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熊市底部特征

关于熊市底部和牛市顶部的特征,老股民基本上都知道,但是能够抄底和逃顶的人比较少!牛市逃顶需要的是冷静的理性和独立的思维,要有急流勇退的魄力和决心,熊市抄底则需要极强的耐心和定力。

2000年以来市场经历了三次大熊市,因为2015年6月15日上证综指5178点以来的这一轮熊市是否结束市场有分歧,我们分析前三次熊市大底的特征,对应的时间点分别是2005年6月6日上证综指998点、2008年10月28日上证综指1664点、13年6月25日上证综指1849点。

干货:熊市底部特征

历次熊市见底通常有以下特征:

一、经济周期见底。宏观经济指标体系中价格指标(包括股价)都是滞后指标,不用担心股价见底了经济还没见底。

二、估值见底。大级别熊市的底部,PB中位数通常在2倍以下,尤其是价值风格周期中成长股探明底部的熊市底部,PB中位数通常在1.5倍左右或以下。

三、成交量见底。熊市底部,成交金额、31日平均成交金额都在历史价格加权平均成交金额以下,也就是需要一段时间的缩量(而不是某一天的缩量)。

四、多头放弃抵抗。多头不死,空头不止。在熊市底部,几乎所有股票都轮跌过一遍(至少下跌三分之一左右或以上),而不是还有一批股票死扛在高位上。

熊市过程中,总会不断有利好(如2015年股灾刚开始的6月29日市场4000多点时,央行即开始降息降准),牛市过程中,总会不断有利空(如2007年大牛市期间,仅加息就有6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