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朝各代為什麼都要傳國玉璽?

笑笑看圖

各朝各代都要傳國玉璽是個假命題。

一般認為傳國玉璽是秦朝造的,傳到漢朝,因為當時有天命觀念,認為皇權天授,天授的標誌是什麼呢,傳國玉璽就被認為是天授的重要標誌,因此傳國玉璽特別搶手。尤其是漢末三國魏晉時期,大家為了玉璽搶得不亦樂乎。

然而到了宋代這種觀念就受到了挑戰。宋朝前期不怎麼在意這個玉璽的事兒,基本上都是皇帝自己命人造玉璽,別說傳國,連上一個皇帝造的都不想要,自己造自己的。每個人都想些新的話寫在自己的玉璽上。太祖的是“大宋受命之寶”,太宗的是“承天受命之寶”,真宗造的是“皇帝恭膺天命之寶”,仁宗造的是“皇帝欽崇國祀之寶”,英宗即位的時候,大臣勸他別造了,就用他爹的吧,要不然也挺浪費的,英宗不聽,還是自己造了一個。

哲宗登基的時候也是自己造了一個新的玉璽,然而他在位時期,有一個咸陽的農民來獻傳國玉璽,號稱就是那個和氏璧做成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哲宗倒是挺高興的,還準備了一些儀式,讓大臣寫了一些文章歌功頌德。

但是一些知識分子對這個傳國玉璽就很不以為然,劉恕就說:漢代的儒生髮明瞭正統論,認為得到傳國玉璽的人就是正統受命之君,於是亂臣賊子就以這種理論作亂。

所以在劉恕看來,傳國玉璽就沒什麼價值,只是給了亂臣賊子一個藉口。

胡寅也說:如果秦朝實行的是善政,那麼傳國玉璽就沒什麼用。如果秦朝實行的不是善政,那麼玉璽又能有什麼用呢?

所以宋儒已經認為德行重於玉璽,不覺得玉璽有太大價值。

金元時期就更不注重這個東西了,原本就不是很懂那些正統論的概念。只有元成宗即位的時候,為了跟大哥搶位置鬥爭地比較激烈,大臣弄了個傳國玉璽出來,然而該玉璽也並沒有起什麼明顯作用。

到明清時期,雖然還時不時出現傳國玉璽這種東西,但是連皇帝都不太在意了。明朝弘治年間有人來獻玉璽,禮部尚書說:玉璽其實就是個印章,用來證明文書真偽的,這又不是什麼寶物。受命以德不以璽。那些拿到個玉璽就樂不顛,誇示於天下的人都會貽笑千載!他這麼一說,皇帝也不想要玉璽了。這事就這樣不了了之了。之後再有獻玉璽的,基本都是這個下場。


pku小動物

前228年,秦王嬴政統一天下,將那塊著名的和氏璧雕琢為龍魚鳳鳥鈕玉璽,上刻丞相李斯以大篆書寫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因為年代久遠,關於此璽的形態也有不同記載,有一種說法是用陝西藍田白玉雕琢而成的螭虎鈕。這是關於“傳國玉璽”的最早記載。

嬴政期望流傳千秋萬代的大秦基業才到二世就亡了,秦王子嬰跪捧玉璽獻於漢高祖。這時開始,玉璽的交接正式代表了一個國家政權的變更。這就好比古代每朝每代都要論述政權的正統性一樣,在古代玉璽的象徵性意義的確是十分重要的。這枚玉璽在漢朝諸帝間世代相傳。直到兩百多年後,外戚王莽篡漢,逼迫其姑母即皇太后交出傳國璽。太后十分的憤怒,將玉璽投擲到地上,據說傳國玉璽就破了一個角,之後王莽把用金把缺失的一角補齊。

