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蒙古博物院有很多黃金文物,時期同春秋戰國,而中國其他地區基本沒有這一時期的黃金文物出現是什麼原因?


文物小奇談:內蒙古出土2000年前的黃金文物?匈奴文明才是正解!

我自2018年2月份始,接了設計匈奴文化博物館的策劃和設計,用2個月時間通讀了《史記》《漢書》《後漢書》《匈奴史》等專著,先後查閱了200多篇考古報告和論文,可以毫不猶豫的告訴你,草原上出土的約在春秋至東漢的幾乎所有黃金文物,基本上都出自匈奴貴族墓。

在當時,山西北部的大同、代州、雁門關經常遭受匈奴的蹂躪,再往北的內蒙古草原、新疆地區、外蒙的諾顏山等基本都是匈奴勢力控制,時長約300年,稱雄草原。

匈奴人文化不太發達,出土的文物中包括最好的莫過於黃金器和青銅器,除此之外的大量鐵器、絲織品基本都氧化了,而像磚雕、石刻等藝術他們又不喜歡,所有你今天去內蒙古博物院、昭君博物院等地,能看到的都是上兩類文物居多。

喜歡就留言、關注、轉發,有不同意見也歡迎留言給我一起探討

亦文亦物,行程數萬,撰文百萬,一分鐘簡單幹脆,解讀古建築的精彩


亦文亦物

黃金文物容易保存,也不容易保存。

容易保存是因為黃金的天然的穩定性。可以長時間保存穩定的形態。這是黃金文物可以流傳的原因。

黃金不容易保存呢,是因為黃金是高價值金屬,是流通貨幣。很多情況下,古代的黃金文物都被一代一代的給熔掉了,當成貨幣了。

至於中原的比較少,只是相對較少。因為中原地區人煙稠密,埋在地底下的大多都被盜了,然後就一代一代的被熔掉了。留下的墓葬實在是太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