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因骚扰电话闹心?13部门已重拳出击

“请问需要贷款吗?”、“要租房子吗?”、“你有一张法院传票”……我们每个人几乎都接到过这样的骚扰电话!有些骚扰电话甚至能准确的说出我们的各种信息,让人备受困惑、不甚其扰。

还在因骚扰电话闹心?13部门已重拳出击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公安部、司法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方案》,方案明确开展为期一年半的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重点对商业营销类、恶意骚扰类和违法犯罪类骚扰电话进行整治,着力整治骚扰电话扰民问题,切实净化通信服务环境,防范电话扰民。

专项行动时间

2018年7月起至2019年12月底

整治重点

商业营销类、恶意骚扰类和违法犯罪类骚扰电话

专项行动目标

合力斩断骚扰电话利益链,实现商业营销类电话规范拨打、恶意骚扰和违法犯罪类电话明显减少的目标

怎么整治骚扰电话?

  • 严控骚扰电话传播渠道
  • 加强语音线路和码号资源管理;加强电话用户合同约束;全面规范营销外呼业务;各互联网企业要全面清理网上“呼死你”等骚扰软件和设备信息,切断相关软硬件推广、销售和使用渠道。
  • 全面提升技术防范能力
  • 强化主叫号码鉴权和通话溯源;提升骚扰电话拦截能力;探索建立全国防骚扰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统计分析用户对各类商业营销信息的接收意愿,引导基础电信企业、移动转售企业、呼叫中心企业等加强对商业性电子信息的规范传播。
  • 规范重点行业商业营销行为
  • 查处商家违规滥发商业类电子信息的行为,严禁在用户明确表示拒绝后仍向其拨打营销电话,对违法违规企业和从业人员依法采取监管措施或予以行政处罚,从源头上杜绝营销电话扰民。
  • 严格规范金融类电话营销行为、售房租房电话营销行为、医疗机构、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电话营销行为。规范人力资源服务、旅游等行业的电话营销行为。
  • 依法惩处违法犯罪
  • 集中侦破一批利用电话实施诈骗、敲诈勒索、虚假广告宣传等违法犯罪案件。对明知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仍提供网络、技术、线路等服务的企业和人员依法严惩。
  • 集中侦破一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案件。依法严厉打击各行政机关和电信、金融、医疗、教育、物业、物流、寄递等重点单位工作人员非法出售或者向他人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行为。
  • 健全法规制度保障
  • 加大对电话扰民企业和人员惩戒力度,将违法违规行为列入相关信用记录。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于涉骚扰电话相关案件给予法律指导,研究提出适用法律意见。司法部配合各相关部门,推动完善相关法律规定,进一步规范电话营销行为。

通知还要求电信主管部门为群众提供电话、网站、手机应用等多途径的骚扰电话举报渠道,并将群众举报线索通报各相关主管部门。各相关部门依法依规开展处置后及时反馈结果,保障群众举报“件件有处置,事事有回音”,有效调动社会力量,推进骚扰电话问题社会共治。

有谁没被营销、诈骗等电话骚扰过?对于这类社会的"牛皮癣",你有哪些好的应对办法和建议?整治行动全面铺开,你会积极举报并参与社会共治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