據說王莽被殺後,這枚玉璽就輾轉於那些戰爭中的勝利者手中,一直到了光武帝建立東漢,從此之後又成為東漢歷代皇帝案上之物。一直到漢獻帝的時候,軍閥混戰,群雄爭天下,當時負責掌璽的官員為了避禍,將傳國璽投到宮井中,玉璽從這個時候開始就消失了。

根據陳壽的《三國志》中記載,孫堅進軍洛陽的時候,又在宮中的一口井裡撈出了這枚傳國璽。袁術以孫堅夫人作為人質,得到這枚傳國璽,之後大家又開始爭爭搶搶,最後不得已換給了漢獻帝。而司馬炎稱帝后,傳國玉璽自然而然地歸了晉朝,之後,玉璽隨中原政權更替不斷變換主人,直到隋亡,被蕭太后攜帶遁入突厥,傳國璽再次消失在茫茫歷史中。

唐貞觀年間,李靖率軍討伐突厥,將傳國璽一併帶回。然而這枚玉璽的歷史到了後唐滅亡的時候也接近了尾聲,末帝李從珂懷抱傳國璽登玄武樓自焚,歷史上關於傳國璽的確鑿記載就此完結。

從上面的記述可見,這件玉璽傳世的故事中其實還是疑點重重的,畢竟是公元前的物件,即便是傳到了後唐這一代也要上千年。對這件事看的十分明白的其實是乾隆皇帝。他不僅考證出了當時進獻的玉璽是假的,還認為所謂的秦璽只是一件供人把玩的藝術品而已,無論真偽都無法與當朝的印鑑相提並論。作為人君最重要的是有“德”而非儲寶。只有“德”越重,傳國璽才會顯得越貴重。


國家人文歷史

四個字還用解釋嗎

#發財中國年# 這個算嗎? 91 leewestwood 最近大家都在談論傳國玉璽的事情,和氏璧傳國玉璽絕非大家常規想象只有1.5釐米厚,而是整整有四寸厚,圓三點六寸,秉承先人天圓地方理念製成,上圓下方,古人以蒼璧禮天黃琮禮地,李斯製作傳國玉璽發揮了極高的聰明才智,將二者結合在一起,充分體現皇權的來歷和作用,就是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秦璧樣式可參閱2017年5月陝西鳳翔出土未製成玉璧,不可用現代的思維方式推斷先人的智慧,應站在古人當時人文,經濟,社會環境等因素考慮,應該可以大致還原傳國玉璽原貌。另外根據以上殘璧情況,本人以為,現有成語半壁江山可以改為半璧江山了,史書中記載,自後唐得天下者手中無傳國玉璽的,稱為白板江山,相反手中有信物的稱為半璧江山,即手中只有半塊玉璧之意。歡迎大家與我進一步探討。可惜我只有一半,尋另一半,求傳播。





三亖堂

傳國玉璽意味著一種威嚴和吉祥。對皇帝來說,那是一種天然的魔力,難以拒絕。

首先大家都知道傳國玉璽上面會刻上一些文字,上面會寫上君權神授,君權天授,這樣的話來,皇上把它拿出來,一蓋那明顯的就氣勢出來了。而且皇帝呢,他要的就是這種氣勢,要的就是這種感覺,要的就是這種心理的暗示,這種暗示的作用,對他加強統治,威瑟權臣對付百姓,那都是一種精神武器。


其次,傳國玉璽,那都是從祖宗那裡傳過來,慢慢的就形成了一種傳統,這種傳統,對皇帝來說是認為一種好的傳統,一種好的傳統,那他就不好輕易的打破,比如說當爺爺的,搞過一個傳國玉璽,兒子當上皇帝后也想搞,到了孫子輩,就想搞自己的,畢竟爹的傳國玉璽和自己的他是不一樣的,感覺也是不同的。而且大家都有傳統,憑啥到我這個地方就打破了呢。

第三,傳國玉璽雕刻得也很有藝術性,拿出來,在家裡觀賞,那都是一種爽心悅目,對皇帝來說,既能夠有美的感受,又有當皇帝的那種權力的快感,兩相結合,那就形成了欲罷不能。

