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在書畫界的地位怎麼樣?

赤兔萬里行


如果說二十世紀上半葉的中國,有一位學貫中西集國畫油畫大家於一身兼繪畫實踐與理論於一體成就卓著的藝術大師,那就是徐悲鴻了。





徐悲鴻生於1895年的清末,其時百業凋敝,繪畫界更是缺乏生氣。少年徐悲鴻就表現出極高的繪畫天賦,而他的勤奮刻苦更是超乎尋常。在名師指點下,徐悲鴻的國畫水平日見提高。漸漸長大的徐悲鴻開始有了自己獨立的藝術思想。他認為,中國畫自明清以來一直徘徊不前,甚至退回到不如宋代的水平。而其根本原因,就是在繪畫上因循守舊,缺乏開拓和創新。徐悲鴻立志要改變這一現狀。



1918年,徐悲鴻遠赴歐洲,學習西洋畫法和理論。先後在法國、英國、荷蘭、比利時、意大利等國學習考察,歷時8年。在歐洲的經歷使徐悲鴻眼界大開,他不僅嫻熟地掌握了油畫技法,而且系統掌握了西方油畫的一整套理論。



回國後,徐悲鴻大力倡導“西學中用”,將西方油畫先進的創作技巧和表現手法引入中國畫中,他身體力行,一邊教學,一邊創作實踐,在他和其他藝術家的執著堅持努力下,中國畫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出現了重現生機的局面,面貌一新。



徐悲鴻對藝術的貢獻不僅在於他個人藝術成就的輝煌,更在於他對中國繪畫藝術打破長期困局改革創新發展上的巨大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徐悲鴻擔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為培養新中國繪畫人才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1953年,徐悲鴻病逝於北京,享年58歲。


誰憐一燈影


徐悲鴻在書畫界的地位怎麼樣?

無論怎樣,徐悲鴻都是中國美術史上最重要的畫家之一,他的功績不可抹殺。畢竟,在一個社會的大轉型期,他引進的西方現實主義繪畫體系,並主張西為中用,是一個時代進步的需要,也是人類藝術史上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成為鏈接起東西繪畫藝術的一環。而他以教育家的身份,於多所院校任教或任職,更使他的話語權得到提升與控固。

他在藝術上的早熟,即是生活的壓力,也是使命的使然。他結識蔡元培、陳師曾、梅蘭芳及魯迅等各界名人,深受新文化運動思潮的影響,自然也被民主與科學的思想所影響。1919年在北洋政府的資助下,24歲的徐悲鴻到法國學習繪畫,考入巴黎國立美術學校學習油畫、素描,並遊歷西歐諸國,觀摩研究西方美術。抵歐之初,他參觀了英國的大英博物館、國家畫廊、皇家學院的展覽會以及法國的盧佛宮美術館,目睹了大量文藝復興時期以來的優秀作品。徐悲鴻感到自己過去所作的中國畫是“體物不精而手放佚,動不中繩,如無韁之馬難以控制。”於是,他刻苦鑽研畫學,並考入巴黎美術學校,受教於弗拉芒格先生,開始接受正規的西方繪畫教育。弗拉芒格擅長於歷史題材的人物畫,其畫作不尚細節的刻畫而注重色彩的和諧搭配與互襯,對徐悲鴻日後油畫風格的形成有著巨大的影響。

徐悲鴻思想中的“體物不精而手放佚,動不中繩,如無韁之馬難以控制”,如果不是意識的偏頗,就是後人對他的表述。他應該意識到東西方文化觀念的不同,自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體系。如果相同,那麼,就不會有色彩斑斕各種膚色的人種與不同流派的藝術。但在徐悲鴻的心中,這種觀念,實際上是他沒有意識到中西方文化自有的差異,什麼種結什麼果。但他一味這麼的以西畫來要求自己,也是一種對藝術觀念差異的不清晰認知。

