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菜」大數據微報告發布,川菜獨占鰲頭,八大菜系哪個該排第一?

怣手邊嘚螡秺


首先必須說明,我們討論的所謂菜系,只是民間老百姓的說法,而不是專家眼裡的正宗“菜系”,實際上無論多少純正的菜系,經過時間洗禮已經大眾化了。

八大菜系,是魯菜,川菜,粵菜,淮揚菜,浙菜,徽菜,閩菜,湘菜等等,說法不一,都是百年間的事兒,還有十大菜系的說法,湖北菜,北京菜也是後來者之一。在民間和一些官方最有名的還是四大名菜,就是魯菜,川菜,粵菜,淮揚菜,可謂各有千秋自領風騷。

1.歷史最悠久的菜——魯菜。談歷史悠久,可能沒有誰比魯菜歷史更長,從春秋時期到現在,2500多年。由於山東自周朝姜子牙時期就大力開發,所以起步很早。但是近30年來,魯菜缺乏創意,已經落伍,在山東以外市場萎縮,就是省內也不受待見。鹹,重口味,醬油廚子成為魯菜的短板。孔府菜流傳少,膠東菜成為海鮮樓。創新求變,是魯菜必須要革命的。







2.分佈最廣泛的菜——川菜。魯菜雖然久,沒有川菜火。論在國內各個省市自治區流行廣泛,川菜後來居上,在最近30多年來橫掃全國,一個麻辣打遍天下無敵手,佔據了餐飲市場大半江山,海底撈,蜀莊火鍋,奇火鍋……名目繁多。當然,川菜的普及與嗜好辣的口味流行有關。當然,隨著很多人不再吃辣,粵菜等會後來居上。







3.最有國際範兒的菜——粵菜。粵菜,也是中國四大名菜之一,據說海外華僑開的最多的菜館,就是粵菜。粵菜種類很多,分廣東菜,潮燦菜,東江客家菜等,素有“五滋”(香、松、軟、肥、濃)、“六味”(酸、甜、苦、辣、鹹、鮮)之說,近年來隨著粵商的走南闖北,粵菜也在逐漸普及,尤其是隨著國人健康養生理唸的強化,清單,新鮮,未來粵菜前途無量。






4.最有官品的菜系——淮揚菜。但是說起國正統化的名菜,還是淮揚菜,因為基本上國家對外招待的國宴,都是以淮揚菜為主,淮揚菜既沒有魯菜偏鹹,也沒有川菜潑辣,還兼有江浙,粵菜之新鮮。





當然,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每個菜系都有自己的特色,也有自己的市場,只有揚長避短,不斷創新,才能更上層樓。


天地智庫


“八大菜系”的說法其實並不算曆史悠久,距今也就一百多年的時間。

清初,魯菜、川菜、粵菜、蘇菜作為當時最有影響的地方菜,被稱作“四大菜系”。到清末民國時,

蘇式菜系分為蘇菜、浙菜和徽菜,廣式菜系分為粵菜、閩菜,川式菜系分為川菜和湘菜,這才形成了魯、川、粵、蘇、浙、徽、閩、湘的“八大菜系”。

魯菜,講究原料質地優良,以鹽提鮮,以湯壯鮮,突出爆、扒、溜等烹調方法,追求鹹鮮醇厚的口味,濃油赤醬。經典菜品有蔥燒海參、九轉大腸、芙蓉雞片、糟熘魚片等。

九轉大腸

川菜,以麻、辣、鮮、香為特色,善用小炒、乾煸、乾燒和泡、燴等烹調方法,以“味”聞名,味型富於變化。不同於魯菜的宮廷菜特色,川菜以家常菜為主、高端菜為輔,原料也多選家常食材,偶用山珍、江鮮。經典菜品有魚香肉絲、宮保雞丁、麻婆豆腐、回鍋肉等。

麻婆豆腐

粵菜,以炒、爆為主,兼有燴、煎、烤,講究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選材也頗為精細,講究不時不吃。經典菜品有豉汁蒸排骨、菠蘿咕嚕肉、白切雞、燒鵝等。

