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會計財務分析的「五力」模型

比率(ratio)是財務分析中應用最廣泛的一項分析工具。常用於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的比率可以歸納成五大類,即收益力分析、安定力分析、活動力分析、成長力分析和生產力分析。這種從五個方面來評估企業經營績效的方法,就是財務分析中的五力分析法。由於五力分析中考察的指標涉及企業財務和經營狀況的各個方面,經營者可以通過五力分析法基本瞭解公司的經營業績和發展前景。

1收益力分析

收益力又叫獲利能力,是公司持續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條件,也是決定和影響公司股票投資者獲得的股利和差價利潤多寡的主要因素。因此,收益力是投資者最主要的分析對象。企業獲利能力的分析,可從股東及公司兩方面來分析,也就是說,有些財務指標直接反映股東投資企業所能獲得的投資報酬(稱為股東獲利能力);有些指標反映公司經營中的獲利能力,只是間接地影響股東利益。

1.1 分析股東獲利能力的常用指標

(1) 每股盈餘每股盈餘指公司普通股每股在一年中所賺得的盈餘,是投資者評估股票價值時的重要指標。其計算公式為:

每股盈餘=(稅後利潤 - 優先股股利)÷發行在外的普通股股利

每股盈餘的計算關鍵在於普通股股數的確定。一般,年度中股數未發生變動時,以年終股數計算;年度中增加發行新股時,新股需按實際流通期間佔全年度之比率摺合計算;年度中如發放股票股利或實施股票分割時,不論在一年中何時發生,均應視作期初發生,而以發放股票股利或股票分割後的股數作為計算基礎;股數僅指流通在外的普通股,公司收回後尚未重新發行的庫藏股票不包括在內。

(2) 市盈率

市盈率又稱本益比、價盈比、P/E值,指投資者獲得單位盈餘所付出的成本,其公式為:

市盈率=每股市價÷每股盈餘

(3) 本利比本利比與市盈率的道理相近,只是用每股股利代替每股盈餘,因此本利比通常比市盈率高。本利比=每股市價÷每股股利

(4) 普通股權益報酬率普通股權益報酬率指普通股股東的投資回報率。如果公司未發行優先股,那麼普通股權益報酬率就等於股東權益報酬率或自有資本報酬率。這一比率自然是越高越好。

普通股權益報酬率=(稅後淨利潤 - 優先股股利)÷平均普通股權益

股東權益報酬率=稅後淨利潤÷平均股東權益總額

(5) 現金收益率現金收益率指每股股東每年可從公司收取的現金除以市價,可用於衡量股東真正實現的報酬大小。

現金收益率=每股現金股利÷每股市價

1.2 用於分析公司獲利能力的指標

(1) 毛利率在商品生產行業,毛利是銷售收入減去銷售成本的餘額。毛利率就是衡量企業毛利在銷售收入中的比率。

毛利率=毛利÷銷售收入

(2) 總資產報酬率這一比率可以衡量企業對其所擁有資源的運用效果,最能顯示出企業的經營績效。該比率愈高表示公司運用經濟資源的獲利能力愈強。

總資產報酬率=稅前息收益÷平均總資產

2安定力分析

安定力分析就是測試企業的經營基礎是否穩固、企業財務結構是否合理、償債能力是否具備的指標。一個企業,如果沒有足夠的償債能力,那麼即使獲利能力再高,也是很危險的。企業應付突發事件的能力很弱,企業的經營是潛伏著危機的。一個企業只有在安定力上過了關,才能有條件和基礎去平穩發展。安定力分析包括短期償債能力分析和長期償債能力分析。

2.1 短期償債能力分析

企業短期償債能力,又稱短期週轉能力,指企業以流動資產支付流動負債的能力。一般用於衡量短期償債能力大小的指標有:

(1) 流動比率

流動比率又稱營運資金比率,是衡量企業短期償債能力最常用的一種比率,它以流動資產除以流動負債而得。企業流動資產通常包括現金、有價證券、應收賬款以及存貨等,而流動負債則包括應付賬款、短期應付票據、一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應付未付工資以及應付未付所得稅等。由於企業的流動負債常須使用流動資產償付,所以計算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關係,將可以測驗公司短期償債能力的強度。原則上,流動比率越高企業短期償債能力越強。但事實上,比率太高,表示資金可能發生呆滯,未作最有效運用。根據經驗法則,通常認為流動比率達到200%較為合適。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2) 速動比率

由於流動資產中各項目的變現能力不盡相同,故衡量企業短期償債能力時,除流動比率外,還應對流動資產的構成內容加以分析。速動比率就是其中一個。其計算公式如下: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流動資產一存貨一預付費用)÷流動負債

一般認為速動比率等於100%比較適當,不宜太高,也不能太低。

(3)營運資金

營運資金(working capita),指流動資產減流動負債後的差額。因為流動負債的清償要消耗流動資產,應將其從流動資產中減除,餘額才能代表企業的週轉能力,所以營運資金被視作衡量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

2.2 長期償債能力分析

長期償債能力分析又稱公司資本結構或財務結構分析。這是因為企業未來的長期償債能力有很多不可控制的因素,只能通過間接的方式即分析公司資本結構的方式予以評核。所謂資本結構,指的是企業自有資金與借入資金的比重。具體指標有以下幾個:

(1) 股東權益對負債比率

企業的資金主要來自股東和債權人,即股東權益和負債。股東權益對負債比率就顯示兩種資金的相對比重高低。該比率越大,說明企業負債越少,債權的利益越有保障;反之則顯示企業負債過多,財務結構不夠健全,一旦遭遇不景氣時,企業就有償債困難,債權人的利益受到較小的保障。該比率計算公式下:

