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敢跟和珅斗法的汉官,备受乾隆、嘉庆信任,不是刘墉、纪晓岚

经过众多清廷剧的演绎,导致很多人相信乾隆朝的两大汉官-刘墉、纪晓岚,是权臣和珅的“克星”,但事实上却是大错特错。因为无论是史料记载,还是常理推断,官爵、地位都不如和珅的刘、纪,对前者的态度只能是愤恨、畏惧,而绝不敢跟他叫板。不过在当时,和珅的确有一位汉官“克星”,让他既恨又怕。此人,便是嘉庆帝的老师、状元宰相王杰。

唯一敢跟和珅斗法的汉官,备受乾隆、嘉庆信任,不是刘墉、纪晓岚

王杰是唯一敢跟和珅叫板的汉官

王杰字伟人,号惺国,陕西韩城人,自幼聪明好学,青年时期曾在江苏巡抚陈宏谋、两江总督尹继善的府中担任幕僚,经常替他们构思、缮写奏折,因文笔、书法极佳,很受两位督抚的信任(“历佐两江总督尹继善、江苏巡抚陈宏谋幕,皆重之。”见《清史稿·卷三百四十·列传一百二十七·王杰》)。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王杰以陕西省会考解元身份,参加在京城举办的会试,并以第三名的身份参加殿试。在殿试当中,乾隆帝亲自批阅试卷,在翻到王杰的卷子时,发现其字迹工整清秀,顿时便有种赏心悦目的感觉。皇帝端详一会儿后,发觉字体十分眼熟,突然间想起尹继善呈递过来的奏折,跟王杰试卷上的字迹如出一辙。

唯一敢跟和珅斗法的汉官,备受乾隆、嘉庆信任,不是刘墉、纪晓岚

乾隆帝亲自点王杰为状元,对他深为倚重

乾隆帝经过询问后方知,自己的猜测一点儿没错,试卷果然是尹继善的幕僚王杰所写。乾隆帝微微颌首,然后便向人询问王杰的人品,在得知其品行端正后,心里就更加高兴,于是很想把他圈为头名。但为了不看走眼,乾隆帝又亲自将王杰招来面试,看到他果然风度翩翩、才华横溢,满意之余便把他点为状元。

乾隆二十六年,成进士,殿试进呈卷列第三。高宗熟视字体如素识,以昔为尹继善缮疏,曾邀宸赏,询知人品,即拔置第一。及引见,风度凝然,上益喜。引文同上。

王杰中状元后,初在南书房当值,后经多次升迁,官至内阁学士。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起,王杰由刑部侍郎渐次升迁为吏部侍郎、右都御史、军机大臣、上书房总师傅等职务(很多文章中写道,王杰在担任上书房总师傅时,曾让未来的嘉庆帝罚站,因史书并无记载此事,恐是后人杜撰,故不予采信)。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王杰出任东阁大学士职务,正式进入宰相行列中。

唯一敢跟和珅斗法的汉官,备受乾隆、嘉庆信任,不是刘墉、纪晓岚

和珅对王杰恨之入骨,但又无可奈何

从乾隆晚年到嘉庆初年,王杰身居中枢要职达十余年时间,在任期间以清正廉明、直言敢谏著称,是朝中清流派的核心人物。乾隆帝晚年,和珅凭借皇帝的宠信专权,几乎达到一手遮天的程度,漫说汉官同僚不敢跟他抗衡,就连高级满官都要畏惧他三分。唯有王杰不怕和珅,但凡有政见不合,一定会跟他据理力争。和珅对王杰恨得牙根痒,但碍于王杰受皇帝信任,对其也是无可奈何。

杰在枢廷十馀年,事有可否,未尝不委曲陈奏。和珅势方赫,事多擅决,同列隐忍不言,杰遇有不可,辄力争。上知之深,和珅虽厌之而不能去。引文同上。

和珅很懂得随机应变,非常清楚若自己跟王杰一味地硬碰硬,根本得不到“好果子吃”,于是改而采取讨好手段,对后者改打“温情牌”。话说某次内阁议政结束后,和珅便拉过王杰的手仔细端详,然后谄媚地跟他讲:“王状元的手竟然如此柔嫩光洁,真是令人羡慕。”

唯一敢跟和珅斗法的汉官,备受乾隆、嘉庆信任,不是刘墉、纪晓岚

和珅想讨还王杰,但遭遇对方的冷脸

没想到王杰根本不领情,而是板着脸对他说:“王杰的手虽然好,但却不会伸手捞钱,有什么好?”和珅听后,知道王杰这是在暗讽自己,感觉内心受到万点暴击,顿时羞惭至极(“杰每议政毕,默然独坐。一日,和珅执其手戏曰:‘何柔荑乃尔!’杰正色曰:‘王杰手虽好,但不能要钱耳!’和珅赧然。”引文同上)。

等到乾隆帝驾崩、嘉庆帝亲政后,随即便宣布和珅二十大罪状,逼使后者自缢身亡。在查明和珅贪污纳贿的种种罪状,及后续审讯过程中,王杰都参与其中,可称得上是和珅“终结者”之一。

唯一敢跟和珅斗法的汉官,备受乾隆、嘉庆信任,不是刘墉、纪晓岚

王杰病故后,嘉庆帝甚为悲伤

在扳倒和珅后的第二年(1800年),年已76岁高龄的王杰选择功成身退,并回到老家韩城居住。离京前夕,嘉庆帝赐给王杰一把乾隆御用过的手杖和御制诗两首,以此表来尊敬和器重。嘉庆九年(1804年),在入朝谢恩期间,王杰病逝于京师,终年八十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