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想要跨越階層,除了造反還有什麼辦法?


跨越階層,是一個從古至今延續性的社會問題。除了一些偶發性因素、運氣因素和結構性因素,階層一般是代際生產的。

古代來說,門第、軍功、地望等因素都是階層的動態表達。在固化的社會里,階層往往流動性呈現出一種相對機制化的模式: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會打洞。

偶發因素包括:亂世出英雄,秩序混亂時的努力,如劉邦等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運氣因素包括:遇到貴人、嫁的好或娶的好、經商暴富等;結構性因素包括:拆遷賠款、城鄉規劃變動、古代龍興之地等等。客觀來說,平均主義不可取,有一定分化的社會才是有活力的。常態性社會流動與階層跨越,一般來說有以下幾種方法:

第一,本本分分讀書考試,接受良好教育,爭取有知識期待變現,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第二,考試進入行伍、體制內等,熬級別、資歷和職稱。

第三,節點變動時期,選擇正確,拿到飛黃騰達的機會或有一門核心技術。

財富分化、資源分配乃至人的努力,把人群劃分為階等,“他爸賣蔥娃賣蒜”,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是常態。一般來說,普通人跨越階層,需要一家人的努力。古代科舉制,考上舉人,有的地主之家幾乎都需要付出全家的努力。考上進士,那是“祖墳冒青煙”了。至於成為狀元,真的是難上加難。有人研究,清代科舉家族,百分之八十來自於江南科舉家族及其關係網絡,人家這些人屬於階層再生產。財富的維持、階層的生產乃至地位榮譽的延續,形成一個龐大的中間力量,也是社會穩定的條件。

當然,任何模式都有偶然性和運氣成分在。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情,大家努力。另外,保持內心寧靜,提高自我,不可因對財富的追逐而迷失了自我。

歷史傳訊社,基於共享理念下的歷史學人社區。我們立足於原創,書寫歷史,資鑑現實,努力建設為一個有情懷和質量的新傳播媒體。

歷史傳訊社


今天的我們談跨越階層困難,其實古代也是。許多人也很發愁,比如南北朝就有人談“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當然也不是沒有途徑,我就來拿明朝的階層跨越途徑說一說吧。

假設你出身在嘉靖、萬曆時期華北平原上一個普通的自耕農家庭,你如何實現階層跨越呢?

1、讀書考試

由於家庭原因,你是不可能拿到科舉移民的,順天府的學額最多,錄取率最高,但基本都是子弟的機會。


如果你聰慧,家裡人也重視讀書,你的家族也把你當做文曲星,你爺爺也買有幾本書。你表現優良,在20歲就考上舉人了。這就很不錯了,史可法20歲才考上秀才。當然最遲也就27歲吧,再大的話,脫產讀書,家裡是頂不住的。

(升官圖是一門學問)

到這一步,你基本就可以在當地府學、縣學找一個體面工作了,即府學訓導以及縣學教諭、訓導、囑託,屬於布政司衙門管理

如果有興趣,也可以經過吏部銓選去縣裡當典史等,也算一官半職,如果特別優秀,可以當知府,甚至兵備、分守、分巡道。再往上就難了,畢竟大明是個學歷社會。

如果考上進士,分配工作後,尤其是去了科道衙門(言官),不要激烈發言(但也要把握時機說話),退休怎麼也到了按察使、布政使(副部、正部)級,這就足夠徹底改變家族命運

但這個路比較難,難度大體相當於一箇中部高考大省的農村子弟考上光華學院。

2、自宮入宮

這時候宮裡的公公基本都是民間自發自宮進去的。其實道理很簡單,想想你家努力種地、風調雨順才能勉強餬口,這還得在交糧(交銀)順利,地方政府攤派較少。如果遇到災荒,吃糠都沒有。

而成為公公,至少可以吃一份皇糧,一年6石(700多斤)還是有的,在家裡人均不到四百斤。如果你再心細、膽大、能跑腿,在京師買個房子,一家子接過來也是可以的。

所以作為華北平原上的自耕農,你發現你隔壁裡王二叔、李三舅都是這麼出去,在前輩帶領下,已經在京師有兩間宅子,為何不去呢?甚至本甲的劉三胖分配在王府,現在都負責在遼東做皮料生意,每年給家裡50引鹽(5000斤)。

