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斷奶的「黃金期時間」是什麼時候?不是6個月也不是1歲

說起“斷奶”這件事,就像是媽媽和寶寶們在渡劫,寶媽痛得難受,寶寶也是相當遭罪,痛哭流涕,讓人看著都難受。

不僅如此,有的寶媽和寶寶還會因此大病一場。所以,斷奶的這段經歷是相當苦痛的。

寶寶斷奶的“黃金期時間”是什麼時候?不是6個月也不是1歲

那麼,斷奶真得那麼難嗎?如何才能讓媽媽和寶寶愉快地度過這一時期呢?寶寶斷奶的“黃金時間”是什麼時候呢?在此,就讓母嬰達人歐爸為各位媽媽好好聊一下。

寶寶斷奶的“黃金期時間”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嬰兒純母乳餵養6個月,並持續接受母乳餵養的同時及時加入充足、安全和合理的補充食品,餵養至兩歲或兩歲以上;

我國衛計委的建議是:嬰兒添加輔食後可繼續母乳餵養至兩歲或兩歲以上。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至少喂到1歲或更久。

其實,每一個孩子的成長時間表都不一樣。一般來說,自動斷奶發生在一歲半到三歲之問。一歲以下的嬰孩,不會有自動斷奶現象。

即使寶寶表現的不好好吃奶或者拒絕吃奶,也是因為吃奶環境不夠安靜,幹抗過多,或者因為心理原因而導致的“厭奶”。

寶寶斷奶的“黃金期時間”是什麼時候?不是6個月也不是1歲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寶寶厭奶不等於斷奶。

科學的斷奶方法

有計劃地讓寶寶少吃母乳

在斷奶的時候,可以專門地、有計劃地讓寶寶少吃母乳,多吃奶粉,比如剛開始斷奶時,可以每天都給寶寶喝一些配方奶。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鼓勵寶寶多喝奶粉的同時,若寶寶想吃母乳,也不該拒絕。

改由其他家人來看護寶寶

由於大多數寶寶都有半夜吃奶和晚上睡前吃奶的習慣,所以建議媽媽們可以讓爸爸或者其他家人代替媽媽,來斷掉寶寶臨睡前和夜裡的奶。

即每晚寶寶睡覺前,都改由爸爸或是其他家人哄寶寶睡覺,雖然剛開始肯定會折騰,但寶寶鬧的程度也將會一次比一次輕。

培養良好的習慣

在寶寶斷奶前後,媽媽可以適當多抱一抱寶寶,多給他一些愛撫,但對於寶寶的無理要求,卻不要輕易遷就,以免因斷奶而讓寶寶養成壞習慣。

斷奶的注意事項

喝回奶湯減少奶量

斷奶時期,媽媽們不要吃豬腳湯、鯽魚湯或是牛奶豆類等有利產奶的食物。而是要喝回奶湯,不過,要注意回奶湯的量,控制葷食的攝入。通常一週左右就會見到效果。

寶寶斷奶的“黃金期時間”是什麼時候?不是6個月也不是1歲

斷奶時要循序漸進

有些寶媽在斷奶時會比較著急,剛開始斷奶就想要斷的徹底,結果造成了乳腺腫脹、增生的情況。

其實,歐爸想要說的是,一開始就想要徹底斷掉對寶媽和寶寶都是不利的。

如果寶寶對母乳依賴很強,快速斷奶可能會讓寶寶不適。而寶媽們突然斷奶可能有失落感,並且奶漲完全不排,容易導致乳腺炎。

所以,不妨從每天餵母乳6次,先減少到每天5次,等媽媽和寶寶都適應後,再逐漸減少,直到完全斷掉母乳

而採取瓶喂的寶媽,則可以減少擠奶的次數,逐步由母乳向奶粉過渡。

媽媽的態度要果斷

在斷奶的過程中,媽媽既要讓寶寶逐步適應飲食的改變,又要態度果斷堅決,不可以因為寶寶一時哭鬧,就下不了決心,從而拖延斷奶的時間

也不可以突然斷一次,讓他吃幾天,再突然斷一次。這樣反反覆覆只會帶給寶寶不良的情緒刺激,造成寶寶的情緒不穩、夜驚、拒食,甚至為日後患心理疾病埋下隱患。

斷奶要選好季節

一般來說,如果真的要斷奶,比較好的季節是選在春秋兩季,因為這時氣候宜人,蔬菜水果又很豐富,寶寶比較容易能夠接受

寶寶斷奶後輔食如何添加

斷奶與輔食同時進行

很多寶媽都誤以為,只有寶寶在斷奶後才開始吃輔食,其實不然,斷奶和輔食要同時進行,斷奶也不該影響寶寶正常地輔食。

寶寶斷奶的“黃金期時間”是什麼時候?不是6個月也不是1歲

斷奶後寶寶應選擇何種食物

寶寶斷奶後,由於嬰幼兒消化功能較差,不宜進食固體食品,應在原輔食的基礎上,逐漸增添新品種,逐漸由流質、半流質飲食改為固體食物,首選質地軟、易消化的食物。

所以,寶媽在為寶寶準備輔食時應將食物切碎、燒爛,可用煮、燉、燒、蒸等方法,不宜油炸及使用刺激性配料。

最後,歐爸想要告訴各位寶媽們,在斷奶期間,媽媽不要因此而疏遠寶寶,而是應該對寶寶格外的關心和照顧,花更多的時間陪伴寶寶,才會讓寶寶更順利地度過這一時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