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生不進恆大,死不進萬科,生死不進碧桂園」這樣的言論?

大錳子哥


前幾年,碧桂園到處拿地建房,還沒有如今這麼高調的提出高週轉,企業負債多了,財務支出成本高了,高週轉才提上日程。

房子本來是固定資產,從建築學的角度來看,房子鋼筋養護、水泥構件養護等本來需要週期,這一天起幾層樓的做法,顯然違背了建築學常識,尤其是多長時間出圖和多少天開工更是將工期壓縮的一緊再緊,這不出事才怪。

碧桂園的楊主席就是這樣不按照常理出牌的,以前倒是能出奇制勝,現在房地產業四面楚歌,能不能保住就看造化了。

反觀萬科,倒沒有像碧桂園那樣刻意強調高週轉,但是人家企業治理和流程化,在房地產科技企業裡,還算比較認真和貼合實際的。

碧桂園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一個重要原因是發展過快,特別是最近幾年來,快速切入國內三四線城市,攤子鋪大了,執行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加大,還有儲備土地以及現有工程建設大量支出影響企業正常現金流情況,祭出高週轉的手段,也可能是楊國強不得已而為之,這次能不能度過此劫,就看楊主席的格局了。


斑馬消費


誰都知道,儘可能地高週轉是房地產行業致勝的關鍵。週轉高就意味著資金回籠快,意味著現金流保證,企業的利潤也相對會提高。

其實說白了,房企要牛,玩法、套路並不複雜,但難的是效率和執行。

如今,我國房地產進入寡頭時代,地產大鱷們身後的盤子越做越大。可以看到的是,2017年,我國商品房成交量增速有所放緩,但銷售規模再創新高。且百強房企銷售額,佔到我國房地產47.7%,較上年提高7.9個百分點,創下最高紀錄。

這樣快速發展的背後,就是寡頭公司們員工的汗水。

對房企來說,時間就是金錢。這也是一個看天吃飯的行業,今天行情好,不代表明天行情還好。房地產週期起伏,經歷過的人知道痛。左手暴富和右手破產,往往就是一念之間。

對他們而言,時間是最重要的撬動利潤的槓桿。規定時間完成不了任務,可能後面幾十個億、幾百億就損失了,背後還揹著幾百億、上千億的債務等著還,稍有不慎槓桿斷裂公司破產。

變現的速度和質量,是房企在未來競爭中勝出的重要籌碼。所以對他們而言,高週轉很可能就是致勝法寶。

這麼高的效率,壓榨的就是公司員工。萬達的朋友就說他們公司半軍事管理文化。譬如每一個項目都有幾個時間節點。時間到任務完成,沒有任何理由可講,一旦有拖延則職位或許不保。

恆大則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碧桂園更狠,高週轉是出了名的,有前碧桂園員工說,從上到下每週幹110小時是常態。除了8小時睡覺基本都在公司加班。

加的班越多週轉得當然也越快。在老闆們的眼中,人和機器已經沒什麼區別了。

比如楊國強在內部分享的一個“1萬元的故事”:

如果一個優秀的規劃設計師年收入是36萬元,月收入即3萬元,折算即每10天收入1萬元。如果下班後接到規劃圖要設計,碧桂園找5名設計師熬一個通宵做出來,然後分別給這5人兩天假補休,補休合計也是10天。

就公司效益而言,同樣的工資發出去,安排5個人忙一個通宵,好過1個人忙活10天,顯然設計院要這樣做為好。

雖然槓桿遊戲對楊主席的這番分析不敢苟同,但也不得不感嘆,楊主席真是深諳高週轉之道,難怪碧桂園能穩坐宇宙級地產商的位置。


槓桿遊戲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董巖:

2018年《財富》排行榜上恆大230名,綠地集團252名,萬科332名,碧桂園353名,可以說在世界上的排名都是很靠前的是世界前500名的公司。但是為什麼會有“生不進恆大,死不進萬科,生死不進碧桂園”這樣的言論呢?

這句話看似一種調侃、一種黑色幽默但是從這一句話中也無不反應了房地產行業的發展現狀和壓力。

房地產行業作為一個很佔用資金的行業,想要比別人做的更好其實很簡單就是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卻很少,為了提高資金的週轉率各個房企可謂煞費苦心,但是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是壓榨員工,讓員工提高工作效率這樣才能儘量的縮小一個項目的週期使資金快速回本週轉。

7月26日安徽六安的碧桂園建築工地發生事故造成6人死亡。再此之前,碧桂園已經事故頻發了。前段時間還爆出了碧桂園拿地當天連夜出土的事情,碧桂園最近幾年為什麼能發展的那麼快他們的殺手鐧就是“高週轉”,低成本拿地,快速開發,配到到位,低價開盤從而迅速的回籠資金。其實其它的房企幾乎也都是按照這樣的方式來提高資金的週轉率。比如碧桂園將“高週轉”的標準提高到幾乎不可能完成的“345”(拿地後3個月開盤,4個月資金回證,5個月資金再週轉)。其實早在10多年前萬科也這麼幹過,當時也提出過“5986”(拿地後5個月動工,9個月銷售,第一個月售出8成,產品必須流程是住宅)。但是2010年後萬科就放棄了這套,原因就是很簡單,人員長期在重壓之下很容易出問題,安全、質量和品質等都會出問題。

