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川」名稱考

“栾川”名称考

青鸞

關於欒川名字的由來,現在大家公認的來源是1994年出版的欒川第一本縣誌。其中開篇關於欒川名字的由來是這樣描述的:欒川位於豫西山區,古時西部蔓渠山(今悶頓嶺)鸞鳥群棲,故名鸞山。所出伊水名鸞水,地名鸞川。“鸞”與“欒”通用,宋朝以前通寫鸞川。元人修宋史,始寫欒川,沿襲至今。

“鸞鳥群棲,故名鸞山。所出伊水名鸞水,地名鸞川”。其依據的是清光緒盧氏縣誌所載:“或曰,山多鸞鳥,川由以是得名”。這樣描述欒川名字的出處,聽起來浪漫美麗,既充滿詩情畫意,又符合對家鄉寄情美好的願望。但是如果仔細從客觀的歷史記載來考證出處,欒川名字的由來或許另有說法。

目前,關於欒川名字由來的記載,最早可追溯到北魏晚期的地理學家酈道元所著的《水經注》一書。《水經注》看似為《水經》之注,實則以《水經》為綱,詳細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蹟、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是中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應該說《水經注》對當時地理的記載和解釋應該最具權威,同時又因為它是對欒川由來最早的記述,因此,關於欒川名字的由來應該從《水經注》的記述中進行考證,也最具權威。

《水經注》卷十五對洛水、伊水、瀍水、澗水的記載中,關於伊水的記載是這樣的:“伊水自熊耳東北徑鸞川亭北,姦水出姦山,北流際其城東而北入伊水。世人謂伊水為姦水,姦水為交水,故名斯川為鸞川也。又東為淵潭,潭渾若沸,亦不測其深淺也。……”

“栾川”名称考

從上文可以看出,鸞川之所以稱為鸞川,是因為水,而非因為鳥。而這裡的水為姦水,“姦”乃“奸”也,是奸的異體字。“奸”乃淫也,男女苟合曰奸。苟合為交合,故為交水。“鸞”即鸞鳥,漢、晉時期,把鸞鳥視為春神之使者,青鸞也被引申為愛情。這樣將“奸”引申為“交”,“交”又引申為“鸞”,那麼“姦水為交水,故名斯川為鸞川也”這句話應該就可以理解了。

其實,戰國時期《山海經》 中山經第五卷記載:“又西百二十里曰葌山,葌水出焉,而北流注於伊水,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雄黃。”《山海經》裡的“葌”山、“葌”水到《水經注》裡成為了“姦”山、“姦”水,應是傳抄之誤。但不論是“葌”還是“姦”,而鸞川之名出處卻是依據《水經注》這個傳抄之誤的“姦”。而且從“姦”到“鸞”的引申雖然附會,但這個由來經過歷代的沿用,應是最正宗的出處。

然而,鸞川名出東巒山、巒山、鸞掌山或更為合理。唐《括地誌》卷三記載:“伊水出虢州盧氏縣東巒山,東北流入洛。”唐《元和郡縣圖志》 卷第五記載:“伊陽縣,畿。伊水路,在縣西南。出鸞掌山,東流。”而清順治時期的《讀史方輿紀要》卷四十六河南一記載:“伊水出盧氏縣東南百六十里巒山,一名悶頓嶺。”卷四十八記載:“伊水,府東南十六里。源出盧氏縣之巒山,下流至偃師縣西入洛。”卷 一百二十四川瀆一記載:“伊水出盧氏縣巒山,即悶頓嶺也。”康熙時期的《尚書古文疏證》二記載:“巒山在今縣東南百六十里,非今縣西南五十里之熊耳山也。”從以上記載可以看出,從唐代開始官方都稱伊水所出的悶頓嶺為東巒山、鸞掌山,而清代則簡稱為巒山。巒山或鸞掌山所出之伊水俗稱為鸞水,鸞水流經之地稱為鸞川。清康熙《大清一統志》 第二十五部分記載:“世人謂伊水為鸞水,故名斯川為鸞川也。”而清末楊守敬、熊會貞所著《水經注疏》記載:“《注》鸞水為世俗之名,至後又以水目山,《元和志》因有出鸞掌山之說。”筆者認為,應是以山目水,又以水目川或更為合理。

至於“巒”“鸞”後寫為欒,從當今可查閱到的古代史籍看,可追溯到由北宋史學家薛居正監修宋太祖開寶七年(公元973年)十月成書的《舊五代史》:“天福四年(939年)十一月,乙丑。詔建錢鑪於欒川。”

而至於“巒”“鸞”為何後寫為欒,則有兩種可能。一是巒(巒)與欒(欒)字形非常相像,古籍常常傳抄,以訛傳訛,將與鸞(鸞)通用的欒(欒)字寫成巒(巒)字也未可知。因為古籍中寫錯字、別字亦很常見。清順治《明史》 志第十八地理三中:“又東南有欒州鎮、西南有硃陽鎮、北有杜管鎮三巡檢司。”則將欒川寫為欒州,當時應是筆下之誤,而今則成為將欒川稱為欒州的唯一出處。二是康熙字典:【鄭注】鸞或為欒。清光緒盧氏縣誌:“鄭注,鸞或為欒,則鸞欒通用,明矣”。鸞、欒通用,古人以筆畫更少的欒(欒)字替代鸞(鸞)亦有可行之理。

由此推論,鸞川來自於鸞水,而鸞水來自於鸞山或鸞掌山。至於鸞山與鸞掌山的來源,鸞鳥群棲於此而得名或許也是合理的吧!

“栾川”名称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