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革命之前法国发生了什么?

旧制度与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开创了新政体的纪元,不但使法国改换了政权,而且变革了整个欧洲的旧制度。在革命前,欧洲和法国中古时代的社会形态依然存在。国土被分割成了许多封建小国,封建小国间的封建主互相兼并和攻击。庄园地主和城堡贵族在社会上建立起了一个无法无天的特权局面。工业受制于行会监督,农业屈服于封建领主和僧侣的什一税压迫之下。

法国的君主专制是对分散的封建制度的一次变革,在最早的几个朝代,王位都是选举的,国民还充分的享受主权,国王仅仅是一个军事首领。后来,封建制度使国王日益脱离民众,国家机关出现了异化,政治开始变成少数权贵的专门领域。国王依靠军事权力,联合贵族一起剥夺了平民的政治权利,然后国王又剥夺了贵族的权利。权力由大多数人转到少数人手中,又由少数人转到一个人手中。贵族虽然还保留着爵位,但已经失去了权力。王位变成世袭的,王权则毫无限制,整个特权现象达到了顶峰。

在路易十四时代,经过投石党之乱后,国王最终摧毁了

分散的封建制,建立起专制的帝国制。法国国王通过入侵封建主的领地,征服封臣,取消诸侯会议,接管领主裁判所,最终将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全部统一于一身。在这个时期,是旧制度特权发展到顶峰的时期。国王享受最大的特权,国王可以用“密札”的方式随意监禁或流放任何人,可以用“充公”的办法处置任何财产,可以用“捐税”的手段征收任何人的收入。国王是最大的私有者,也是最大的特权者。在国王之下,还分布着许多贵族集团和僧侣集团,这些集团也拥有超出平民之上的特权。他们可以享受免税的优惠,可以靠爵位来实行表决权,他们的特权只要不跟王权冲突,就可以为所欲为。

大革命之前法国发生了什么?

“太阳王”路易十四

正如分散的反面是集权,而专制的反面又是民主。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直接摧毁了这一切特权,把整个社会置于平等之下。革命试图建立一个公道的并合乎时代精神的社会秩序,革命用法律代替专横,用平等代替特权。革命期间,内部的反抗反而导致人民大众的最高主权,外来的侵略又造成了军事统治。无论革命输出的是一个怎样的成果,革命的直接目的还是达到了——摧毁旧制度!

革命的阶级力量

封建帝国制下的法国分为三个阶级,并且在阶级中还存在许多阶层。

国王和宫廷超出三级之上,是最高的等级。下面第一级是僧侣,僧侣分为两个阶层,一个是收入丰厚的大主教和大修道院长,一个是穷苦的布道传教士,后者常常跟第三等级联系在一起;第二级是贵族,贵族分为寄生性最强的宫廷贵族、暴发起来的穿袍贵族和对农村进行压迫的地主贵族。最后一个阶级是指除了权贵特权阶级之外的所有

平民阶级,他们既受宫廷压榨,又受贵族欺凌,在他们之间按各自的利益分为许多行会。他们仅仅占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靠着这点土地,不仅要向领主缴纳地租,还要向教会缴纳什一税和向国王缴纳赋税。

除了第三等级之外,其他的权贵阶级都是不从事生产劳动的寄生阶级。这种寄生阶级是从社会的各阶级中分化出来成为统治阶级的,他们利用国家机器对其他各阶级进行压迫。在早期时候,统治阶级可以为所欲为的满足自己的贪欲,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第三等级的壮大,权贵们寄生性开始变得越发不合时宜了。

路易十四是最后一个蛮横的专制国王,虽然他凭借无限强大的权力,在国内残酷的镇压异见人士,不准任何人反对它,只许人们拥护他、效法他。但是,专制主义在取得了短暂的胜利同时也耗尽了所有的力量,等待它的必然是进步的反扑和正义的清算。在路易十四的专制时代,有才干的人都死了,工业外迁,钱财外流,法国的创伤只是被掩盖在桂冠之下。

专制政府都喜欢听颂歌,它们本想鼓励人们歌功颂德,结果却为人们提出指责准备了条件

。因为,为了要人说些对自己有利的话而引人思考,而后却又不许人思考对自己不利的东西,这是办不到的。等到颂歌唱完之后,人们就要开始辩论是非了。因此,在路易十四时代落下帷幕之后,路易十五时代就出现了启蒙运动,思想家们针对社会的弊端进行了研究和思考,阐述了时代的需要,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舆论风潮。