但是可以說的是國內的現在所有頭部房地產企業都是在這種重壓之下發展起來的,可想而知企業的員工身心上承受了多大的壓力,所以有這樣的調侃也不無道理。


首席投資官


這明顯就是不知道哪裡冒出來的憤青寫的吧,聽聽都覺得搞笑

首先你說這個話的時候你是動過腦子的嗎?什麼叫生不進,死不進,生死不進的,你都進過嗎?就在這裡大放厥詞,我想說這種人不管是什麼公司,估計你都是生不進死不進的,哪裡都不適合你,乘早還是回你的火星去吧

地產行業雖然說現在確實是讓很多人有所敬畏,畢竟每個人一輩子就買上一套房子,可能這輩子都是需要還房貸的,但是這種意境是太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所以根本就沒什麼大驚小怪的

另外你再說說這幾個公司,哪個不是現在世界上都數得上的相當當的大企業?你一個能大放厥詞的人還有臉評價這些公司?明顯就不知道是不是上輩子好像要飯要過來到現在什麼都吃不起的

你要是真的進過這幾個公司再說這些話吧,反正說給誰都只會覺得你是個窮屌絲


MsLonelyE


其他兩個不太瞭解,萬科有同學在裡面,怎麼說的,真的很累,工資回報也算可以,但是比上華為還是要差一點,萬科之前一直是中國房地產的老大,話語權比較大,之前業內的不好的新聞都可以被壓下去,自從碧桂園,保利,恆大等等這些企業做起來,現在萬科也並不是數一數二了,同學說晚了加班比較多,大部分時候都是無薪水的,天天開會,甚至週末也會有會議,這個現在怎麼樣不知道,但是同學17年辭職前都是這樣的,不過我個人覺得想要拿高工資還是可以考慮萬科的。


想吃個大披薩


其他公司不清楚,但恆大的企業文化我還是比較認同的。總結到一句話就是持之以恆,排除萬難,將目標完成。哪些生不進恆大的理論只是因為你不想經歷過程的磨礪,只想成果的榮耀。這是瞎想!恆大的發展歷程就是一部中國社會堅強成長的縮影,沒有矯揉造作,沒有無病呻吟,只有胸懷家國天下的堅韌和百折不撓的氣魄。如果你是恆大人你是幸運的,因為有一群有理想有抱負的導師在引領你;如果你不是恆大人,你可以看看恆大俱樂部帶給我們的歡愉和振奮。在中國,從事企業經營,市場經濟不完善,營商環境尚需提高,從業者只能因勢利導,隨機應變,砥礪前行,很多不為人知的艱辛非外人可道的。在這種環境中要屹立不倒,唯有持之以恆的努力,不得半點鬆懈。看看許家印,任正非以及那些我們少有聽聞的航空,國防,科技專家們,我們還哪來勇氣敢說那樣的話。


南居蜀人


不知道這種說法源自哪裡?也不知道這是哪類從業人員發出來的,但是這種歸類是非常滑稽的!作為一個步入社會的人士來講,是絕對不該有這類感言!

從提問題的角度看,應該是一個在職場打拼的人有感而發的,但作為一個職場從業者,你首先要考慮的是下面的問題:

如果你是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人,首先考慮的是生存,通俗點說就是吃穿住,有家庭的還要照顧好自己的家人。

動不動給企業貼標籤,就侷限了自己的就業選擇範圍,畢竟個人能力是有限的,企業缺了任何個人,都照樣轉!而且,問題中提到的三家企業,在地產界都是數一數二的企業。雖然是做地產的,但都是大公司,發展是多元化的,職位需求也不僅僅限於銷售,管理,像語言類,數據處理,工程設計等應該都有需求!

縱觀歷史,有多少成功人士,都是通過這樣的大企業,大平臺,來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的!

想起了一句'名言':我不是外國人,不學外國文。


面向未來2020


主要是工作壓力大,每個工作崗位都不容易,碧桂園是今天拿地明天就要出圖,帶地下室的開工三個月就要售樓,個個都是夜貓子,都是打了雞血一樣。跟碧桂園合作的建築商就更不容易了,售樓前只講進度,售樓後就來講質量,沾上了碧桂園總之就一個字:累。兩個字、好累。三個字:特別累。


鋼鐵鑽石


淨資產收益率=銷售淨利率x資產週轉率x權益乘數,利潤率伴隨著競爭和調控越來越低,融資難度提升權益乘數(槓桿率)也越來越低,保證利潤只能依靠快節奏的發展了。過去國家的發展不也是這樣麼?西方工作時間少、假期多,我國快馬加班,重點行業每天15、6個小時的工作,這才有了今天055大驅、蛟龍、港珠澳大橋等一大批國之重器和令人矚目的經濟發展。


手機用戶101244737930


恆大、萬科、碧桂園,中國房企的三巨頭了,優勝之處一定有過人之處。巨大的壓力肯定是有的,生生死死倒不至於。論生死,廣告公司和互聯網公司的朋友真該抗議了,薪資不如地產,加班不輸地產!估計進了廣告公司就得用“醉生夢死”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