(成為魏公公就別指望了,但衣食無憂還是沒問題的)

畢竟“河間太監甲天下”。你一咬牙一跺腳自宮,投奔臨裡甲前輩(明朝基本為裡甲制度),哭訴一番。正常情況下,在宮裡有個職務,或者分配王府、或者直接到織造等地方。

家裡生活水平基本改變是沒有啥問題了。

至於要成為司禮監掌印等牛人,首先要保證能在內書堂接受教育(認識自己的文官導師),其次自己分配到太子那裡(和儲君建立關係),或者太子長子那裡。

這種概率太低,和考進士進翰林差不多。

3、行伍當兵

大明的軍隊很長時間裡,軍官都是世襲的。想一下,人家起步是千戶,指揮僉事,再不濟也是小旗。你起步是小兵,再怎麼靠著砍人的功績也是達不住人家的。幸虧你沒和人家攀比。再就是遇到了好時代,嘉隆時期行伍出身的高級將領越來越多

北方邊疆無休止的衝突,給了寒門子弟機會,你如果去了這裡投軍,並認識幾個蒙古來的小夥伴,一起成為將軍的親兵。每次衝鋒在前,還能活下來。

(努力成為其中馳騁的騎兵)

大體到打不動的時候,能得到一個千戶的待遇,世襲應該能拿個百戶(副百戶也可以),職位能營都司已經很不錯了,你兒子的起點就可以了。

非要說行伍當總兵,洗洗睡吧。

4、其他途徑

今天有說法說大明是商業社會、農商社會,甚至近代社會。雖然沒那麼準確,但也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大明發展還是有多元性的。

作為農民家庭出身,直接經商是不可能了。可以去做夥計。

家裡距運河近,可以在稅關工作、也可以成為縴夫、船伕等。

開了眼界,去衙門做個吏也就很好了(競爭很激烈)。

這些發展空間沒有前面三個大,根本原因是大明是王權主義社會

(社會多元化下機會多元)

總結:

大明從建立以來就有較強的社會流動,朝廷也很重視,比如明太祖就搞了南北榜案。所以許多寒門子弟通過自己的努力走上人生巔峰。他們或士子、或公公、或軍官。

由於大明本質上是王權主義社會,所有好的有發展前途的都是圍繞政權展開的,所以說許多社會職務並沒有那麼好,並不像現在,企業能吸引那麼多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明實錄》《明會典

胡丹《大明那些九千歲123》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眾人拾柴火焰高,我是東北總叨叨。

古代由於等級制度的規定,人們都會被分成各種階層,想要完成階層的跨越,許多人都選擇了造反的路,不成功便成仁,在歷史上也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和傳說,為後輩的人們說津津樂道。

那麼古












代想要跨越階層除了造反就沒有別的方法了嗎?

總叨叨通過查閱資料發現,古人還是有方法完成階層的跨越的,途徑大概是以下幾個:

1、通過讀書考取功名來走仕途。隨著官位的上升,也就順便改變了族群的命運,期間遇上哪個皇帝高官順心的時候給予可觀的封賞,就可以一步登天,變成新的區別於原來自己出身的階層。




2、抓住和掌握權利的高官貴族,皇親國戚進行通婚的機會,也可以平步青雲。古代的很多人都是由於嫁入豪門貴族或者是入贅豪門貴族而改變了原本卑微的階層地位,實現了階層的跨越。











3、由於某種人為或自然創造了機會,有人抓住了,就完成了階層的轉變。比如說在戰亂時期營救了皇親國戚高等級的貴族,幫助這些人躲過了災難,解除了危機。出於感激,被救者進行厚禮封賞來表彰和感謝,這些人就可以實現階層的跨越。












通過以上分析,總叨叨認為古代想要階層跨越還是有一定的方式方法來支持的,儘管渠道比較狹窄,但是歷史上還是有許多人得到上天的眷顧完成了這一跨越。








朋友們還知道有哪些途徑完成階層跨越呢?歡迎留言討論!


