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的歷史

羅馬帝國的歷史

羅馬帝國的歷史

羅馬帝國的歷史

  • Roman Empire 公元前27~公元 476年間佔據整個地中海地區的古代羅馬國家。 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西羅馬帝國亡於476年,馬克思主義史學一般認為這是西歐奴隸佔有制社會歷史的終結;東羅馬帝國(見拜佔廷帝國)逐漸演變為封建制國家,1453年為奧斯曼帝國所滅。

羅馬帝國史是古典奴隸制度在地中海地區達到最高度發展並最終走向衰亡的歷史。通常把帝國分為前期帝國(公元前27~公元192)和後期帝國(193~476),有時又從後期帝國中分出“三世紀危機”時期(193~284)。

前期帝國 共和末期內戰的勝利者G.屋大維按共和傳統身兼一系列最高職位,實際上集國家最高權力於一身。公元前27年 1月13日,元老院授予他“奧古斯都”(意為“神聖”、“偉大”)尊號。奧古斯都採用“元首”(意為“第一公民”或“首席元老”)稱號,故史稱他所建立的政治制度為“元首制”。元首制實際上是披著共和外衣的君主制。它的建立,標誌著羅馬由意大利境內的羅馬公民佔有特權地位的城邦,轉變為包括各個行省的所有奴隸主共同統治的帝國。奧古斯都的長期統治,在帝國全境造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政治局面,開創了延續百餘年的所謂“羅馬和平”時期,為1~2世紀奴隸佔有制在廣大地區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公元14年奧古斯都逝世,其養子提比略(公元14~37在位)繼位。再後則由卡利古拉(37~41在位)、克勞狄一世(41~54在位)和尼祿(54~68在位)相繼為帝。從奧古斯都至尼祿,史稱克勞狄王朝。該王朝皇位均由皇帝親屬繼承。從提比略到尼祿統治時期,不斷加強皇權,鞏固專制統治,發展官僚體系,殘酷鎮壓反對者。皇帝重用近衛軍的結果,導致近衛軍參預政事,在皇帝廢立問題上起重大作用。尼祿的揮霍無度和恣意妄為,引起公元66年巴勒斯坦發生猶太人的大規模起義和後來許多行省總督的擁兵自立。經過68~69年一些行省總督爭奪皇位的內戰,由 T.F.S.韋斯巴薌(69~79在位)建立弗拉維王朝。該王朝皇位也由皇帝親屬繼承,提圖斯(79~81在位)和圖密善(81~96在位)相繼為帝。他們進一步推行加強皇權、削弱元老院權力的政策。韋斯巴薌和提圖斯繼承和發展了奧古斯都和克勞狄推行的授予行省居民羅馬公民權、吸收行省貴族參加帝國管理機構的政策,使許多行省貴族,特別是西部諸行省的貴族參加羅馬元老院。圖密善死後,M.C. 涅爾瓦(96~98在位)繼位,開創了羅馬史上的安東尼王朝。這一王朝的多數皇帝如M.U.圖拉真、P.A.哈德良(117~138在位)、M.安東尼、馬可·奧勒留( 161~ 180在位)都生於行省,因有才幹而由前任收為養子,後登上皇位。圖拉真當政時,元老院的很大一部分成員來自行省,成為反映整個帝國奴隸主階級利益的機構。他繼續推行對外擴張政策,使帝國的疆域達到最大規模:東到美索不達米亞,南至北非撒哈拉沙漠,西起不列顛,北至喀爾巴阡山脈和黑海北岸。哈德良致力於加強皇權,整頓內政,使從奧古斯都開始的建立帝國官僚機構的工作最終完成。安東尼統治時期羅馬帝國達到極盛。他對外採取防禦政策(見彩圖鐫有羅馬宗教儀式規則的銅板),對內維持和平局面,加強行省的管理,整頓財政,興修道路,因而促進了行省的繁榮和商業的發展。然而安東尼王朝出現的帝國“黃金時代”好景不長,潛伏的矛盾和鬥爭日益發展。到馬可·奧勒留當政時期,羅馬帝國已危機四伏。帕提亞帝國屢犯邊疆,北方蠻族也乘虛而入。入侵者雖被挫敗,但羅馬實力已顯不足,帝國國庫空虛,皇帝被迫出賣自己的珍寶。 192年皇帝L.A.A.康茂德(180~192在位)被殺,安東尼王朝告終。