燒鵝

蘇菜,選料講究,刀工精細,口味偏甜,造型講究,擅長於燉、燜、燒、煨、炒等烹調方法

經典菜品有咕咾肉、松鼠鱖魚、紅燒獅子頭、糖醋排骨等。

松鼠鱖魚

浙菜,注重原料的新鮮與合理搭配,追求味道的互補,口味清鮮,突出本味。經典菜品有龍井蝦仁、東坡肉、西湖醋魚、蝦爆鱔背等。

龍井蝦仁

徽菜,重油、重色、重火工,芡重、色深、味濃,口感以鹹、鮮、香為主,以烹飪山珍水產見長,擅長烤、燉、蒸等烹調方法,爆、炒較少。經典菜品有臭鱖魚、荷葉粉蒸肉、清蒸石雞、蜜汁火方等。

臭鱖魚

閩菜,味尚清鮮淡爽,偏於甜酸,尤其講究調湯,以醉、扣、糟等烹調方法為特色。經典菜品有佛跳牆、醉排骨、醉糟雞、海蠣煎等。

佛跳牆

湘菜,講究調味,尤重酸辣、鹹香、清香、濃鮮,油重色濃,以煨、燉、臘、蒸、炒等烹調方法見稱。經典菜品有剁椒魚頭、外婆菜、小炒肉、米粉肉等。

剁椒魚頭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八大菜系各有所長,特色不同,應該說很難分出絕對的高下,比出明顯的一二。

魯菜通常會被成為八大菜系之首,主要因為魯菜更接近明清兩朝的政治中心,所以獲得了進入宮廷御膳的便利。而且魯菜確實在歷史上最悠久,技法上也最豐富、複雜。

川菜應該是今天分佈最廣、受眾最多的菜系了。全國各地都有川菜館,年輕人大部分都喜歡麻辣帶來的刺激。

粵菜在四大菜系中起步較晚,但影響廣泛。對於海外而言,粵菜是可以代表中國的。而且隨著1980、1990年代香港文化的傳播,以及受到廣州早茶等文化的影響,粵菜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和接受。

蘇菜是宮廷第二大菜系,如今的國宴也仍以淮揚菜為主,可以說是唯一可以與魯菜爭高貴的菜系了。而且像南京大排檔這樣的店鋪的廣泛經營,許多小吃都變成耳熟能詳的名字了。老上海風格的飯館也到處都有,在這份小資懷舊情調中,本幫菜也得到了很好的傳播。

浙菜憑藉輕淡清鮮的口味追求,應該算是八大菜系中最健康的一個了,特別是在不缺油水的今天,吃一吃浙菜也算是比較高級一種品位。

徽菜曾經藉助徽商走南闖北的影響力,一度也位居過八大菜系之首。即便到了今天,徽菜也仍然有著廣泛的傳播度,十個人裡總有七八個都吃過臭鱖魚吧。

閩菜如今的傳播更多的可能是來自小吃吧,遍地都是的沙縣小吃和帶有彼岸魅力的臺灣小吃,其中都帶有閩菜的特徵或精華。

湘菜,最下飯的一個菜系了,在如今的

全國餐飲市場上基本與川菜平分秋色,經濟實惠。


徐鵬遠


作為一個喜歡吃喝的廣東人,也來說說自己的看法。

首先本人不太認可八大菜系的劃分,覺得還是四大菜系的區分比較合理。尤其目前的很多菜品,做法和技巧都已經相互開始融合,在這種形勢下還要分出八個菜系,意義委實不大。

廣東菜有一個突出的特點是強調食材的本色,講究表面的清淡和內在的鮮美,但是在炎熱的夏天,一旦稍微脾胃有傷,面對清淡的味道,就極容易沒有食慾。這時候很適合吃點川菜,湖南菜其實就是川菜的一個分支,只是用麻和辣的手法不同而已。四川菜的麻辣酸味,很適合在炎熱的季節讓自己多吃一點。

川菜過於強調複合味,比起浙菜和魯菜,川菜的味覺衝擊力要強很多,而且所用調料高度相通,新手做的菜和高廚做的,味道的衝擊都差別不大,只是內涵完全不一樣而已,所以川菜易於廣泛推開。

