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晚清洋务运动最重要的主持者!

他也许是中国近代史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他血腥镇压过太平天国和捻军,从而成为晚清重臣之一。他主持清政府的外交几十年,和西方列强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在很长时间内被人骂为“卖国贼”。他又是晚清洋务运动最重要的主持者。虽然洋务运动未能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客观上却引起了中国经济、文化、阶级关系的巨大变化,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他是晚清洋务运动最重要的主持者!

李鸿章是安徽合肥人,他“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是晚清重臣之一。中国近代遭受帝国列强凌辱,有一系列让国人没齿难忘的丧权辱国的条约,而这些无不和他相关,许多条约都为他亲手所签,这就足以使他“留名百世”了。李鸿章的发迹是由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有功。1851年,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咸丰皇帝下令,让一批官员回籍办团练,就地镇压太平军。李鸿章也随吕贤基回安徽办团练,并率兵攻击太平军。继而离开安徽,到江西建昌投奔曾国藩。1861年,受曾国藩派遣,回安徽编练淮军,共招募兵勇7千余人,创建了中国近代史上继湘军之后的又一支地主武装淮军。

1862年4月,李鸿章率淮军进驻上海,在英、法、美侵略军及洋枪队配合下,先解上海之围,然后南打嘉兴,北陷苏州。连克江浙重镇,和曾国藩、左宗棠三路大军形成了对天京的最后包围,1864年7月,天京陷落。李鸿章随从吕贤基组织团练起,与太平军作战12个年头,被清政府誉为“中兴名臣”,赐予一等肃毅伯。

他是晚清洋务运动最重要的主持者!

随后,李鸿章又转战南北,在曾国藩、左宗棠的协作下历经两年的时间将东西捻军全部剿灭。此后,其势力迅速膨胀。到1870年,接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集内政、外交、军事、经济大权于一身,成为清朝政府屈指可数的封疆大吏。

李鸿章很早就对洋枪洋炮产生了兴趣。1870年,李鸿章接替日趋衰落的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后来又兼任北洋大臣,其职责为“洋务海防”。李鸿章后来有25年时间活跃在此任上,是汉族官僚所达到的顶点。据有重权,使他有可能在军事和工业方面有所作为。李鸿章坐镇北洋,遥控朝政,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

李鸿章后半生专门务“洋”,最可称赞的是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和组建新式海军三件事。在李鸿章看来,制造机器,是“自强”的根本。因此攻破天京后,他立即着手建立军工基地江南制造总局和金陵制造局。1865年江南制造总局成立,设有汽炉厂、机器厂、轮船厂、枪厂等,以生产枪炮弹药为主,同时也制造船舰。制造局另有翻译馆,主要翻译实用类西书,是近代西学东渐的主要场所之一。

同一年,李鸿章接曾国藩任两江总督,把原苏州洋炮局迁到南京,扩建后改称金陵制造局。开始时,这两家工厂由曾国藩、李鸿章两人掌管,后来曾国藩死去,便由李鸿章全权负责了。李鸿章还参与了天津机器局的筹建,等到做了直隶总督,此局也自然成了手中物。以后几十年,津、宁、沪三局不断更新设备,扩大规模,李鸿章为此不遗余力。据说从三局创建到1894年甲午战争时,总耗资2454万两,占清政府投入近代军事工业经费总数的一半。

他是晚清洋务运动最重要的主持者!

到了90年代,三局都已有了明显成绩。江南制造总局所造各式枪械已接近进口的西洋武器,轮船制造也由开始时的木壳兵轮发展到生产铁甲兵轮。由李鸿章亲自坐镇的天津机器局,以产品类型全著称被称为“洋军火之总汇”。工业的发展,直接增强了清军的战斗力,当年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和捻军起义的过程中,这些洋枪洋炮起了极重要的作用。但津、宁、沪三局在管理上依然是封建的一套,而在引西学的战略上坚持“雇洋人、购洋器、用洋法”的原则,先购买机器物件,再随洋师傅仿造,因此始终跟在别人后面走路,与西方先进的工业制造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后来的几场战争中,这些弱点都暴露无遗。在“求强”的同时,李鸿章又致力于“求富”,试图以此解决走向强盛的物质基础。

1873年,经李鸿章等人多方筹措,近代第一个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成立。官督商办,就是企业既招商股,又由官方总揽大纲,受官方控制,但盈亏由企业自负。官督商办的路子,是李鸿章的创造,旨在收天下之财为己用。轮船招商局在李鸿章和著名买办盛宣怀等人维持下,成为李希望的“铁板模样”。招商局起初只有3只轮船,4年后即发展到33只,总吨位达33967吨,每年纯利达30万两。李鸿章对此极得意地说“招商轮船实为开办洋务40年来最得手文字。”

他是晚清洋务运动最重要的主持者!

