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以前从农村顶父母亲职位上班的人,现在都混得怎么样了?

山人的生活感悟


因为在国企工作过,我对这些人有一定的了解。现在,他们大都是五十来岁,有的已经从企业退休。客观的说,绝大部分生活的不是很好,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而已。

父亲或母亲有正式工作,孩子是农村户口,可以选择一个孩子顶替父亲或母亲的工作,户口农转非,父母提前退休,按当时的说法叫“接班”。这是八十年代国家对有正式工作但家属和孩子都在农村的职工的一项福利政策。集中解决了一大批,到八十年代后期基本就停止了。

我九十年代初进入国企,公司里有很多这样的职工,他们都是八六年统一办理的接班人员。我进车间实习的时候,很多工友都是接班来的。其中一个混的很熟的哥们,比我岁数还小,竟然已经是上班六七年的老员工了。他是家中的老大,八六年的时候才13岁,因为机会千载难逢,年龄虚报了几岁才得以进厂。他们都很朴实,我与其中好几个成了一辈子的朋友。

弹指一挥间,他们都工作三十多年了。这三十年里,国企也经历了辉煌和没落。他们的命运也随着数企业的命运跌宕起伏。因为一辈子在国企做车间工人,文化不高,也没什么技术,除个别能折腾的混的不错外,大部分都是普普通通老实巴交的产业工人,挣着微薄的薪水,过着惨淡的日子。

这些年,国企经营形势不大好,搞了几次减员增效,工龄达35年或年龄到50周岁,就提前内退,内退工资一千多元。因是国营厂职工,当年计划生育是高压线,所以结婚和生孩子普遍较晚。他们的孩子大都没有成家,甚至有的还在上学。这么点内退工资,日子就很难过了。不得不继续拼命挣钱,有上班打工的,也有摆摊设点的,还有没日没夜跑出租的,大都生活的很辛苦。

这就是他们的真实生活,出人头地的凤毛麟角,很多都是国企长河中的一朵微小的浪花,既没有名字,也没有灿烂,就随着国企的落寞而湮灭了。

你怎么认为呢?欢迎大家交流。

阅后如果喜欢,请不要忘记添加关注哟😄欢迎大家关注、点赞、交流、评论、收藏、转发,谢谢😜



管理那点事


我是1988年8月参加工作到洛轴的,是当时的劳动局贴招工启事考试进的厂,进厂后才发现,有很多人是从农村顶父母亲职上班的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干活,也特别能赚钱,我记得那时候厂里推行计件工资制,干的越多赚工资越多,1989年某个月,我最少一个月工资拿到188元,是笔巨款了,可是那些从农村顶父母亲职上班的人,比我厉害多了,月月都能拿到400元多工资。

要知道那时候的牛肉汤才0.2元,一碗馄饨才0.18元,一碗烩面才0.7元,400元工资能吃半年饭没问题。这些从从农村顶父母亲职上班的人,特别能干活,年年都能评为先进生产者,厂里发的奖品是杯子等等。

终于从农村成为城市人,那些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从农村顶父母亲职上班的人,男的或者女的大多数住在职工宿舍,俗成“男单身”、“女单身”,然后大家再找一个同样从农村顶父母亲职上班的人,就成为“双职工”,可以申请一室一厅的“鸳鸯楼”,终于在城市扎下跟来。有的干的好的又技术好的,被提拔为带班生产的副班长。

我见过一个从农村顶父母亲职上班的人,和我一个车间,干到了机械工业部劳动模范!

进入九十年代后期,国有大厂纷纷没落,产能严重降低,有的从农村顶父母亲职上班的人下岗了,有的被分流到物业上,打扫卫生、看大门,一个月只赚1500元左右。因为还不到退休年龄,在岗位苦熬着等退休,日子很难过的!


