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金瓶梅》的作者,用一篇小说,写尽女人悲惨的一生

日本《金瓶梅》的作者,用一篇小说,写尽女人悲惨的一生

“人间五十年,比之于化天,乃如梦幻之易渺。一度享此浮生者,岂得长生不灭?”织田信长在桶狭间之战前吟唱的这篇《敦盛》,来形容他和平敦盛其人都不太合适。平经盛的末子平敦盛容貌娇艳,多才多艺,风雅一时无二,可惜不寿,十六岁就战死沙场,哪里有五十年的梦幻。魔王君倒是不满五十就死于本能寺大火,但他的本相,岂止于此?

日本《金瓶梅》的作者,用一篇小说,写尽女人悲惨的一生

这篇《敦盛》,用来形容另一个又风雅,又正好活满五十岁的人,倒是恰好合适。一六九三年九月九日,元禄六年,别号鹤永、二万翁的浮世草子、人形净琉璃的作者、俳人井原西鹤溘然长逝,临死前吟咏了最后一首俳句:“人生五十年,沧桑沧桑阅尽多两年,虽死无遗憾。”与《敦盛》岂非跨越百年而相合。

日本《金瓶梅》的作者,用一篇小说,写尽女人悲惨的一生

井原西鹤是开风气之先的文学大家,用一卷有一卷浮世草子,开启了町人文学的新时代,其价值,可以和开白话世情章回小说滥觞的《金瓶梅》相提并论。两者也确有相同之处,浮世草子细分起来,可以分为町人物、好色物、武家物,町人和好色两物,总有些情节让人浮想联翩。

但在井原西鹤笔下,好色绝不是目的,就如《金瓶梅》序言所述:“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所为的,还是“描画世之大净,描画世之小丑。”

日本《金瓶梅》的作者,用一篇小说,写尽女人悲惨的一生

明代的中国和江户幕府时期的日本,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原有秩序逐步异化的过程中,世道人情也随之发生了激烈变化,人心浮动,世风日下,因此有了种种故事。井原西鹤在《好色一代女》中,借一个欢场女子的一生,写尽世态炎凉,不妨就跟随他的笔调,看看在《金瓶梅》的那个年代里,日本的女子一生又是怎样的悲凉。

京都以西的嵯峨,一个独居的老妇向过路人讲述起自己的一生,以此助人了悟爱欲之道。

日本《金瓶梅》的作者,用一篇小说,写尽女人悲惨的一生

妇人出生并不卑贱,母亲固然是门第不高的平常百姓,父亲却是日本第一零二代天皇,后花园天皇殿上人的子孙,但到她这一代,终于穷困潦倒,幸亏她天生丽质,当上了宫中官位最高的女官。

宫中之事,颇多妖艳,总不免使人萌发恋爱之心,恰巧这个时候从各地寄来许多情书,但这许多翩翩美男子都无法使她动心,却爱上了一个最低阶的武士,既无官禄,又无男子汉气概,但爱情就是这么奇妙。两人终于做出苟且之事,事情败露,她被流放回宇治桥畔的老家,下级武士却掉了脑袋。

日本《金瓶梅》的作者,用一篇小说,写尽女人悲惨的一生

这位前女官辗转入红尘,干起了陪酒侍宴的活计,那年她十三岁。她跟随一个骏河之国的艺人学习风流舞曲,穿上饰有金银箔的白色窄袖和服,挂上黑色衬领,成为一名能歌善舞的侍宴女郎。这样一个十二三岁的年轻女孩,一夜的条子钱是二钱五分银子,不能算便宜。

某位诸侯要续弦,派了一名七十岁的老武士来京都物色,武士提出条件,年纪要十五到十八,肩膀要圆,肤色要淡淡的樱花色,无关端正,眉要浓,嘴要小,牙要白……啰里啰嗦说了一大堆,转托了一大圈,就找到了这位前女官,于是她就变成了诸侯的贵妇。她被带到遥远的武藏,住进浅草的别墅,谁知家主精力不济,身体越来越差,管家们都说这是京都来的女人需索无度造成的,她又被送回了家乡。

日本《金瓶梅》的作者,用一篇小说,写尽女人悲惨的一生

这一年她已十六,又遇上一件改变命运的事。她的父亲给别人作保,欠债之人远走高飞,一大笔债务压在他父亲头上,只好将她以五十两黄金的价格卖进一家名叫上林的店里去,因此见到了颇多不幸。最上等的太夫,所用之物都是世上稀有或是时下流行,比如一位名叫野风的太夫,最喜欢把秋天穿的绸面薄棉袄的面料染成淡紫色,印上山鹿斑纹,在山鹿斑纹的顶端,用纸捻的火头一个一个烤焦变成窟窿,透出里面的粉红色棉絮。这样一件衣服,要花三贯银子。这样的太夫,豪奢时毫不考虑后路,不积福报,到头来没了客人,命运就很凄惨了,打更的小吏,瘸腿或兔唇的闲汉,沦落到连这样的人都无法拒绝。

日本《金瓶梅》的作者,用一篇小说,写尽女人悲惨的一生

这位前女官、前太夫,就逐渐沦落到这步田地。当太夫时,光托她的送信人送她一封情书,就要给三枚小判金币的打赏,不能毫不踌躇地动用现款至少五百贯银子的,根本没有资格见她。谁知她手里最有钱的三位客人,在二十四天里接连破产,毫无积蓄还有负债的她,顷刻间沦落为三等围女郎。原先当太夫时手中过的银钱何曾有数,如今一夜就是十八目银子,连多给一目的都不会有。

日本《金瓶梅》的作者,用一篇小说,写尽女人悲惨的一生

四等端女郎更惨,一夜仅三目银子,这样的女郎好歹还有侍女陪衬着,收二目银子的更低一档就只好自己动手来挑油灯的灯芯了。收一目银子的得自己整理被褥,还不能把衣服弄脏,要换上衬裙,讲笑话、唱小曲来逗乐。收五分银子的得自己关门,一手铺好丰岛产的蓑草窄席,拿脚把烟末钵子踢到该摆放的地方去,把男人按到,细细聊起来,时时刻刻彰显自己的精明,才好不被人看轻。

这位前女官从太夫一路下降到比四等端女郎还要惨的,要时刻摆弄精明的下一等,被卖到了新町,在那里干了两年下等营生,十三年过去了,如今的她,也是年届三十的人,父母已逝,无所依靠,只好坐上船重返故乡。

日本《金瓶梅》的作者,用一篇小说,写尽女人悲惨的一生

回了家乡,和尚的姘头,教女孩子礼节和写字的女先生,町人之家的侍女,画舫的歌女,富贵人家的梳头工,直到身价再次大跌,给人搓澡,在批发店做暗娼,在旅馆里敲竹杠,终于无所事事,隐居在此。为什么即便身价已降到了十文钱,却连一个客人都没有呢?因为“现在的人也变得精明了,花十文钱,也比大财主找太夫看得仔细,俗话说,世人贤愚各半,可是现在不机灵的人却一个也没有了。”

日本《金瓶梅》的作者,用一篇小说,写尽女人悲惨的一生

“名留貌无松丘下,骨化为灰草泽边”。一个女子在尘世中挣扎着求生存,零落成泥碾作尘,这前女官、前太夫的命运,和“金莲以奸死,瓶儿以孽死,春梅以淫死”一样使人心忧,究竟是什么,造成了人的工具化,使他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井原西鹤和兰陵笑笑生无力思考的问题,却时时刻刻敲打着这个时代的普罗大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