股東權益對負債比率=股東權益÷負債

(2) 負債比率與權益比率

公司資產總額等於負債總額加上股東權益總額。負債總額除以資產總額商,就是負債比率;股東權益除以資產總額的商,就是權益比率,又稱自有資金比率。這兩項比率之和等於100%,它們分別用以衡量總資產中債權人和股東供的資金比率。其公式為:

負債比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權益比率=股東權益÷資產總額

當權益比率過低(即負債比率過高)時,債權人所受的保障降低;但是,如果權益比率過高,則也會減少財務槓桿作用的發揮,對股東較為不利。因此,衡量這兩個比率時,不可極端化。此外,還得注意行業特性,例如金融業權益比重一般比其他行業低得多。

(3) 固定資產對股東權益比率此項比率除可用以測試企業的償債能力外,也可顯示企業固定資產投資是否適當,企業是否有短期資金長期使用之下所暴露的財務風險。該比率的計算公式為:

固定資產對股東權益比率=固定資產÷股東權益總額

此比率若小於1,表示企業購置固定資產所需資金全來自股東,公司比較穩健。若此比率大於1,表示企業購置固定資產所需資金有一部分來自於債權人,公司經營較不穩健。

(4) 有形資產淨額對長期負債比率

一般地,企業在取得長期性借款或發行債券時,須以其有形資產作擔保品。此比率就可以衡量資產的清算價值對長期負債的保障程度。有形資產淨額指資產總額減除商譽、商標權、專利權、特許權等不具實體存在的無形資產。

有形資產淨額對長期負債比率=有形資產淨額÷長期負債

此比率大於1時,表示長期負債的債權人有較佳的保障。

(5) 利息保障倍數

許多分析專家認為除非企業結束經營,否則不太可能完全以處分資產的方式來償還負債,而常用盈餘來支付長期負債的本金及利息。因此還需分析盈餘與利息支出之間的關係。利息保障倍數又稱盈餘利息倍數或賺取利息倍數,它由公司支付利息和所得稅前的利潤除以利息總額而得。

利息保障倍數=付利息及付所得稅前的利潤÷本期利息支出

3活動力分析

企業活動能力又稱資產運用效率,指企業是否充分利用其現有資產的能力。活動力分析的目的就在於測試企業經營的效率。如果企業經營效率高,資產達到充分利用,那麼只要商品銷售利潤率稍微提高一點,就可使資產報酬率大幅提高。活動力分析主要衡量平均總資產的運用效率以及現金、應收賬款、存貨、流動資產、營運資金、固定資產等運用效率。分析指標有:

3.1 總資產週轉率

企業總資產運用效率的衡量,以銷售收入為基準。衡量的方法以企業全年的銷售收入淨額除以年初和年末總資產和的二分之一(即平均總資產)。公式如下:

總資產週轉率=銷售收入÷平均總資產

3.2 應收賬款週轉率

原則上,由賒銷淨額除以期初期末應收賬款平均餘額而得到的應收賬款週轉率用以衡量應收賬款在一年中收回的次數。週轉次數較高說明經營效率較佳。由於分析人員很難把銷售收入分為賒銷和現金銷售兩類,因此,常用銷售收入除以平均應收賬款計算應收賬款週轉率。該比率太小,表示應收賬款的收現期過長,應收賬款管理缺乏效率。其公式如下:

應收賬款週轉率=賒銷淨額÷平均應收賬款或

應收賬款週轉率=銷售收入÷平均應收賬款

為測試應收賬款收現速度,也常採用平均收賬期這一指標。

平均收賬期=365÷應收賬款週轉率平均收賬期間與公司授信期間(公司允許客戶賒賬的最長期間)相比,可看出應收賬款的品質好壞。

平均收賬期間越短,表示應收賬款的流動性(變現性)越大。

4 成長力分析

成長力主要考察企業各項指標的增長狀況,考察企業的發展前景。測試指標有股東權益增長率、每股淨值增長率、固定資產增長率、銷售收入增長率、稅後利潤增長率等。這些指標的計算公式為:

股東權益增長率=(本期股東權益 - 基期股東權益)÷基期股東權益

每股淨值增長率=(本期每股淨值 - 基期每股淨值)÷基期每股淨值

稅後利潤增長率=(本期稅後利潤 - 基期稅後利潤)÷基期稅後利潤

成長力指標都是由本期資料與同一項目以前幾期(如上期)的資料進行比較,看其趨勢。

故而,投資者可以根據考察目標選取不同的項目或指標進行成長力分析。

5生產力分析

生產力分析就是對企業為維持其永續生存,從事生產活動所創造的附加價值(企業本身新創出的價值)的大小進行分析。

生產力的高低可用以顯示企業經營效率的優劣,並進一步反應在獲利能力的大小上。用以測試生產力的指標有以下幾個:

附加價值率 = 附加價值 ÷ 營業收入

人均產值 = 產值 ÷ 平均從業人員

人均附加價值 = 附加價值 ÷ 平均從業人員

經營資本投資效率 = 附加價值 ÷ 經營資本

使用人力生產力 = 附加價值 ÷ 用人費

由於生產力與獲利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關聯,且生產力分析所使用的資料很難為公司外面的人員所取得,因此投資者如果重視了獲利能力分析,也就可以對生產力作簡要分析或乾脆略去。

提示:熟用五力分析模型,將大大提高你的財務分析能力。

【文源:財務職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