總叨叨


題目說的跨越階級和問題描述所說的家族長盛不衰是兩個問題。

首先我們來聊聊如何跨越階級的問題。

在古代想要突破階層,除了造反大致有以下幾種辦法。

一,讀書


古代識字率是非常可憐的,只要有機會拜師讀書識字就有很大的可能走上突破階層的道路。

雖然讀書之後也僅僅是寒門士子,但畢竟已經走向了士子的階層而不是野人了。

二,經商

如果連拜師讀書的錢都沒有,那隻能從事經商這種所謂的“賤業”,畢竟士農工商,商排名最後。

假設從簡單的流動貨郎做起,做好了掘到第一桶金,後面有錢了開始就接著拜師讀書吧,可能富一代是沒啥機會了,但是富二代倒是有很大可能可以培養成書一代。

三,舉孝廉


舉孝廉是古代特有的推薦人才的形式。

有些人因為身材高大,相貌威猛就被推薦為孝廉,成功憑藉身材相貌加入公務員的隊伍。(當然,此人父親是軍政一巴抓的一方大員)。

如果你沒有這樣獨特的相貌和背景。想成為孝廉就要在孝道上下功夫了。

比如二十四孝中的臥冰求鯉、埋兒奉母的主人公,不但成功感動上天,感動官員,被推薦為孝廉也就是分分鐘的事情。

四,有特長

不論在種地、還是打仗,或是絲綢、紡織、陶瓷、鑄鐵。。。等等,只要有一技之長,做的東西比別人厲害,也算有機會能擔任工頭等基礎職務,以後指不定也有可能成為管理者的一員,這也是突破階級的方式。




第二個就是問題描述中提到的家族如何長盛不衰?

這一點基本上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古代人也明白,古人在哲學上講究成住壞空,循環往復。古人也說“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不論是多麼顯赫的家族,遲早要經歷“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朋,眼看他樓塌了”的階段。

中國歷史上能長久保存下來的家族僅有兩個。

就是儒教孔子後人和道教張天師後人。




要說如何保存家族,古代已經有非常豐富的經驗了。

說白了就一句話: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裡!

可以參考三國時期的諸葛家族,三國各有諸葛家族的人出仕做官,理論上說不論三國誰笑道最後,諸葛氏族都能得以保全。

諸葛亮追隨劉備先後任軍師中郎將、軍師將軍、丞相 。

兄諸葛瑾仕於吳孫權,拜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牧。

弟諸葛誕仕於魏,為吏部郎,累遷揚州刺吏、鎮東將軍、司空。

我是頭條號以史為鑑,埋沒的歷史真相、誤解的歷史人物、不為外人所知的關係......我來為您講述,歡迎關注。


以史為鑑


古代人想跨越階層,除了造反,還有什麼其它辦法?

解釋這個問題,確實需要勇氣和智力。回答的不正確,涉及到政治的敏感詞。恐怕審核難以通過。

古代人跨越階層經驗,現代人不都在演習嗎。歷朝歷代統治集團精英。無時無刻,廢盡心血都在設法找一條階層平衡的法碼。但是老的失衡標準被打破。新的階層固化又滋生。固然,統治集團統治跳出歷史週期律統治,仍然不能改變幹古統治滅亡之規律。

古人跨越階層不外乎兩個方面。

其一,官逼民反,通過戰爭達到新的階層的誕生。產生出又一批新的達官貴人階層。

其二,科舉制度,綜合平衡。投機所好,任人唯親。也是一種跨越階層的墊腳石。

上述回答,不知審核通過!


怒而難亦言


過去,世家要經過三代積累才能算是成為貴族。

你看漢晉的豪強門閥,那是經歷戰國時期發端、西漢發展、到東漢後期經過五六百年時間積累才能算士族。

隋唐科舉特別北宋之後,已經沒有世家這個階層了。

歷史上,除孔家之外,誰家可以長盛不衰?

不可能做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