而這種觀念認知,使他藝術上的主張,使中國畫失去了純正的味道。這是一種進步,也是一種悲哀!但這更是命運的使然吧,一切也許早就註定好,只是需要他來演繹罷了。


只是,中國人的藝術基因就是中國式的,徐悲鴻即使再有天分,再與西方有緣,也無法在油畫上取得西方現代藝術大師的成就。因為他的文化基因與生命記憶,註定了他的藝術生涯。

徐悲鴻國畫·八駿圖


徐悲鴻油畫·愚公移山


徐悲鴻油畫·田橫五百壯士


徐悲鴻油畫·憑桌


昊愚堂夜畫


如果綜合評定的話,徐悲鴻(1895年——1953年)在我國20世紀書畫界的地位極高,能達到他這種高度的藝術家鳳毛麟角。

尤其在中國畫改造,美術教育,美術理論三方面,徐悲鴻的地位無人可及,他是名副其實的第一人。

歷史上,中國畫的發展總是波浪式前進的,有波峰也有波谷。

徐悲鴻國畫·八駿圖

在清末民初,中國畫又一次進入了波谷,主要體現在缺乏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基本上沿襲宋元明的畫法,無論是筆墨表現力,構圖章法還是精神內涵,都是重複古人,沒有給作品賦予任何新意,若不積極改進,將要步入窮途末路。

徐悲鴻年幼時立志要學好傳統書畫,以便打好基本功,為將來改造國畫做著積極準備。他拜晚清書畫名家吳友如為師,每日勤學苦練,書畫技藝漸長。

徐悲鴻油畫·愚公移山

到13歲時,徐悲鴻的基本功已經相當紮實,不但能為父老鄉親寫春聯,還能依靠賣畫為生,完全能夠自力更生。

除過刻苦學習書畫本領外,徐悲鴻還積極跟文化界名流,如魯迅、蔡元培、梅蘭芳等人常有交往。跟他們交往後,對徐悲鴻的視野拓寬和思想境界提升幫助極大,為以後工作做了極好鋪墊。

徐悲鴻油畫·憑桌

1919年開始,徐悲鴻開始了長達8年的歐洲留學生涯,這對他藝術視野的開拓是非常好的一次塑造。他先從法國開始,然後又來到德國、英國、意大利、比利時等國家,認真學習了西方繪畫的各種技法,學習時,常常廢寢忘食,讓歐洲人感嘆中國人的學習精神。

通過刻苦學習,徐悲鴻的西畫水平並不亞於當時歐洲名畫家的水準,在國外取得了不俗成就,被廣受好評。

徐悲鴻油畫·田橫五百壯士

這8年學習,讓徐悲鴻對藝術的認識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他心中也滋生了一個偉大構想,那就是用西方繪畫的技藝來改造已經沒落的中國畫。

1927年秋季,學業有成的徐悲鴻回到國內,被國家委以重任,首先進入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執教。隨後,又被調入北平大學藝術學院教學。從1949年之後,徐悲鴻被安排進中國最高藝術學府——中央美術學院,並擔任院長職位。

徐悲鴻國畫·雄獅

在藝術院校執教時期,也是徐悲鴻大顯身手、大力改造中國畫的時候。他依靠廣泛影響力和號召力,發起了轟轟烈烈的國畫改造,重新給中國畫注入了生機活力。

中國畫歷來不注重造型的精確,也沒有光線的概念,徐悲鴻在國畫創作中,大膽引入西畫光線和造型的概念,強調國畫要在形象逼真的基礎上,再追求神韻的體現,並且,要求國畫要與時俱進,給畫面增加時代氣息,不能老是畫古人的那一套世界觀。

徐悲鴻人體素描

徐悲鴻的這種繪畫理念非常新穎,逐漸被很多人結構,成為改造中國畫的主流,在當時中國畫壇的影響力極大,也奠定了他中國現代美術教育先驅的地位。他是用西方繪畫技法來改造中國畫的第一人,註定要名留青史。


鴻鵠迎罡


徐悲鴻在書畫界的地位怎麼樣?

翻閱歷史相關資料,中西方學者對徐悲鴻在書畫界地位的評價各不相同,足以證明徐悲鴻對中國的藝術乃至於對世界藝術的影響力不容小視,

徐悲鴻與齊白石可謂是忘年之交,齊白石早期曾這樣說過“餘畫友最可欽佩著,唯我悲鴻。”這足以看出徐悲鴻驚人的才華,所謂“英雄相惜”,齊白石一語道出徐悲鴻在書畫界的地位及貢獻,

若“達芬奇是歐洲文藝復興的傑出代表,那麼徐悲鴻便是中國文藝復興的傑出代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