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美書店竟然如此不務「正業」!蔦屋書店憑什麼這麼成功?

全球最美書店竟然如此不務“正業”!蔦屋書店憑什麼這麼成功?

最近讀了本書,叫做《知的資本論》,一聽這書名挺讓人費解,也沒什麼讀的慾望。最後讓我下定決心購買的動力是,它書裡的主角——蔦屋書店,被稱為全球最美書店之一。

看完之後啟發很大,這麼好的書應該推薦給大家。

這本書的作者是增田宗昭,1951年出生在日本大阪府枚方市,日本Culture Convenience Club(簡稱CCC公司)、蔦屋書店創始人。他的一生幾乎都奉獻在圖書或文化相關行業。

最讓我佩服的是他經營圖書的理念,“書店賣的不是書,而是書裡面的內容”,他認為只顧著賣書才是這些書店失敗的原因。基於這個理念,他的第一家店就不僅只賣書,還售賣錄影帶,CD,雜誌。在1983年的日本,他這麼做被視為異類,等著被人看笑話。

這麼做有自己的道理。他認為,一個人喜歡看某個作者的書,那他為什麼不會喜歡他拍的電影,或錄製的音樂,或有關他的雜誌呢。所以他想給到讀者在某個領域,或關於某個人更深的探索,這樣能節省讀者的時間,選書是一個極大的成本。

全球最美書店竟然如此不務“正業”!蔦屋書店憑什麼這麼成功?

有這樣的理念,如今的蔦屋書店更是主張“售賣的不是書,而是書裡的生活方式”,所以蔦屋販賣的就是生活方式。今天的蔦屋書店更是不務“正業”,除了賣書,書店內還有咖啡,餐飲,家電,寵物等。這些不都代表著人的生活方式嗎?

換做以前,我也會認為這樣的理念很瘋狂,賣書就要好好賣書,搞什麼餐飲,咖啡,家電呢?一點都不專注,總會把自己搞死。

而事實上,今天越來越多的企業“不務正業”了,

京東賣家電,現在啥都賣,還有金融,物流;

美團,明明是搞團購的,結果搞起了外賣,據說又要幹保險了;

阿里就不用說了,啥都幹;

還有小米,搞手機的,最後賣手環,空氣淨化器,電視,電動車,電飯煲等等。

而這些不務正業的公司,似乎越活越好,我想蔦屋也許很早就深諳此道了。當然,這些做法肯定跟它的創始人增田宗昭分不開,在常人眼裡他是個“異類”。

正是如此,蔦屋才能夠做出如此巨大的創新,成為行業的標杆。增田宗昭先生的許多觀點,簡單直接,新穎另類,卻又直達本質。

全球最美書店竟然如此不務“正業”!蔦屋書店憑什麼這麼成功?

比如,他開篇講到“唯有設計師方能生存”

乍一聽這話,可能你無法理解,我也一頭霧水。其實是增田宗昭對『設計』進行了重新定義,設計師也並非通常意義設計師。

我們通常理解的設計,多半指設計平面,畫圖,PS,外觀形象創作等。而在這本書,設計就是可視化,是一種能夠把腦海中的商業理念和想法,呈現到顧客面前的一種能力。

設計不再是我們通常認為的外觀,形象設計,並且商業中通常把設計當做附加值。增田宗昭覺得,任何物體(產品)是有兩個要素組成,一個要素是功能,一個要素就是設計,在現代商品裡面設計本就是商品價值的重要部分。

舉個栗子,在現代商品中,很多時候消費者也許就因為杯子的造型,花紋,顏色或搭配的蓋子,就決定購買產品。

相比杯子用來盛水這個實用功能,造型,花紋,顏色等這些要素被理解為設計。過去常常被人視為附加值,但今天,它們就是商品的一部分,所以顏值很重要。

當然,這理解設計還只是一個維度。他理解的設計更多是一種商業可視化能力,你能不能把滿足用戶需求的那個想法呈現出來。

比如牙膏的口徑擴大一點,銷量就會增加幾倍,這個增加銷量的想法就通過改進口徑這個設計實現了。

這就是設計師,這樣的人對於企業非常重要。這就是“唯有設計師方能生存”。

全球最美書店竟然如此不務“正業”!蔦屋書店憑什麼這麼成功?

他還講到,“策劃即顧客價值”這個觀點。直接提出,有效的策劃的衡量標準是是否增大了客戶價值。

他舉例,蔦屋書店決定經營到深夜,並不是為了增加營業額,或者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他就是覺得在深夜也能買到錄影帶,DVD,雜誌,對客戶來說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而且他自己也有這樣的需求,僅此而已。

所以蔦屋書店就去幹了。而別的書店在7、8點鐘就關門了,想買書你也買不到。

最開始經營到深夜也有難度,員工不理解,增大了運營成本,但是增田宗昭堅持一點,只要能增大客戶價值,即使運營有難度也要克服。

這也成為他經營蔦屋書店的理念之一。

書裡還講到了一個觀點,賣場思維和買場思維。

他說過去書店經營,都是以自己為中心,並沒有思考用戶要什麼。所以書店的書籍擺設都是按照出版社,作者方式,這樣也便於上新書或整理,只要對著字母查找出版社就好了。

可是讀者往往不是這樣思考,比如,他們可能需要關於美食烹飪的書,或者川菜的做法。這時候讀者都需要先找到食品類目,然後四處蒐羅川菜的書籍。

而蔦屋認為,讀者更多是根據自己希望的內容找書,那我們能不能根據內容來擺放書呢?於是他們開創了以書的內容為導向的陳列規則。

全球最美書店竟然如此不務“正業”!蔦屋書店憑什麼這麼成功?

在它們的書店裡,你想找歐洲旅遊方面書,那裡可能除了地圖攻略,風土人情,可能還會有歐洲名人傳記,電影雜誌,歐洲小說,美食服飾等等。總之,蔦屋書店要讓用戶在某一縱深領域獲得最大限度的探索。

書店經營者不應該把書店當做賣書的地方,這是賣場思維,而應該換做買場思維,如果你是用戶會想要什麼,想怎麼樣找到書,還會不會有其它的需求,這就是買場思維。

經營者要把自己放在買者的角度,其實這個思維簡單理解,就是以用戶為中心。

好了,就分享這麼多,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買來看一看。當然現在我更想去蔦屋書店體驗一番。在三壽頻道也有我的音頻版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