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压力大 向父母出柜太难 这对中国姑娘选择了新西兰

AUT大学副教授Sharyn Davies反映说,来自印度尼西亚及其周边邻国的LGBT(女同性恋者、男同性恋者、双性恋者与跨性别者)“难民新类别”正在黯然升起。

社会压力大 向父母出柜太难 这对中国姑娘选择了新西兰

一位研究人员称,因为当地的恐同态度恶化,同性恋男性和女性正在逃离亚洲,许多都前来新西兰寻求庇护。

AUT大学副教授Sharyn Davies曾在亚洲研究性别和性问题,他反映称,来自印度尼西亚及其周边邻国的LGBT(女同性恋者、男同性恋者、双性恋者与跨性别者)“难民新类别”正在黯然升起。

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同性恋男子Jufrie(化名)因为其伴侣在泗水被捕,于今年1月飞来新西兰。

来自中国的一对年轻情侣——同为25岁的Mo和Shao都离开了中国到达新西兰,她们梦想着在这里结婚生日,获得与异性夫妇相同的合法权利,这一切在中国都是不可能的。

《先驱报》记者还见了2014年从新加坡来到奥克兰结婚的一对女同性恋夫妇。她们曾两次回到这里生育,因为新加坡并不承认同性婚姻。

在新加坡,男子之间发生性行为是非法的,因为该国法律规定,任何男子如果与其他男性发生严重有伤风化的行为,将被处以两年以下徒刑。

Davis说:“在新西兰,我们有反歧视的法律,我们允许同性婚姻,所以这里就仿佛圣地一般,像天堂一样。”

去年在印度尼西亚,两名年龄分别为20岁和23岁的男同性恋者在亚齐被判刑并公开鞭打。同年5月在印尼首都雅加达,141名男子因参加同性恋性行为派对而被捕。一名警察袭击了一处受同性恋男子欢迎的桑拿房,逮捕了51人。

Davis反映说,自2016年1月起,印度尼西亚的情况变得非常糟糕,该国的LGBT人群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敌意,当地的警察甚至私人保安人员都会突然搜查私人住宅。

“通常他们都打着宗教的幌子,尤其是伊斯兰教,但伊斯兰教实际上只是他们为”合法“推动自己的私人政治议程而放出的‘稻草人’,”Davis说,“政治家常常恐同,而他们恐同的公开表达方式就是通过逮捕并给LGBT群体定罪。”

如今,印尼的LGBT人群不得不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对他/她们的同性恋关系保密。


Jufrie的故事

Jufrie回忆起在印尼的经历说,他的男友在家中被捕,当晚,他们家突然遭到“宗教保安人员”夜间搜查。

“大约凌晨2点到3点,那些人来了,开始猛撞房子的门,”Jufrie讲述说,“我的男友在门后放了一个书架,想把他们堵住。也正是因为他在堵门,我才能设法从厕所的窗户逃出去。”

之后,根据《色请法》,Jufrie的男友被起诉并被监禁。Jufrie则因为担心自己的家人成为原教旨主义穆斯林团体的目标,逃到了新西兰。

“我的梦想是,有一天我的男友也可以逃到新西兰,我们可以在这里合法结婚并快乐地生活,”Jufrie说。


Mo和Shao的故事

结婚也在Mo和Shao的计划之中,她们两人现在分别持有新西兰工作和学生签证。

2012年,Mo作为一名国际学生,从中国山西省来到奥克兰读书。

2015年,她在中国的一个女同性恋APP上认识了来自广东的Shao。

两人回到中国,但发现不可能在中国定居。她们都没有向父母宣布出柜,因为她们害怕家人会让她们断绝关系。

“在中国,身为一个女同性恋者是一种耻辱,我们面临着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强大压力,”Mo说,“我们发现不可能在那定居,我们唯一可以在一起的地方就是在新西兰。”

Mo补充说:“我们希望拿到居留签证并留在这里,我们的梦想是,有一天我们在中国的家庭也可以接受我们的身份。”

同性恋权利受新西兰《人权法》保护,自2013年以来,新西兰已允许同性伴侣结婚。

自2013年法律修改后,海外同性伴侣占新西兰同性结婚人数的近一半。在这四年里,有1785对海外同性伴侣在新西兰结婚。

同性婚姻的数量也从2013年的354对上升至去年的960对,其中包括147对海外同性夫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