老胡写实


80年代能有个“铁饭碗”可是了不起的事。令多少人神往和羡慕,能跟他们沾亲带故,那都是身份和荣耀的象征。做为农村人想要跳出“农门”,除非考上百里挑五、六个的中专或大学,再就是顶替父母职业去上班。身边倒几位时代的“幸运儿”,他们人生之路各有千秋。

姓孙的同学,高考落榜后没有考上县民办教师培训班,可她父亲是中学会计,竟然“病退”了。其实是她父亲为了女儿“破格”被民教班录取。可惜女儿是85年3月进校的,不用说是说最后还是被“政策清退”了,欣喜的是,也许因为当初的身份和职业吧,嫁给了一个公办教师,如今也算是民教同行活得最好的。

连民办教师也能顶替,我的小学老师,他本是70年当上民办教师的,到85年了还是没有“民转公”,这位张老师经组织同意,他回家了,让他儿子顶替他当了民办教师,因为他儿子是85年9月任教的,教龄得从头算,更想不到的,他又是“政策界定”外的,不用说,还是被清退离岗了,他从打工做起,十年前承包了乡邮电所,如今又添了邮政快递的业务,生意红红火火,生活有滋有味。

教师如此,国企职工也一样。文友黄,本是顶替父亲到县机械加工厂的。好在他是城镇户口,90年代后期下岗后,他每月都能领到200多元的下岗生活补助费,可家中老少一大家子,他竟然从事了业余报道,一篇稿件1元,他都会欣喜若狂。熬了数十年,他创办了婚庆公司,还在当他的“记者”,又当司仪、摄像,眼下“名”利双收。

做为同样国企的顶替者,下岗职工,我的同学朱来说,也就太不幸了。他在供销社上班,那个时候,供销社生意如火,他还当上了乡级供销社的主任。可还是下岗了,他从此走向了打工之路。打工,那毕竟是在讨生活。多少年过去了,还是没有“建树”,因为一年也就过年回趟家,地里的活,抚养、教育孩子的事,还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全扔给了妻子。去年妻子竟和他选择了离婚,并带走了女儿。如今,和他相依为命的儿子,都30多了,还没有成家,父子两人各奔东西仍在靠打工生活着。


提神只为自己


1987年2月初中毕业在家务农的他,接父亲的班从偏远的农村来到了国营企业子弟学校当上了一名门卫工。年仅18岁的他一夜之间端上了铁饭碗,这对于农村娃来说喜悦之情,不亚于那些手捧大学录取通知书的莘莘学子。

但是他的欣喜之情,很快就被随之而来的单调枯燥的现实冲淡了,整个学校只有他是一名工人(之前是他的父亲看门),整天坐在校门口看看门拉拉铃,心里感觉到很不是滋味。年纪轻轻的拉个铃能有什么出息?再看看周围的学校、企业,守门的都或老或残,一时间,他有些心灰意冷没精打采少言寡语。

山区小镇的学校,因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当地经济很不发达,学校很难留住人,十年间,有30多名老师从这里调到了大中城市,面对教师缺员该校又先后聘请了30多名临时代课教师。作为年轻的门卫工,慢慢地他心里便有了当一名老师的梦想,第三年正好学校和企业联合开办了一个高中补习班(周末和假期),他也报名参加了。

年轻的他经过两年的学习,顺利地领取了他盼望已久的高中毕业证书。这时候在他的心里,又萌生了一个大学梦。有人听说他想考大学,就讽刺说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后来,学校领导看他比较热爱学习体育水平也不错,就安排他当了一名小学体育老师,正式开始了他以工代教的教师生涯,为此学校专门请了一名门卫工。

后来他就刻苦认真地跟着有经验的体育老师学业务。这一年,他幸运的考取了某师范学院的体育专科函授班,三年之后,终于获得了大专文凭,这样,他就具备了“工转干”的文凭资格。再后来在上级部门“以工转干”的考核中,他顺利地通过了考核,成为了一名有正式编制的小学体育教师。