後期帝國  193~284年間,羅馬奴隸佔有制社會處於全面危機之中,史稱“三世紀危機”。危機的根源在於奴隸佔有制生產關係日益腐朽,已經成為生產力發展的桎梏,導致社會經濟停滯和萎縮,政局陷於混亂狀態。從塞維魯王朝(193~235)起,帝國的統治開始動搖。 L.S.塞維魯(193~211在位)以提高軍餉、優待士兵、賄買軍隊等手段維持自己的統治。其子M.A.安東尼努斯(亦稱卡拉卡拉,211~217在位)即位後,為了緩和矛盾和擴大稅源,於 212年頒佈□令,把羅馬公民權授予帝國全體自由民。塞維魯王朝覆滅後,政局陷入混亂,軍團和行省各自擁立皇帝,互相殘殺,出現個所謂“三十僭主”,並在西方形成了包括高盧、西班牙和不列顛在內的“高盧帝國”(259~273),在東方產生了地處敘利亞和美索不達米亞之間的帕爾米拉帝國(262~272)。與此同時,奴隸和隸農起義遍及意大利和行省,尤以高盧的巴高達運動聲勢浩大和持續長久。蠻族也大舉突破邊防,湧入帝國境內(見彩圖北非地中海沿岸羅馬時代的城市遺址)、(見彩圖羅馬軍團大戰蠻族)、(見彩圖羅馬諸神祭壇)。 大批蠻族人作為軍事移民定居於羅馬領土,或被吸收加入僱傭軍。到 3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帝國的社會政治危機雖暫趨緩和,但社會矛盾更加深化。長期危機和社會動亂的結果,自治市以及自治市中的中小土地所有者日趨沒落,廣大自由民淪為隸農,經濟和政治地位日益惡化。帝國政權集中到大奴隸主和大土地所有者手中,他們和廣大被壓迫人民群眾的矛盾日趨尖銳。 284年,近衛軍長官G.A.V.戴克裡先取得了帝國政權(284~305在位)。他改元首製為“多米那特製”(即君主制),採用東方君主的宮廷朝儀,完全拋棄了殘存的共和外衣。為了強化統治,實行“四帝共治制”,並進行行政、軍事、賦稅和幣制改革(見戴克裡先的改革)。他殘酷鎮壓了高盧和北非的起義,迫害基督教徒,對外積極作戰,暫時穩定了局勢。但他退位後,帝國又陷入帝位覬覦者的紛爭之中。 324年君士坦丁一世重新統一帝國。由於帝國經濟、文化重心東移, 330年君士坦丁一世把首都由羅馬遷到拜佔廷,改名為君士坦丁堡。他在許多方面繼續執行戴克裡先的政策,改組國家機構,擴充官僚體系;頒佈一系列法律,竭力維護奴隸制度,使得奴隸和隸農的境遇更加惡化。為了利用基督教鞏固反動統治,君士坦丁一世於313年頒佈“米蘭□令”,承認基督教的合法地位,使基督教逐漸成為帝國的重要支柱。

戴克裡先和君士坦丁一世的統治未能挽救羅馬帝國的沒落。 337年君士坦丁一世死後,爭奪帝位的鬥爭重新開始。狄奧多西一世(379~395在位)時一度恢復統一,但他死後,帝國分裂為兩部分:西羅馬帝國(首都羅馬)和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西半部連年戰亂,經濟衰落,城鄉聯繫鬆弛,統治日趨薄弱。

從4世紀中葉起,羅馬帝國接連不斷髮生被壓迫人民起義和外族入侵,而且二者互相配合,形成衝擊帝國根基的巨大洪流。高盧的巴高達運動再次興起,北非也爆發了奴隸、隸農和貧民參加的阿哥尼斯特運動。376年西哥特人越多瑙河移居羅馬境內,因不堪忍受羅馬官吏的欺壓勒索,憤而起義。378年西哥特人大敗羅馬軍隊,繼而於410年攻佔羅馬城,418年在高盧西南部建立西哥特王國。汪達爾人先是遷居高盧和西班牙,後受西哥特人壓力渡海進入北非,於439年建立汪達爾-阿蘭王國。匈奴人在蹂躪巴爾幹半島後,於 452年侵入意大利,給西羅馬帝國以沉重打擊。455年,汪達爾人攻陷羅馬,洗劫一空。在高盧東南部,457年出現了勃艮第王國。476年9月,日耳曼人僱傭軍長官奧多亞克廢黜最後一個西羅馬帝國皇帝羅慕盧斯·奧古斯圖盧斯,西羅馬帝國遂亡(見民族大遷徙)。東羅馬(拜佔廷)帝國則於1453年為奧斯曼帝國所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