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大國」爲什麼拿不了數學大獎

“奧數大國”為什麼拿不了數學大獎

近日召開的國際數學家大會公佈了新一屆的菲爾茲獎得主名單,今年共有4名數學家摘得這一數學界最高榮譽,未有中國數學家問鼎。與之相對應的是,在前些日子落幕的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上,中國隊以第三名成績引發關注;在該項賽事上,中國隊20多年來的成績可以用“霸主”來形容。由此,“奧數”屢創佳績卻拿不了數學大獎引發了很多人的反思。

“菲爾茲獎”被譽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代表了一個國家的數學科研水平。該獎授予40歲以下在數學上做出傑出貢獻的學者,四年頒發一次,每次2至4人;而奧數金牌得主通常在18歲以下,兩者的年齡差別大概在20歲左右。從相關數據分析來看,菲爾茲獎與20年前左右的IMO成績具有非常高的相關性:從1990年開始算起,每屆菲爾茲獎獲獎者中至少有一位是20年前左右的IMO獲獎者。有分析稱,雖然中國隊在IMO總分表現優異,但是在個人賽中,2000年才有選手獲得頭名,照“20年”規律推算,中國拿菲爾茲或許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等待。

但更多的討論則聚焦在數學學科特點、教育模式等方面。有業內人士表示,“奧數”是一場閉卷考試,以初等數學內容的深化部分和離散與組合方面的數學內容為主,更傾向考查學生的短期學習能力;而得菲爾茲獎,更像是一場“開卷考試”,需要持久的研究。帶領美國隊奪得今年IMO冠軍的總教練、卡耐基梅隆大學數學系教授羅博深也曾表示,“從數學競賽轉向數學研究是非常難的,因為IMO是別人給你題目你會做就行了,做研究需要自己選自己的題目,這就需要你真的會數學,知道整個數學的‘地圖’是什麼樣的。”

而持久的研究需要持久的興趣和主動學習的能力來做支撐,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看來,這一點恰恰是中國奧數選手所缺乏的。如果以中美做一個簡單的比較,中國學生參加奧數更像是一種組織行為,某種程度上肩負著“為國爭光”的任務;平時對於奧數的學習也摻雜著升學等功利目的。而美國的參賽選手更多的是一種自主行為,因此對數學學習有更強的主動性,沒有那麼強的功利心。“我們的方法不只是來準備奧數題的……我們的隊員並不會做那麼多題目,但會學更多的高等數學的方法或者學習如何創造一個新的解題方法。”羅博深也曾表示,在培訓過程中,不僅僅是教授學生奧數的方法,而是教授真正的數學。

而缺乏持久的興趣也導致了很多在奧賽中獲獎的選手並不從事數學研究工作,儲朝暉舉了個例子:曾有奧賽選手在被問及為何沒從事數學研究工作時表示,“天天吃肥肉,你還會再想吃肥肉嗎?”儲朝暉認為,這一現象不僅僅存在於數學領域,在其他領域也有所反映。這也啟示在基礎教育中,我們應該尊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