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经验成风水

千年经验成风水

风水学是经过数千年不断演变而成的,最初只不过是一种生活经验,上古代时,人类游牧而进化。化而定居的阶段以后,便开始注意选择适合自己居住的房屋,这些生活经验的积累便是风水学的雏形,初时,我们的祖先择地建屋,是以安全为大前提,故此少选择地势较高、不易受洪水或猛兽威胁的地方定居,有些为了避免 受风雨的侵袭,于是选了背风向阳的地方居住。这然纯然是生活经验的积累,但后人却渐渐地这些生活经验与阴阳五行、八卦九星这些术数结合一起演成成一门玄妙精深的专门学术。

一般人谈到风水,往往有一种错觉,以古代的风水是以研究阴宅为主的,直到现代始转而注重阳宅风水。其实,我们的祖先很早便十分重视择地建屋定居。当时在选择了地点后,为了谨慎起见,便用龟甲或兽骨问卜,向天鬼神请示这块土地是否适宜筑城建宅。因为卜而后居,故称卜居,这可从河南殷墟发掘出来的大批商代甲骨文中找得证据。 及到周代仍注重卜居,例如《尚书诰召诰》载日: (太保朝到子洛, 宅,厥既卜, 由经营)。又《史记周本纪》载日: (成土使周公卜居)。

至于何时才把择地建屋的生活经验与阴阳五行、八卦九星等术结合一起而产生现代风水学呢?我认为应在春秋战国阴阳家盛行的时期,但有文献可考的,则在汉代。

千年经验成风水

东汉时,王充所著(论衡》一书中,有《(四纬篇)及(结术篇),是以五行八卦来论宅的。及到晋代,研究风水卓然有成就。据《地理正宗》所载,曾著有《葬经》及《统襄经》的郭竣,及曾著《捉脉赋》的陶侃。

真正承先启后,建立风水学规模的是唐来时期的杨、曾、廖、赖四大家,杨是杨筠松(即杨救贫): 曾是曾文崦: 廖是廖禹(廖金精) :赖是赖文俊(即赖布衣)。四大家中以杨筠松的声望最高,被推为地学祖师,但以赖布衣最为人传诵。有关他的传奇故事,早已深入民间。 元、明、清三代均名家辈出,不能一一列举。近百年间对风水学有重要影响,有蒋大鸿及沈竹初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