對事物的看法,智商情商也從那時候開始形成。雖然長大後也會擁有自己的獨立意識,但小時候根深蒂固的想法觀念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因此,原生家庭中父母的教育對於孩子十分重要,幼時的鼓勵將伴隨孩子一生的成長。

父母的經常做的事,寶寶自卑的根源,別做過以後才後悔

信任的話語。“你怎麼還不會,笨得像豬一樣”想必這句話有些人會覺得很熟。是的,小時候當我們學一樣東西的時候,聽到這句話後你會變得更加膽小,更加不願再嘗試,你會萌生出“我不行,做不來這個”等負面悲觀的想法,正是這些想法讓你寸步難行。以後面對其他類似事件時,需要你勇敢嘗試時,你總會猶豫,還沒做就開始對自己能力產生懷疑,打退堂鼓;相反,有些家長在孩子遇到挫折時會說“寶貝,沒事,站起來,重新開始,你是最棒的”,孩子聽到這些話,自信心倍增,會再次嘗試,攻克難關,可見,家長對孩子的話起著多大的作用。

父母的經常做的事,寶寶自卑的根源,別做過以後才後悔

尊重的語氣。“就只知道看電視,不許看了,去睡覺”。大部分家長看見孩子貪玩總會生氣發火,對孩子怒目以視,卻不想,家長的一句罵語可能會毀掉孩子的一生。孩子雖小,但已然開始形成自我意識,家長憤怒霸道的話語會讓孩子心生膽卻,覺得自己地位低下,長大後自卑膽小,逃避責任;如果家長以溫和商量的語氣和孩子交談,往往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受到尊重,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獨立自信,富有人格魅力。

父母的經常做的事,寶寶自卑的根源,別做過以後才後悔

讚美的語氣。“孩子你畫的畫太棒啦”一句表揚的話,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在畫畫方面是可以的,興許孩子日後在這方面還能有所造詣;相反“你看你畫的是什麼鬼,難看死了”本來渴望得到讚賞的孩子內心受到嚴重打擊,從那以後,他開始放下手中的畫筆,不再碰任何與畫畫相關的東西。可怕的是,孩子可能因為這件事進而對其他事也形成這樣的觀念“我是不行的,我不能做好,我沒這樣的能力”,顯而易見這無疑對孩子的成長是極其不利的。

父母的經常做的事,寶寶自卑的根源,別做過以後才後悔

鼓勵的語氣。“沒關係,再試一下”面對騎單車摔倒的孩子,聽到父母這樣的話語,他會重新站起來,繼續嘗試,努力學騎單車,學會了他會對自我產生極大的信心。相反“哎呀,怎麼這麼笨,還是學不會”,孩子聽到父母這樣的話語,自信心備受打擊,進而形成那種根深蒂固的觀念“我不行”,可想而知,在日後遇到事的時候在這兩種不同氛圍下長大的孩子會怎樣?父母想讓孩子有一個健全的人格,語言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