现在已年过半百的他,早就是一名优秀的小学高级职称的体育教师了。


山人的生活感悟


我先生有个邻居,三十多前顶替他父亲去了上海,后来听说是一家国营窑厂,烧砖头的。那时候邻居跟我先生差不多大,才上初中,他还有哥哥和弟弟。因为顶职是跳农门,他的哥哥弟弟嫉妒不已。没办法,名额只有一个。为了表示公平,爸爸妈妈说好了老家财产不给顶职的老二 。

不几年,窑厂改制,老二下岗了,但户口在外地,只能就地换工作,换了一个又一个,一个厂跳到另一个厂,越跳收入越比不上在老家的哥哥弟弟,他们一个开皮鞋厂,一个大学毕业去了银行。老二五十多岁就早早退休,拿可怜的退休金,被城里的老婆孩子看不起。

今年村庄拆迁,老二妈妈也有房子,老二回来争财产 ,与老大儿子打得头破血流,最后村里帮助解决,拿了100万回到城里去,心满意足。而他的哥哥弟弟,每家通过拆迁获得至少300多万,另外还有房子车子财产无数。

这就是所谓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生变数太大,有些看似很好的去路,未必永远就好,比如如今的公务员,年轻人个个挤破头,说不定将来很潦倒。


扬州微笑的草


大概是1981年吧,我爷爷从芜湖汽车发动机厂退休,当时家里就为要不要让我去顶职的事纠结了一阵子。说实话,自从1977恢复高考制度,由于当时的信息闭塞,乡下人还不知道有考大学这一说,除非家中有正在读高中的人家才有可能知道。但是,那个时候我们整个村子里还没有人读到高中。再加上以前家庭成分不好,邻村就有一位长我几岁的女生因为家庭成分不好考上高中不让上的,考大学好象根本也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当听说有顶职一说的时候,估计我爸妈当时确实是纠结了一阵,因为那样就可以跳农门了,吃上国家饭。我的爷爷奶奶就生了我爸一个,而我也是孙辈中年龄最大的,若说要顶职,我是唯一可选的人选,尽管那时候我才初二,十五岁。可能也正是因为我年龄小,一个人要去外地爸妈实在是不放心,最终他们放弃了这个机会。而我后来也凭着自己的能力顺利考上大学。

现在回过头来再想想,当时我若去了,可能就是一初中生在企业里干一辈子,没有多少文化,也不会有多好的岗位,估计在当地找个人结婚成家,成了安徽人,一辈子就留在那里了,现在大概也不会在这里做悟空问答或者写头条号。

人生就是这么阴差阳错的事情,不过我还是感谢我父母当时的明智,那时那会儿他们也未必就知道我将来能上大学,但是,因为他们的爱心和不舍,我没有去。

我大学毕业分到企业工作的时候,确实也在单位里认识很多顶父母职的同事。当时单位还严格区分国企、集体和街道办的企业等多种。我们单位并购了一个分厂当时的体制就属于集体所有制,同年分来的一位哈工大的男生因为跟那个分厂的专业相关,落户在那边,享受的待遇也跟我们不一样,后来他干了一年就离开了。

当然,那时候因为大学毕业生少,顶替父母到国企上班的,有些人本身拥有高中学历,个人如果又比较灵活比较努力,单位有意培养他,再送他去读个电大、职大、夜大之类的当时被称为五大生,拿个大专文凭,在单位也混得不错,那些人基本上比我工作还要早几年。现在也早已到了退休的年纪。只能说那是一个时代的产物。


苏小妮


八十年代在农村那会,阿毛因为人才差,沒有姑娘看得上他,连相亲的机会都没有,就在我们都认为阿毛要打一世光棍的时候,阿毛的父亲在玻璃厂退休了,阿毛得以抵职的机会进玻璃厂当了工人。

虽然还是那个阿毛,一般姑娘仍然看不上他,但终于有为阿毛当介绍的人了,姑娘家在山区,人也不好看,但对于阿毛这样无挑剔能力的人来说,不外乎是喜从天降了!