大蔥炒海參作為魯菜的標誌性菜品,和西湖醋魚作為浙菜的標誌一樣,都是好菜當中的優品。但是兩個菜系的菜品味道,都難於控制,或者說標準化,不同廚師做出來的同一個菜,之間的差別可以超過麵包和饅頭的差別,所以這兩個菜系難於做到大眾推廣,只能在好餐廳裡吃到好貨,一旦換個地方,換個廚師,就會分數大減。

複合味的廣泛運用,其實也影響了川菜的高級發展,一些高級川菜,也是蠻講究味道醇厚的,而並不是一味麻辣取勝,以迎合大眾口味。


圓創觀點


川菜是我國八大菜系之一,在我國烹飪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川菜有“七滋八味”之說,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之美譽。川菜在製作方法上因選料精細

烹飪嚴格、品種豐富而受到人們的喜愛。川菜已經享譽全國並走出了國門,成為外國人餐桌上的美味佳餚。在眾多的菜系門店中,川菜所佔比例是最多的,從全國餐館營業額統計上看,川菜的影響力居榜首。川菜已經成為中華民族飲食文化與文明史上一顆耀眼奪目的明珠。

川菜的菜系

自貢為主的鹽幫川菜、重慶為主的渝派川菜以及成都為主的蓉派川菜共同構成了四川菜系。通常認為,重慶渝派川菜比較接近新式川菜,而成都蓉派川菜則為傳統官家川菜。在川菜餐館中,菜品的口味以蓉派川菜和渝派川菜為主,現在鹽幫川菜也開始突起,並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

川菜的特點

川菜的原料以山珍、江鮮、野蔬和畜禽為主。川菜的主要特色是麻、辣、香、鮮,向來有活“色”生“香”的“味”覺體驗說法。川菜菜式主要有家常風味菜式、大眾便餐菜式、普通宴會菜式、高級宴會菜式。這些不同類型的菜式既有各自的特色,彼此間又相互滲透、融合,共同構成了川菜菜式,並向四川以外的地區廣泛傳播,在各個階層都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川菜的特點表現為取材廣泛調味多變、菜式適應力強。此外,川菜強調麻、辣、鮮、香、油大和味厚,調味方法和烹飪方法多種多樣,形成了色香味俱全的特殊風味。


八鮮過海


數據說話吧,川菜確實征服了普通民眾的味蕾。因為之前剛好做一個餐飲品牌項目,所以就查了一些資料,以下幾張圖是2016年餐飲白皮書報告,不是我編的,不信就自己去查,別瞎噴。不過每個地方都有好吃的,每個人口味都有自己偏好,哪一個地方的菜第一第二根本沒有意義,各個菜系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是好事,可以吃到更多美食。寫這個呢只是自己漂泊在外多年,思念家鄉和家鄉美食了,純粹分享個人作為一個普通小老百姓愛吃的部分東西,不跟誰爭,愛較真的人自行百度去。




作為四川人,在長三角生活七年多了倒是什麼菜都還比較適應,清淡不清淡的都可以吃,平時要求也就吃飽就行。就是有時候嘴饞就特別想吃川菜,但是上海外面買的辣椒麵味道不行,吃了還拉肚子,自己四川帶的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也是奇了怪,不知道加了什麼。我呢,現在基本上正常的中餐都能接受,不愛吃西餐,那些什麼肯德基,麥當勞咖喱客,還有很多日韓料理,完全沒有興趣,不過我覺得上海人以及一些沿海人特愛吃西餐,日韓料理什麼的,可能受西方影響比較大。以前有幾個上海同事有時候一起吃飯,說吃啥,她們每次要不是咖喱客就是烏冬麵,吃一兩次還行,老吃這個實在不想吃了。或者愛吃那些披薩,subway之類的,都吃不飽,沒有滿足感。我還是得吃大米飯或麵條才行,後來我就找口味相似的同事,天天吃食堂也覺得好吃點。

