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看似有希望一統天下,爲什麼是魏蜀吳三國中最先滅亡的?

東漢末年分三國,自赤壁之戰後,天下成為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劉備在諸葛亮的協助下建立了蜀漢,但是為什麼這三國之中蜀漢是最先滅亡呢?

蜀漢看似有希望一統天下,為什麼是魏蜀吳三國中最先滅亡的?

中國歷史上,三國時期大約是公元220年-公元280年。這一段歷史時期,我國分為魏、蜀、吳三大勢力。赤壁之戰後,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曹操在北方建立曹魏政權,孫權在江東建立東吳政權,劉備在蜀地建立蜀漢政權。

其中劉備佔據的蜀地,擁有山川之險,易守難攻,卻在三國中第一個滅亡。其實根本原因,還是實力上比曹魏和東吳弱小。

蜀漢看似有希望一統天下,為什麼是魏蜀吳三國中最先滅亡的?

首先,劉備從一開始就是三人之中最為弱小的,沒有一塊根據地,只能顛沛流離。後來再諸葛亮的幫助下,佔據荊州四郡,後來慢慢發展才有了更大的土地面積,也有了更多的人口,擁有跟曹魏和東吳一較高下的能力。

然而,關羽大意失荊州後,劉備的地盤不僅縮小了,人口也減少了很多。而且蜀地的地勢使得糧食種植沒有那麼有優勢。糧食和人口是戰爭的兩大重要要素,然而論資源顯然不及東吳的富庶,論兵力也不及曹魏的人口眾多。可以說一開始蜀漢就是處於弱勢狀態的。

蜀漢看似有希望一統天下,為什麼是魏蜀吳三國中最先滅亡的?

到了後來,蜀漢出現的一個較為明顯的問題就是人才的缺失。諸葛亮有大才,五虎將是厲害,蔣琬、費禕也是賢臣,然而而當老的那一批臣子一個個相繼逝去的時候,居然後繼無人。文武方面都沒有出現特別厲害的人物,就連劉備的兒子劉禪也沒有什麼政治才能。

蜀漢看似有希望一統天下,為什麼是魏蜀吳三國中最先滅亡的?

也正是因為這樣,諸葛亮才會六出祁山討伐曹魏。因為他知道一旦自己也去世,就真的沒有一點機會能夠恢復漢室了。但是這又面臨另外一個問題,蜀漢原本國力就不強,這樣一來更加消耗國力。而諸葛亮去世後,蜀漢的經濟蕭條,兵家不足,糧草也不足。

蜀漢看似有希望一統天下,為什麼是魏蜀吳三國中最先滅亡的?

而司馬懿掌握魏國的大權後,最先消滅蜀漢,也正是因為它的綜合實力比較弱。諸葛亮去世後,蜀漢內部的矛盾開始凸顯出來。再加上劉禪比較昏庸,聽信宦官的話,不理朝政,忠臣得不到重用,蜀漢的滅亡幾乎是可以預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