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的一時「矯情」,可能會讓孩子喪失社會能力!

生活中,總有很多無法避免的糾紛。遇到這些問題,我們最先想到的是解決問題,還是激化矛盾呢?理智時,大部分人會選擇解決問題;但是非理智時呢?

公園裡一群孩子在玩滑梯。Tom和Jack為了爭誰先爬到滑梯頂端互不相讓,結果扭打在了一起。Tom比Jack瘦小,轉眼就被打到在地上。

在一旁閒聊的孩子媽媽聽到孩子的吵鬧聲趕緊跑過來,Tom媽媽看到孩子被打倒,很是心疼,於是猛地將Jack推到在地。

Jack媽媽也趕了過來,恰好看到這一幕,便大聲斥責Tom媽媽為什麼打她的孩子。

Tom媽媽反問:“你不長眼睛嗎?沒看到你家小孩先打的我家孩子嗎?”

Jack媽媽毫不示弱:“胡說!我明明看見我家孩子捱打,你少推卸責任!”

兩個媽媽越說越激動,先些動手,幸虧其他孩子的家長不住攔阻,這才消弭了一場紛爭。

一看到孩子受欺負,家長的情緒往往會不受控制,噴發而出,這是人之常情,Professor很理解。但也正因如此,不受控制的情緒會蠶食人的理智,就有可能會產生應激反應,這便給“矯情”創造了可乘之機。

家長的一時“矯情”,可能會讓孩子喪失社會能力!

家長的一時“矯情”,可能會讓孩子喪失社會能力!

家長的一時“矯情”,可能會讓孩子喪失社會能力!

什麼是父母的矯情呢?溺愛就是矯情。

當孩子發生爭執時,我們不問青紅皂白就“護犢子”,這就是矯情;

當孩子摔倒時,我們沒有告訴他要注意腳下的路反而去怪路不平絆倒了孩子,這就是矯情;

當孩子不願意吃飯,我們不教育他吃飯才能成長反而用各種承諾誘惑孩子,這就是矯情……

我們自認為用愛來滋養孩子,其實是在用“矯情”慢慢扼殺孩子的社會能力!

所謂社會能力(Social Competence),一方面是適應式的技能,如孩子的各種生活技能,這些我們可以通過家庭、學校等途徑幫助孩子學習,提高對於複雜環境的適應能力。另一方面則是社會技能,這包括與人溝通的能力、自我表達的態度等。

那麼如何才能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呢?Professor給所有家長朋友提供幾點建議:

家長的一時“矯情”,可能會讓孩子喪失社會能力!

家長的一時“矯情”,可能會讓孩子喪失社會能力!

家長的一時“矯情”,可能會讓孩子喪失社會能力!

家長的一時“矯情”,可能會讓孩子喪失社會能力!

家長的一時“矯情”,可能會讓孩子喪失社會能力!

掌握基本的社交禮儀

家長的一時“矯情”,可能會讓孩子喪失社會能力!

著名的紳士國度英國有句古諺語——Manners maketh the man(禮貌成就人),Professor更喜歡將這句話翻譯為“觀其待人而知其人”。

良好的社交禮儀體現了一個孩子的修養,也彰顯了孩子背後的家庭教育與父母的涵養,能夠給人留下非常好的第一印象。

Tom和Jack如果懂得彼此互相謙讓一下,那麼也不會導致雙方家長產生衝突。我們必須教育孩子,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要客氣地請求,得到別人幫助以後要表示感謝,尊重他人的行為習慣,不欺負弱小等等,這都將使得孩子受益終生。

學會心平氣和的溝通

家長的一時“矯情”,可能會讓孩子喪失社會能力!

研究表明,如果孩子沒有學會如何解決衝突和與人和諧相處的技巧的話,內向的孩子,以後可能會變的孤僻,自卑,抑鬱;而個性強硬的孩子,則可能變的有攻擊性,衝動,好鬥甚至反社會。

上面的事例中,Professor認為如果雙方家長能夠多一些心平氣和地交流溝通,多一些互諒互讓,握手言和,孩子還可以一起開開心心地玩耍。

如果我們的教育都如此“矯情”,孩子也只會越來越嬌氣,越來越任性,越來越以自我為中心,以後他們又該如何在社會上立足?孩子的交友、學習、工作、生活,都可能會因此而問題重重。

懂得設身處地的換位思考

家長的一時“矯情”,可能會讓孩子喪失社會能力!

咱們首先要明確一個基本事實:這個世界不會圍著誰轉,誰都不可能成為世界的中心。

如果凡事都以自我為中心,唯我獨尊,單從自身感受和需求出發去思考問題的話,我們就很難得到別人的認可和分享。

在溝通合作中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建立“我們”的思維,才可能獲得更好的支持。這也是我們必須要教給孩子的,以防讓孩子對自我和社會產生錯誤的認知。

培養孩子的韌性

家長的一時“矯情”,可能會讓孩子喪失社會能力!

韌性,是指一個人在面對挫折、阻礙、沮喪、錯誤、失望等情緒時,依然能保持積極的人生觀。

我們會希望孩子在社會中,得到善待,所以我們更需要鍛鍊孩子的韌性。因為韌性,會是孩子適應社會的制勝法寶。

每一個人,在社會上都不可能永遠順風順水,勢必會遇到挫折、困難。如果一個孩子老是依賴父母給他答案,幫他解決問題,修復他沮喪失望的情緒,那麼在他的性格里很難形成韌性。要形成韌性,勢必需要遭受失敗,學會處理失敗,才能最終取得成功。

兒童發展心理學家默娜.B.舒爾在《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一書中提出了一個技巧——人際認知問題的解決ICPS(interpersonal cognitive problem solving)——共情,理解,分享,協調,解決問題。這正是Professor想要與所有家長分享的培養孩子社會能力的過程。

家長的一時“矯情”,可能會讓孩子喪失社會能力!

家長的一時“矯情”,可能會讓孩子喪失社會能力!

瑞思學科英語Professor說:

任何一個家長都無法保證一輩子替孩子遮風擋雨,總有一天孩子要離開父母的廕庇,與社會接觸、和不同的人打交道。

培養好孩子的社會能力,讓他們在面臨日常衝突和未滿足需求,而產生心理落差時能夠有效解決所面對的問題,能夠積極樂觀的面對生活中的消極因素,快樂地生活,這便是父母送給孩子的最好禮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