總之,傳國玉璽,他既有精神的文化的傳統的傳承的各方面的需要,那麼各位皇帝也不會輕易的就打破這一不成文的習俗和規則。

所以到現在歷史上傳下來的各種傳國玉璽,那就成了一種文化的符號和歷史的記憶,也蠻好的。


文心採露苑

傳國玉璽大家都很熟悉,就是皇帝的印章,古人一般都是有印章的,"璽"是印章最早的名稱,秦以前,無論官,私印都稱"璽"。但是秦統一後,是皇帝專用的印章,稱玉璽、傳國璽、傳國玉璽。按照《說文解字》的解釋:璽,皇帝之印也。主土。從穴,爾聲。籀文從玉。也是同樣的意思。

從材質上講,皇帝獨稱"璽",其材料用玉,臣民只稱"印",且不能用玉。漢代基本沿襲秦制,但制度已略放寬,也有諸侯王、王太后稱為"璽"的,也成為印璽。據蔡邕《獨斷》中記載:"天子璽以玉螭虎紐。古者尊卑共之…… 秦以來,天子獨以印稱璽,又獨以玉,群臣莫敢用也。"也就是說除了皇帝是沒人敢用玉璽的,否則在多人頭也不夠啊!

玉璽出自於《史記·秦始皇本紀》:"令子嬰齋,當廟見,受玉璽。"這裡採用來表示權力交接的象徵,在古代有玉璽者才被為正統的繼承者,所以奪了權就要奪玉璽。

相傳最早的傳國玉璽為秦始皇時代所刻制的,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神授、正統合法"之信物,為國之重器。後來傳至東漢末年,宦官專權。靈帝熹平六年,袁紹入宮誅殺宦官,段珪攜帝出逃,玉璽失蹤。後來又幾經易手,傳至後唐末代皇帝后,再度失蹤無蹤跡,後來相傳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破汴梁,徽欽二帝被掠,"傳國璽"被大金國掠走,其後便銷聲匿跡。從此就再沒找回過,不知道哪裡去了。

那麼,這枚傳國玉璽失蹤了,後來的皇帝沒有玉璽怎麼辦呢?也是有過可玉璽的先例的。比如晉朝廷自刻印、西燕慕容永刻璽、姚秦玉璽等。到南朝梁武帝時,降將侯景反叛,劫得傳國玉璽。不久侯景敗死,叛亂被平定。但侯景任命的侍中兼平原太守趙思賢卻趁亂拿著玉璽潛逃到了廣陵,被一個叫郭元建的人搶走了玉璽。郭將玉璽獻給了北齊的行臺辛術,辛術再轉獻給北齊朝廷。傳國玉璽遂為割據黃河中下游的北齊高氏所有。後來南陳取代了南梁,但是沒有傳國玉璽,就自己刻一個玉璽。於是玉璽越刻越多,每個割據政權都宣稱玉璽在自己手中,自己才是真命天子。建德六年年正月,北周武帝宇文邕滅亡北齊。傳國玉璽進入北周。四年後,楊堅代周建隋,開皇九年,大隋滅陳後,重新統一全國。那些私刻的"傳國玉璽"也就統統被大隋政府沒收了。

根據玉璽的命運在正史《遼史》中記載:"傳國寶,秦始皇作,用藍玉,螭紐,六面,其正文"受命於天,既壽永昌",魚鳥篆,子嬰以上漢高祖。王莽篡漢,平皇后投璽殿階,螭角微玷。獻帝失之,孫堅得於井中,傳至孫權,以歸於魏。魏文帝隸刻肩際曰"大魏受漢傳國之寶"。唐更名"受命寶"。晉亡歸遼。自三國以來,僭偽諸國往往模擬私制,歷代府庫所藏不一,莫辨真偽。聖宗開泰十年,馳驛取石晉所上玉璽於中京。興宗重熙七年,以《有傳國寶者為正統賦》試進士。天祚保大二年,遺傳國璽於桑乾河。這就是玉璽的結局了。