最近,有點想吃粵菜,看什麼時候有機會去廣東吃吃吧。海鮮愛吃的還不多,不過也嘗試擴展自己的口味吧。四大菜系中(衍生的八大菜系就不說了)魯菜缺乏創新邊緣化了,淮揚菜特點不夠鮮明,受眾較小,也就粵菜還比較堅挺,粵菜和川菜立志把吃貨精神發揚光大。

對了,一說川菜都覺得麻辣的,那是對川菜最大的誤解。當然我個人是愛吃麻辣的,但是一般人家家常菜這些辣的放得很少,看個人口味吧,比如甜燒白,糖醋排骨,酥肉,圓子,剁茄子,蛋烘糕。還記得那時候在教室就能聽到外面的吆喝聲:五香滷雞蛋,五毛錢一個,味道好得很/買蘇稽米花糖、槽頭糕、石頭糕、滋滋糕。。。這些肯定都不辣,我也沒吃過。其實川菜和小吃有很多我自己都沒吃過,也不知道,畢竟20之前沒錢去吃,20後就遠離家鄉了。至於四川外的什麼麻辣燙一開始我是完全不能理解的,怎麼這麼做的?所以很少吃。

哈哈,前幾天生日,請了幾個口味一致的人來住的地方吃飯,自己做的,只會最簡單的,全憑感覺做的。求別噴,水平有限。


我做的粉蒸排骨,不麻不辣,應該適應大眾口味

一個人的午餐,葷素搭配,重口味和清淡搭配,為了效率,半小時就做好了

我炒肉的風格


回老家,吃的太多,根本來不及吃,這是之前吃的一些東西




此乃我的最愛,甜皮鴨,甜而不膩,又脆又酥,從小吃到大
這七八塊錢一晚的豆腐腦是我上街必吃的,還愛吃一些抄手,麵條,米線什麼的

下面是我自己做的,還是將就好吃
還有今年回去,新式吃法,這個玉米餅真好吃,估計還有很多新式吃法我都不知道了,很多好吃的,我自己也沒吃過。因為我從小挑食,不吃蔬菜,不吃甜的,酸的,淡的等等所以很多小吃我自己也沒關注,比如醪糟兒,冰粉兒,涼糕,葉兒粑,鍋盔,餈粑等等,那時候我不愛吃,現在口味多元化了,應該沒問題了。哎,在外面太久了,該回去咯,捨不得美食這麼豐富的地方。




我媽給我切好了,打包帶走,香腸特愛吃,臘肉還行

來自其他地方朋友的評價:

一個東北的同事去重慶那邊吃的,才60塊錢,這種豆花兒飯可以吃得憨飽,我一次可以吃三碗飯,尤其家裡做一大鍋又燙又嫩超好吃


以下是一個江蘇朋友去我家鄉吃的發的圖片,她很愛吃







不寫了,口水要流出來了,更想趕緊回家了,啥不說,為了吃,我也得返回故里啊。最後放一張我最愛的寶寶之一


關於餐飲報告的其他數據,有興趣可以瞭解一下



一朵小發發


對於八大菜系,首先我要說的一項是蘇菜並不是蘇菜而是應該叫做淮揚菜。淮揚菜主要以揚州和淮安為主。

首先先來說說八大菜系。個人認為最具特色的還是隻應該有傳統的四大菜系,即:川菜、魯菜、粵菜、淮揚菜。其代表菜:

淮揚菜:

清燉蟹粉獅子頭

粵菜:

白切雞

魯菜:

一品豆腐




川菜:

回鍋肉

至於“八大菜系”熱度TOP20中,川菜佔據了半壁江山,其原因是川菜受眾面廣、比較大眾化且接地氣。因為這份排名是來自於網絡,也可以說來自於一般的食客,所以川菜受到熱捧也是理所當然之事了。

為什麼川菜這麼接地氣,我們可以看看川菜的經典菜品:回鍋肉、麻婆豆腐、水煮肉片、酸菜魚、夫妻肺片等,這些菜品的原材料只是一些很常見的食材,比如:豬肉、豆腐、魚、牛雜等這些食材隨處可見,對於烹飪技巧也不復雜,做好調味即可。

