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時,司馬懿爲什麼要除掉張郃?原因只有兩個字

司馬懿一生謹慎,可在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時,他卻強行命令張郃帶兵最追擊諸葛亮。結果張郃在木門道中了埋伏,被射中膝蓋,最後身亡。從這裡我們不難發現,司馬懿這是在借刀殺人。但問題是,司馬懿為什麼要除掉張郃呢?

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時,司馬懿為什麼要除掉張郃?原因只有兩個字

有人說,司馬懿是在為架空曹魏朝堂掃清障礙。但是,當時距離司馬懿掌權還有十二年之遠,張郃也應該六十歲來了,司馬懿真的有必要這麼早就砍掉自己的左膀右臂嗎?而且還做得這麼明目張膽。那麼,司馬懿到底為什麼殺掉張郃呢?

張郃是五子良將之一,他的一生都奉獻在了戰場上。張郃打仗的風格是用兵巧變、善列營陣,讓劉備都頗為忌憚。漢中之戰時,老將黃忠殺掉了曹魏主將夏侯淵。這為膠著已久的戰局帶來了轉機,可是劉備聽說之後,卻說了句:“要殺就殺掉張郃,殺夏侯淵有什麼用。”

要知道夏侯淵才是主將,可是劉備不忌憚夏侯淵,偏偏忌憚張郃。可見,張郃在軍中的威信、作用更甚於主將。

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時,司馬懿為什麼要除掉張郃?原因只有兩個字

司馬懿一直都很有野心,即使在受到主君忌憚的情況下,他也沒放棄過自己的雄心壯志。所以,他必須趁這次機會立下軍威,獲得更大的影響力了。而如今,司馬懿是主將,張郃是副將。

先前司馬懿不聽張郃的意見,吃了大虧,威信受損;木門之戰時,張郃又用兵如神,再這樣下去,難免發生“憚郃而易懿”的事情。所以,張郃必須死,還得死得其所。

所以,當蜀軍糧草跟不上,諸葛亮下令退守祁山時,司馬懿堅決讓張郃帶兵出擊。軍令如山,張郃只是個副將,他必須遵守。於是,木門道前,張郃被飛來的箭羽射中了右膝,身亡!

通篇分析可以得知,司馬懿殺張郃的真正原因只有兩個字“軍威”。司馬懿不允許張郃以副將的身份,站在自己頭上,所以,有了木門道前的變故。

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時,司馬懿為什麼要除掉張郃?原因只有兩個字

一生活躍在戰場上的老將,最後死在了戰爭中,看似馬革裹屍,死得其所。但其實是因為陰謀而死,因為自己人而死,實在令人唏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