这以后,李鸿章又创办了开平矿务局,中国第一个棉。纺织厂上海机器机布局、漠河金矿等著名的企业。他创设于天津的电报总局是近代电报业的开端。主持修建的唐胥铁路也是早期最有名的,后来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中国铁路公司。1891年,李鸿章在山海关创设了北洋官铁路局,这是他一生中兴办的惟一的一家官办民用企业。

自70年代以后,李鸿章最尽力的一项事业是北洋海军的筹建。李鸿章多年一直主张加强海防,因此极力鼓吹创建先进的海军。1875年,清政府设立海军衙门,李鸿章虽不在任,实际上却全权操纵。3年后,北洋舰队正式建立。

为营建这支舰队,李鸿章可谓费尽心机。他坚持买船为主、造船为辅的原则。1876年,第一批炮船从英国驶抵中国。这以后,李鸿章又主持购买了一批铁甲舰和巡洋舰,其中包括后来在甲午海战中立下功劳的“致远”、“定远”等军舰,从而构成了北洋舰队的主力。与舰队相配合,李鸿章还在旅顺口和威海卫建立了海军基地,同时着手培养第一批近代海军人才。

不幸的是北洋海军经费严重不足,慈禧太后挪用大量军费修筑颐和园工程,使正在建设中的海军无法进一步发展,遂遭受致命创伤。并且李鸿章用人以亲属、淮系人为上,使军内派系矛盾极深,军事训练也极松驰,难以担当大战。因此甲午一战,北洋舰队葬身海底并不是偶然的事件。这一仗,彻底打碎了李鸿章的“求强”之梦。

1870年6月,天津人民因法国教会育婴堂虐死中国儿童一事到教堂说理。法国领事丰大业蛮横无理,开枪打死中国人。天津人民怒不可遏,打死丰大业,放火烧了海河边上的望海楼教堂。这就是有名的“天津教案”。在解决“天津教案”中,李鸿章与曾国藩一起,处死中国人20名,发配25名,镇压了中国人民的反帝运动,维护了外国侵略者利益,这是他从事外交活动的正式开始。

他是晚清洋务运动最重要的主持者!

在对外交涉中,李鸿章一贯媚外卖国,妥协投降。1876年,与英国代表签订《中英烟台条约》,向英国赔白银2000万两并许以英国货物在中国免内地税等一系列特权。1885年,中法战争时,前方将士浴血奋战,取得了中国近代少有的镇南关大捷等军事胜利,而李鸿章却力主“趁胜即收”,签订了著名的《中法新约》,使法国这个战败国取得了可在中国修筑铁路等在战场上得不到的利益,出现了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奇怪结局。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李鸿章“避战求和”,驳回了海军提督丁汝昌的几次请战,对前方的军事情报,漠然置之,致使防战一败涂地,海战使多年苦心经营的北洋水师毁于一旦。最后又是他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卖国的《马关条约》。条约规定:中国割地;中国对日赔款白银2亿两;中国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等等,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引起了国人极大愤慨。

他是晚清洋务运动最重要的主持者!

1856年,李鸿章以贺使身份参加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典礼,接受了沙俄100万卢布的贿赂,签订《中俄密约》,出卖了中国主权。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他被任命为全权大臣,在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上签了字。条约规定:中国赔款4.5亿两白银,39年付清,本息总计9.8亿两;在北京设使馆区,外国可驻兵把守,中国人不得入内;外国可在北京至山海关一线驻军……这一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堕入半殖民地的深渊。

1901年11月李鸿章病死,死前,他留下遗言,推荐山东巡抚袁世凯接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在风云变幻的晚清政治舞台上活跃了长达半个世纪。在他生前和死后,人们对他始终褒贬不一,毁誉参半。有的赞誉为“东方俾斯麦”、“中兴名臣”、“地主阶级改革派”,有的斥之为“卖国贼”、“刽子手”、“乱世无赖”。时至今日,仍是褒贬难平。李鸿章一生的活动与中国近代历史许多重大事件密切相关,并产生了重大影响。

他是晚清洋务运动最重要的主持者!

编练淮军,镇压太平天国革命,李鸿章充当了主要的角色。作为清朝统治阶级的一员,这也是其阶级利益的必然表现。李鸿章兴办的洋务是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和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其主观愿望如何,客观上却引起了中国经济、文化、阶级关系的巨大变化,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李鸿章作为晚清外交的主要决策人和执行者,他推行的求和外交使中国在列强面前一味妥协退让,所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又把中国拖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为误国、卖国外交。平心而论,李鸿章是晚清洋务运动最重要的主持者,虽然洋务运动并未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但是客观上却推动了中国经济、文化、阶级的巨大变化,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