川菜不但講究麻辣,而且還講究七滋八味。七滋是指酸、甜、苦、辣、鹹、香、麻。八味是指魚香、麻辣、酸辣、乾燒、辣子、紅油、怪味、椒麻。其實川菜的味型何止這八味,這八味只是比較常見,除此之外還有24種味型之多,諸如麻辣味、紅油味、糊辣味、酸辣味、椒麻味、家常味、荔枝辣香味、魚香味、陳皮味、怪味、蒜泥味、薑汁味、芥末味、麻醬味、煙香味、醬香味、五香味、糟香味、鹹鮮味、豉汁味、茄汁味、醇甜味、荔枝味、糖醋味。就這麼豐富的味型何愁不讓網民們喜愛。

本文均屬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歡迎點擊頭像後關注,與胡楊一起交流各地美食。


水煮美食


“中國菜”大數據微報告發布,川菜獨佔鰲頭,八大菜系哪個該排第一?

2017年11月份,21財經與UC大數據共同發佈了一份中國菜大數據報告,一系列數據顯示,川菜在中國八大菜系中熱度最高,達到1683939,幾乎比另外七大菜系之和還高,而廣東菜以209092名列第二,湘菜以132732名列第三,魯菜以124459名列第四,徽菜以110998名列第五,閩菜以94538名列第六,浙菜以92647名列第七,蘇菜以90233名列第八。

菜品熱度榜單之中,川菜佔據二十強的二分之一,其中重慶火鍋名列榜首。回鍋肉、麻婆豆腐、魚香肉絲、酸菜魚、酸辣粉、宮保雞丁、水煮魚、泡椒鳳爪、水煮肉片悉數上榜。這樣的排行多少有些令人意外,但卻並不是四川人排的,而是全國綜合而來的消費大數據,所以川菜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的確是難以憾動。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另一個榜單——中國餐飲百強,以川菜為主的重慶、四川企業一起超過20家,算是八大餐系中入選榜單最多的一個菜系了,這些品牌都走向了全國,也正因為這些企業走出去,從而也推廣了川菜,宣傳了川菜,擴大的川菜的影響力。相信每一個地方都有川菜,別說東南沿海的發達地區,就是青藏高原的拉薩及川藏線上,也存在著大量的川菜,而且數量之大,比例之高令人驚訝。

所以我認為在八大菜系中,還是川菜該排第一。除了川菜,其實我也很喜歡吃粵菜和湘菜,粵菜比較清淡,理加註重營養。而湘菜與川菜接近,但裡面基本不放花椒,有辣味而沒有麻味。個人意見,歡迎友好討論。


渝帆


這個類似的問題,廚子曾經專門寫過一篇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進入廚子空間查看一下。廚子今天回答下關於八大菜系各自的招牌菜:

1、川菜

回鍋肉、魚香肉絲、宮保雞丁、水煮魚、酸菜魚;

2、魯菜

九轉大腸、油爆雙脆、木須肉、糖醋里脊

粵菜

白切雞、椒鹽瀨尿蝦、幹炒牛河、掛壁燒鵝

蘇菜

清燉獅子頭、鹽水鴨、三套鴨、松鼠桂魚

湘菜

永州血鴨、剁椒魚頭、紅燒肉、寧鄉口味蛇

浙菜

西湖醋魚、炸響鈴、龍井蝦仁、東坡肉

閩菜

佛跳牆、荔枝肉、醉排骨、白雪雞

徽菜

火腿燉甲魚、雪冬燒山雞、紅燒臭鱖魚、黃山燉鴿

原創不易呀,為了找圖,手都軟了,小夥伴們能不能多給些點贊和關注呢?你的每一次互動都是廚子前進的動力,謝謝大家!

廚子,頭條號的美食原創作者,餐飲業二十多年老兵,擅長:火鍋、江湖菜;如需瞭解更多資訊,請關注【廚子說菜】,謝謝!


