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底下跑來一隻小黑狗,半年後,我學重新思考怎麼做人!

樓底下跑來一隻小黑狗,半年後,我學重新思考怎麼做人!

樓底下跑來一隻小黑狗,半年後,我學重新思考怎麼做人!

幾乎每個人都見過流浪狗,無論是在髒亂的街道上抑或是明淨的公園裡,都會出現它們的身影。少部分較幸運的流浪汪星人能被好心人或是相關組織收留,過上穩定安全的生活。可是大部分的流浪汪星人就只能隨處而棲,還要躲避商販的追捕,整日擔驚受怕。

樓底下跑來一隻小黑狗,半年後,我學重新思考怎麼做人!

面對這些可憐的流浪汪星人,我們或許都曾為它們停下腳步以給它們撫慰,或是把手中的食物送給它們。而這些小生命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會主動去親近你,搖尾巴表示好感。可是在小編的身邊就有一隻特殊的流浪汪星人,從它的坎坷生活歷程中,我也明白了些許人生的哲理。

樓底下跑來一隻小黑狗,半年後,我學重新思考怎麼做人!

初相見——

也不知是在什麼時候,小編樓下的院子裡來了一隻黑色毛髮的小流浪狗,瘦骨嶙峋,是一隻不知名的土狗。由於營養不良,它的牙齒暴露在外,額頭也高低不平,再加之體型瘦小,長相怪異的它誰看了都心疼。起初,有好心人給它食物,可它總是躲得遠遠的,寧願去翻比它高很多的垃圾桶,或是去臭水溝喝髒水,它也不願接受別人的“施捨”,甚至都從不靠近對它表現出友好的人們。

樓底下跑來一隻小黑狗,半年後,我學重新思考怎麼做人!

漸熟絡——

後來,我漸漸注意到:等給它食物的好心人走後,它開始謹慎地查看四周,然後悄咪咪地走到食物跟前,嗅一嗅食物的味道,再小心地嘗一嘗。或許食物的味道還不錯,它開始狼吞虎嚥,享受著眼前的食物。從這之後,它開始親近給它食物的好心人。看見有人手裡拿著東西向它走近就趕忙迎上去,搖頭擺尾地坐在好心人身邊。有時候,它甚至還會迫不及待地立起身子來“搶奪”好心人手裡的食物。

樓底下跑來一隻小黑狗,半年後,我學重新思考怎麼做人!

小黑子——

半年多時間以來,在好心人的照料下,這隻汪星人的毛髮也變得油亮起來,精神狀態越來越好,還有了個自己的名字——“黑子”。如今,黑子只需要在人多的時候走到人們跟前,就能得到飽餐。有時候還會有好心人把食物送到黑子的“根據地”。流浪汪星人“黑子”的性格從高冷與獨立變得活潑、依賴好心人的照顧,似乎它的生活也更加容易起來。

樓底下跑來一隻小黑狗,半年後,我學重新思考怎麼做人!

但是這一轉變,究竟是好還是壞呢?有人會認為這是一種對生活的妥協:弱小的黑子不能在流浪生活中靠自己去滿足自己的溫飽需求,就只能放下“尊嚴”,接受別人的施捨,以求得飽腹。它妥協於自己的弱小,妥協於命運,更是妥協給了生活。但小編卻覺得,黑子的轉變何嘗不是一種生存的智慧呢?在起初的獨立中,黑子漸漸發現自己太過弱小,憑自己難以生存下去。之後它便嘗試著放下自己的架子,去接受人們的幫助。黑子現在穩定的生活也證明了它的選擇是對的。有時候,敢於去承認自己的不足,是一種生活的智慧。仰起頭雖能看見藍天白雲、浩瀚星辰,但只要你嘗試著低下頭,你看見的,就還有草木江河、風景無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