阿毛因此成了家,但不久后就遇上了下岗的浪潮,阿毛的厂子因为效益不好阿毛也从此失业了!

下岗工人国家开始有扶持政策,以减税鼓励下岗工人自由创业,开店自谋生路!

阿毛因为没有家底,只好在城里每天开摩的以维持生计了!

新世纪后,国家推广低保政策,开摩的都属无业游民,不算正式职业的,阿毛因此被定为城市低保户,全家都吃了低保!

政策进一步向城市贫民倾斜,阿毛因为是低保户,首先住进了廉租房,后来阿毛所在的玻璃厂集资建安置房,阿毛有幸也分了一套。

阿毛的儿子也成年了,阿毛每年开摩的风里来雨里去,家庭开支还是保得到的,有了低保补助后,阿毛终于积累了一点资金,现在开上的士了!

阿毛现在在城里也算是有房有车的人家了!


五音山人1


我是六三年出生的,我们家是农村的,父亲在国企上班,母亲在家务农,我家里姊妹四人,上边有个姐姐,下边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上个世纪的八三年有接班的政策,父亲就办了病退,家里就弟弟一个男孩子,母亲又特别疼弟弟,按里肯定是弟弟接班,可是弟弟因为上班工资低就不愿意接班,那时工资也就七八十块钱,当时姐姐已经结婚了,妹妹还小,父母就让我接班了,在化工厂做化验工作,在工作中认识的老公,他也是接班的,这一晃就过了三十多年,我一四年一月份退休了,老公还有四年多才能退休,在国企工作这么多年,还是有很多感慨的,虽然没攒下钱,但也没为生计到处奔波,是企业让我们有了稳定的收入,我的孩子顺利的读完自己喜欢的大学,喜欢的专业,也是企业让我退休后衣食无忧,我们都是普普通通的人,生活中不求大富大贵,所以我很感恩


往事浅忆


我父亲今年64岁,七几年时顶我爷爷的班在五金店上班,有一门和修钟表一类的手艺。后来国家改制五金店取消了,就自己摆摊继续这门手艺,那些年生意很好,经常加班到深夜,那时的钱也值钱。我爸顶班到镇上,经人介绍认识了我妈,我妈是镇上的人,以前分xx几队,我妈在面粉厂上班后来又到印刷厂。爸妈结婚后买了大队的一处房屋,这屋子恰好在十字路口,后来城建规划要占,我们就置换了地方修了两间门面,楼上两层。我爸继续在做他那门手艺大概十年,用的人越来越少了,偶尔有买主来,不过现在用机器了不靠手工了。另外搭着做了个小生意,门面租给别人。顶班是有工龄的,所以养老保险相比没工龄的要多些。我爸三弟兄,他占老二,我们相比另两个长辈确实要比他们好些,那两个在农村当初我爸顶班是经过我爷爷考试来的,让他们三兄弟写字还是什么,我爸通过了,事实也证明我爸的确比他们两个适合出来,不管是经营头脑还是其他。选我爸顶班,另两个长辈一直都有意见,觉得不公平,所以爷爷奶奶跟我们住一起由我们供养。我爷爷有文化,从小就教三兄弟写字和那门手艺,也就是说他们三兄弟曾经都是以那门手艺为生,只是市场环境变化他们两个没再继续也没生意就外出打工。不过他们的房子因国家修建不久就会征占,我们在农村老家没有房屋和土地。


29281341


顶替父母接班的政策从56年就开始了,文革中断,73年恢复。大规模顶替接班是从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规定(国发1978年104号文)开始的,81年开始纠偏,83年开始取消,86年彻底废止顶替接班政策。顶替上班的由于父母的关系一般比不是顶替的混的好,后来怎么样就看你厂子经营的情况了,一般农村顶替的晚下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