廚子說菜


按照歷史與影響力,魯菜排名第一。

按照現在的市場佔有率,川菜排第一。

按照在中國頂級餐飲中的比例,粵菜排第一。

先說魯菜,山東地區開發非常之早,飲食文化產生也較早。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孔孟就提出了自己的飲食主張,比如孔子“不時不食”“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儒家思想很早就注入到山東地區的飲食之中。齊桓公時候,誕生了中國著名的廚師易牙,善變五味。其後,隨著民族融合與地區交流,至魏晉南北朝時期,山東地區在原有漢民族烹飪菜品的基礎上,吸收了多民族的特色,在賈思勰《齊民要術》中,我們可以找到蹤跡。

經過隋唐至明清之際,山東菜已經基本形成,不僅在山東地區流行,而且傳至京津、東北、華北,遍佈黃河流域,進入明清宮廷,成為覆蓋範圍最廣的菜系,也叫做“北方菜”,可謂極盛。

其後,清末、民國時期,魯菜依然在北京佔據著重要位置,我們在唐魯孫梁實秋等名人的書籍中,可以見到其中的餐館多數是魯菜館。進入新中國後,隨著川菜與粵菜的崛起,魯菜有所弱勢,但依然不可忽視。

當然對外傳播的主要是魯菜中的濟南菜與膠東菜,像如今的京菜,就是兩大派系與北京本土菜的融合。而孔府菜一直是固守本土,走的是高逼格的路線。可以說,魯菜就是官菜。

其次川菜,四川地區飲食文化發展較晚,納入華夏範疇大概從秦始皇伐蜀開始。川菜之形成離不開幾大因素,

第一是移民,明清時期,湖廣填四川,外地移民帶來的新口味新食材與原來四川本地的飲食相融合,擴大了川菜的覆蓋面,其融合後的口味不再僅僅侷限於四川本地,而是向外擴張,且在擴張之中,不停地吸收其他菜系的特色,非常之包容。

第二是辣椒的進入,麻辣可以說是川菜之靈魂,即使川菜分為諸多派系,辣不能代表川菜,但在全國範圍內來說,辣是最容易吸引人的一種味道,這壓過了其他調味;同時,也給予了菜品也鮮紅的色澤,奪人眼目。

第三,複合味有27種之多,為全國第一,最容易為人所接受。

第四,是做法相對簡單快捷,是最接近廣大人民的味道,它不會高高在上,而是起自民間,流行於民間,繼而殺入上層社會。比如火鍋、夫妻肺片、麻婆豆腐,等等,市場佔有率排到第一。

最後是粵菜,不管是廣府菜,還是潮州菜,粵菜是商業氣息極其濃厚的。廣府,即廣州為中心,廣州自古就是貿易中心,商人來來往往,自然講究高端的路子,講究選料精細、配料奇異、刀工精湛、火候適宜,色香味形要求很高。而潮州菜呢,是家族性質,在本地盤根錯節,走到海外也是牽扯不斷的。

我們查看最新的米其林榜單,不管是香港、澳門,還是剛剛進入的上海地區,佔據席位最多的就是粵菜。其中兩期的米其林上海榜單,粵菜館唐閣兩度奪魁。從某種程度上來講,粵菜在頂級餐飲中是排名第一。

淮揚菜(蘇菜),其實我個人很偏愛它。我一直覺得它是吸收了魯菜與粵菜兩個方面而成的。它曾經一度是宮廷菜,只是在宮廷的受寵上遜色於魯菜;它又偏文人菜一些,精雕細琢與粵菜可以分庭抗禮,在高端餐飲中很受歡迎,只是諸多排名遜色於粵菜。哪怕是上海米其林榜單上,本幫菜數量還是少於外來的粵菜。

湘菜因為與川菜在某種程度上的相似性,很難進入排名第一。

徽菜、閩菜、浙菜影響面上多半集中在本省。與湘菜是後來進入八大菜系的,影響力自然不如魯菜、川菜、粵菜與蘇菜。


大武漢美食榜



第一名粵菜



第二名川菜



第三名浙菜



第四名湘菜



第五名蘇菜



第六名閩菜



第七名徽菜



第八名魯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