当革命的一切条件都已经成熟之后,最终等待的就是那条触发革命的导火线了。

路易十六政府改革的失败

路易十六于1774年5月11日登基,成为封建法国最后的国王。在他的新政府成立之前,法国已经饱受财政问题的苦恼,权贵们对经济的寄生性导致他们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无论是弗勒里的修修补补财政部还是泰雷的破产财政部都没有使财政得到恢复。

在这种背景下,路易十六任命优柔寡断并且年老的莫尔帕为首相。莫尔帕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不让后台有势力的人物进入内阁,于是先后启用

杜尔果、马尔泽布内克尔来进行改革。

马尔泽布主张给每个人应有的权利,取消拷打逼供、国王的密札和新闻检查等做法,他是当时思想开明的贵族之一。杜尔果则更为激进,他试图实行一套更为广泛的计划,他希望能够取消一切特权,免除农民的徭役,取消省界壁垒和贸易的内地关卡,想通过省议会的途径,使国民逐渐参加政治生活——总之,他想通过改革来实现大革命所期望实现的事情。

但是杜尔果由于激进的主张,遭到保守派的激烈反对,莫尔帕更是对他的权势日增而感到威胁和不安。最终杜尔果的财政总监职位被克吕尼所替代,克吕尼上任半年后,又被内克尔所替代。

内克尔是法国大革命早期的英雄人物,他设想的改革方案要比杜尔果的范围小些,但他的做法比较稳健和缓。他是一个典型的调和派人物,希望能够通过利用宫廷要钱的机会为人民争取一些自由。他主张紧缩开支,量出为入;在平时靠税收来供给开支,在财政紧急的时候可以发行公债。发行公债需要有信用,这就促使行政的公开;课税需要国民同意,这就要求国民能够分享政权。

公民们通过内克尔的方案,可以以购买公债和缴纳赋税为代价取得参政的权利。

可惜内克尔匡救时弊的主张最终没有被采纳,任职不久之后他就屡次被权贵攻击,最终选择了引退。此时,莫尔帕也死了。王后接替了首相的位置,成为国王的左右手。她在人事方面进行了改变,宫廷大臣取代平民出身的大臣成为内阁的主要成员,改革的势头随之消失,革命的种子开始孕育。

大革命之前法国发生了什么?

路易十六夫妇

1789年,王后任命卡隆为新的财政总监,卡隆的政策与内克尔完全相反,他主张阔绰。为了使自己不像内克尔那样被权贵搞垮,卡隆极力讨好权贵,希望靠这些人来维持自己的地位。他通过各种津贴来博取大领主们的拥戴,欺骗资本家,到了和平时期还大肆发行公债。在短短的几年内政府发行的公债高达16.46亿,而且每年都有1.4亿的财政赤字,在不堪重负的财政问题下,卡隆最终倒台了。

新一任财政大臣是卡隆的政敌布里安,布里安面对的是一个完全无路可走的局面。再继续卡隆的挥霍是不可能的,想倒回内克尔的简政也已不是时候,节省开支的药方已经不灵了。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只有三个办法,一是牺牲权贵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这个阻力太大,无法实现;二是再次举债,可是由于卡隆已经把政府的信用搞光了,这个方法不能再用;三就是征税,这个计划立即遭到高等法院的反对,但是布里安还是选择了这条道路,并且与高等法院展开了斗争。他通过流放高等法院成员的方式,试图用暴力去恢复政府的信用,结果不仅没有解决

财政的困难,而且引起了政权的困难

布里安非但没有帮宫廷弄到钱,而且还把财政困难搞大了。他决定放手一搏,向国王上书请求迅速恢复三级会议,这一个决定直接为大革命埋下了地雷。布里安激起了全国的愤怒,损害了政府的威信,当三级会议成为国王增加赋税弄到钱的最后手段时,一切的矛盾都即将被激化。

路易十六政府的改革没有奏效,当他在节约开支方面依靠宫廷、在税收方面依靠高等法院、在发行公债方面依靠资本家的希望全都落空后,他只好寻找新的纳税人——向权贵求援。他要求贵族和僧侣参与国事,可是全都遭到了拒绝,最终他向国民发出呼吁,至此三级会议的重开变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三级会议只不过是把即将到来的革命公布于世而已。

大革命之前法国发生了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