關於玉璽的尺寸問題,從秦漢的一寸二到四寸不等,唐朝的二寸到四寸不等,直到明、清的方二寸九到五寸九不等,最大者有宋朝"寶命寶""範圍天地,幽贊神明,保合太和,萬壽天皇"的"定命寶"印面竟有九寸,而明朝建文帝的"天命明德、表正萬方、精一執中、永宙永昌","凝命神寶"印面卻是一尺六寸九分見方,可謂是碩大無比。

最早的玉璽是比較小的,宋代以來因為沒有真正的傳國玉璽,所以刻了比較大的玉璽,明朝就更加誇張了,所以大家在電視劇中看到的玉璽都是很大的,明清的是比較大,但秦漢的就不大了。

雖然傳國玉璽找不到了,但是宋以後就開始對傳國玉璽的淡化,也就是說誰掌握天下才是重要的!


樸易堂國學易學文化

玉璽 俗話就是公章。我們都能見識到公章的威力跟霸道!公章代表的就是權力的傲慢!更何況皇帝的公章,那更加了不得。

傳國玉璽應該是古代的寶物中最珍貴的了,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秦破趙, 得和氏璧。後來秦始皇統一了六國,命李斯鳥篆書(越國一種文字),仿成龍、 鳥、魚、蛇形狀“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令咸陽玉工王孫壽將藍田玉精研 細磨,雕琢為璽,傳國玉璽乃成。

據傳,秦王政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乘龍舟過洞庭湖,風浪驟起,龍舟將 傾,秦始皇慌忙將傳國玉璽拋入湖中,祈求神靈鎮浪。玉璽由此失落。

附圖就是天王的玉璽


泓林一木一說

封建社會無論西方東方懂講究個“君權神授”。

比如西洋的國王、皇帝只有教皇加冕的才算數,代表的是上帝的任命。只有這樣,才算是正式的,而不是野雞的。而且這樣做了後,大臣們篡位也沒了依據,即使大臣能簒權,但卻無法篡位,因為上帝的旨意大臣不能推翻。所以,西洋的王國、帝國往往能享國數百年甚至上千年。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拿破崙。

拿破崙本來只是一個將軍,後來通過政變成了法國的執政。後來他想稱帝,就和教皇做了個交易,讓教皇加冕自己為皇帝。這樣,他就鞏固了自己的地位。即使後來他被多國聯軍擊敗流放,他的皇帝的尊號還是沒有被剝奪,因為只有上帝能這樣做。而波旁王朝也不能說他是篡位者。


而在中國,皇帝們也要為自己的統治尋找依據,所以皇帝稱“天子”、龍,這些都是要向天下宣示自己統治的合法性。

中國古代又是一個王朝更替十分平凡的國家,皇帝們要求臣子們做忠臣,可是自家的皇位卻都是反叛前朝得來的,這就是一個矛盾。

為此,說法就是“天命”,前朝失德,所以新朝起而“革 命”,天命轉移,天命歸於新朝。

也正因此,需要一些儀式性的東西,傳國玉璽就是一個重要象徵。

最有名的傳國玉璽是秦始皇用和氏璧做的那個,上面寫的是“受命於天”,這代表的是正統天命。所以,新朝建立的時候一定要得到它,只有這樣才從形式上完成了天命轉移。


故紙匯

傳國玉璽為秦以後歷代帝王相傳之印璽,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鐫。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神授、正統合法”之信物。嗣後,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得之則象徵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由此便促使欲謀大寶之輩你爭我奪.


不瞎囉囉

古代臣民多麼希望帝王有德有才有為,幫助他們過上好日子,卞和是第一個敢勸大領導佩戴玉的人,秦老闆最終拿下閩越國與福州後,又得到不少東西,才感悟到那八個大字,……玩笑之說、玩笑之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