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門診中醫師服務街坊20年

接診量達13萬人次

羊城派記者 謝穎 通訊員 鄒俊聖

一身白大褂、一個號脈枕、一副聽診器、一把手電筒、一包棉籤……這就是樟木頭醫院一門診中醫科主任中醫師張偉彬日常行醫的全部工具。雖然這是一個極其平凡的工作崗位,但卻收穫到街坊們的信任和尊重。

今年43歲的張偉彬是廣州人。從小立志從醫的他,經過在學業和業務上的精耕細作,於1999年獲得在樟木頭醫院一門診中醫科坐診的工作機會。

這一坐就是20年。

在這20年裡,張偉彬靠著除溼降熱的中藥調理法為街坊調理身體,得到街坊們的認可。

“醫術精湛,妙手回春,品德高尚……巧施妙手治乙肝……”在張偉彬工作的問診室內,四周掛滿了來自各地的患者向他贈送的錦旗。與其說贈送錦旗是患者向醫者表示謝意,不如說是街坊們對張偉彬的信任和尊重。

張偉彬坦言,最重要的是能通過自己的能力為患者服務,並因此得到大家的信任和尊重,這才是對自己最大的鼓舞。

接診量從一天2人到20人

記得剛來一門診中醫科時,信心滿滿的張偉彬預想著自己要大展拳腳,為廣大患者奉獻自己的力量。可誰想,因為初來乍到,名聲甚微,張偉彬一天的接診量最多時竟然只有2人,有時甚至沒人來找他看病。

“那段時間很是納悶,總感覺哪裡做得不夠好!”張偉彬首先想到的便是學習知識,提高診療水平。

2012年,張偉彬來到廣東省中醫院進修,跟隨廣東省中醫院兒科主任導師羅笑容、廣東省中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劉豐等多位名中醫學習兒科、內科,特別是要提高臨床方面的經驗。經過三年的積累和努力,再回到一門診中醫科的張偉彬依舊信心十足。

張偉彬瞭解到,樟木頭鎮屬於低山丘陵地貌,典型的盆地特徵,常年亞熱帶季風氣候。在這種氣候環境下生活的人,溼氣重,表現的病症多為脾胃溼氣、大腸溼熱為。所以,對當地人而言,如何有效地除去身體上的溼氣是重點和難點。

“從患者的生活、飲食習慣找治療的突破口”是張偉彬除溼降熱的一把利刃。

今年45歲的李小菲(化名)女士家住在鎮中心的康寶街,長年下腹氣脹,尤其是飯後腹脹更甚,需散步一小時才能緩解。其服西醫多年無效後選擇服用中藥調理,通過診斷,張偉彬最終得知李女士久病不愈的原因:喜愛喝冷飲、常吃生冷水果。後來,李女士遵照醫囑,只吃豆角、包菜和西蘭花,煎幾貼中藥後腹脹逐漸減輕。

“體內溼氣重的人都存在飲食油膩、缺乏運動。而越不願運動,溼氣就越多。”張偉彬建議,此類人群可進行適當地運動,如快速行走、太極拳等,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溼氣的外排。此外,飲食還要適量清淡,少吃油膩、甜膩以及味道濃厚的食物,多吃薏米煲湯,有利健脾祛溼,舒筋除病等功效。

於是,經過多年的摸索和實踐,擅長除溼降熱的中藥調理法效果明顯,張偉彬的接診量從一天2人到20人之多。

成功為香港人治好憂鬱症

那是2003年7月的一個上午,張偉彬的問診室突然進來兩個人,其中一位面容憔悴,臉色發青……職業的敏銳性使張偉彬馬上放下手中的資料,向她們詢問情況。

原來,進來的是兩姐妹,香港人,年齡分別是60歲、54歲。姐姐向張偉彬詳細介紹妹妹陳祖琳(化名)多年來情緒低落、胸中悶痛、少言寡語等病症,甚至還揚言要像香港明星張國榮那樣去跳樓,著實把家裡的人嚇壞了,嚴重影響家人的生活。

姐妹倆輾轉多地求醫未果,聽說中醫調理能見效,於是便託好友介紹,最終找到了張偉彬。

“患者的病症少見,但一定有原因,找到病因才是關鍵!”張偉彬一邊為患者號脈,一邊繼續詢問患者的生活、飲食等情況,進一步瞭解可能導致患者發病的原因。

“你平常喉嚨有痰嗎?”“不太像是痰,總感覺有東西阻於咽喉,但又咳不出來,有時候真的很難受。”問到這,張偉彬有了初步的診斷結果:患者應是由肝脾不和、氣鬱痰凝,最終導致阻塞心竅,產生憂鬱病症。

“這需要中藥調理一段時間,來慢慢改善身體,提高身體的免疫能力。”張偉彬開出中藥方子,並吩咐患者必須按照要求煎煮中藥,服藥後有任何情況都要通過手機反饋。

據張偉彬回憶,當天晚上接到患者家屬的電話,說陳祖琳下午服藥之後,一直拉肚子,達8次之多,是不是藥有問題?在瞭解到患者雖然多次腹瀉,但卻沒有頭暈、腹痛等症狀,於是張偉彬更加堅定用藥方向,叮囑患者繼續按處方服藥。

經過近二個月的調理,陳祖琳之前出現的各種不適已基本消除,身體自我調節能力得到提高,胸悶程度大大減輕,精神好多了。

張偉彬說,這麼多年過去了,陳祖琳的舊病再也沒有復發。

2010年,陳祖琳為張偉彬送來“醫術精湛,妙手回春”字樣的錦旗,以表感謝。如今,她隔幾個月就會來找張偉彬,即使身體沒有太大的不適,也要把把脈,以求心安。

來源 | 羊城派

題圖 | 新華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