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鹅”不断 公募基金伤痕累累

近一两年来,二级市场投资“雷声”不断,从股票到债券,“黑天鹅”比比皆是。纵是市场中的专业投资者,公募基金也未能幸免“踩雷”。

最近的一次“黑天鹅”事件中,虽然在事发时直接参与到涉事主体ST长生(002680.SZ)的公募机构并不多,但上市公司所在板块受到牵连,而公募基金又是重仓此类板块的大户。

债券市场上,2018 年上半年违约事件频发,平均违约规模持续提升,信用风险同比有所扩大。在“爆雷”的永泰能源(600157.SH)中,10余家公募基金涉身其中。

“踩雷对基金净值的影响会非常明显。今年亏损比较厉害的几只债基基本都是因为踩到了雷。”业内人士分析指出。

“黑天鹅”不断

股债一连串的“黑天鹅”事件中,公募基金“伤痕累累”。

2017年7月11日,ST保千里公布证监会的调查结果,同时被曝出重大资产重组造假。证监会下达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补充公告显示,ST保千里第一股东庄敏及其一致行动人在向其前身中达股份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过程中,向资产评估机构出具了9份虚假协议,使保千里估值虚增2.73亿元。2017年12月29日复牌后,连续28个跌停,刷新A股市场连续跌停的最长纪录。如今公司股价跌到仅1.33元,而在2015年高位时达到过29.89元/股。Wind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基金合计持有保千里约5449.45万股,持股比例5.31%,其中易方达旗下的7只基金合计持有4423.27万股,占比4.31%。

近来,ST长生“造假”事件持续发酵,其他疫苗股难独善其身。7月23日开盘后疫苗板块集体跌停。当日午间ST长生公告称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为避免造成股价异常波动,根据相关规定,于7月23日下午开市起复牌。复牌后毫无悬念迎来第六个跌停,而今该公司已经连续12个交易日跌停。8月1日,中信保诚基金发布公告,为维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7月31日起对旗下基金持有的“ST长生”按照每股0.00元进行估值。

相比股票,2018年上市公司的债券违约也密集增多起来,成为投资者不得不面对的另一种“黑天鹅”。

2014年3月,第一只信用债“11超日债”发生违约,其发行主体协鑫集成便是一家上市公司。截至2018年7月16日,共有9家上市公司发生违约。其中,2018年新增A股上市违约主体4家,新增港股上市违约主体1家,多于之前4年新增上市违约主体数量的总和。

停牌近一年半后,14富贵鸟于2018年3月1日复牌交易,当日便暴跌83.14%,在复牌后的4个交易日,跌幅达到了91.75%,最低时为8.5元。最受伤的便是中融融丰债券基金。在该基金中,14富贵鸟的持仓市值为1407.6万,占基金资产净值的比例达到47.2%。由于14富贵鸟的大跌,中融融丰纯债基金的净值也出现的大幅跳水。Wind显示,中融融丰纯债A从3月1日的净值0.878跌至3月13日的0.631,跌幅达到了28.1%。

7月5日,永泰能源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17年7月3日发行的“17永泰能源CP004”在2018年7月5日时未能按时兑付,构成实质违约,应付本息金额16.05亿元。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共有14家基金公司持有永泰能源,其中长盛基金旗下有11只产品持有永泰能源,且均持有35.07万股。

连累基金清盘

Wind数据统计来看,上半年违约企业有13家,其中民营企业最多为10家。2018年上半年,AAA级企业首次出现违约。

统计显示,2018年上半年累计违约债券只数26只、规模257.5亿元、平均违约规模为9.9亿元/只,同比分别增长13%、37.9%、22%,违约事件频率和规模从同比、环比来看均提升明显。

第一财经注意到,2014~2016年,钢铁、煤炭为代表的产能过剩行业景气度低迷,相关企业相继违约,比如东北特钢、川煤集团、广西有色、大连机床等;2017年以来至今,保千里、中安消、富贵鸟、神雾环保等企业相继违约。

其中,华安基金、华润元大等多家基金公司受东北特钢债券违约影响,截至2015年末,华安安心收益债基持有“15东特钢CP001”市值2021.20万元,占基金净值的比重为6.16%。

东方金诚亦指出,从2014年“违约元年”起,有两个时间段值得关注。首先是2015~2016 年,这一阶段违约事件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违约债项由23只大幅增长至78只,而平均违约规模则小幅下降,说明新增违约主体资质在下降。

“主因是该时间段新增违约主体多属景气度低迷、产能过剩的行业,行业环境不佳加剧企业经营不善的问题,引发资金链断裂,并最终造成违约,涉及主体虽多但规模不太大。”

第二个时间段即为2017年至今,此段时间新增违约主体较前一个时间段明显减少,但平均违约规模持续涨,由2016年的5亿元/只上升至2018年上半年的9.9亿元/只,扩大了近一倍,表明新增违约企业资质在大幅提升,信用风险进一步释放。涉及企业为五洋集团、丹东港、凯迪、上海华信、神雾环保等。

其中丹东港违约事件令国开泰富岁月鎏金基金的产品规模快速萎缩。今年5月22日,该基金规模缩水至0.5亿元,在此情形下,6月13日正式进入清算程序。

“在基本面平稳、流动性适度宽松的环境下,‘宽货币、严监管、防风险’的监管政策对信用债市场起着主导作用,导致诱发企业违约的根源从2016年的‘行业景气度和产能过剩问题’转为‘外部融资压力大增带来的现金流紧张问题’。” 东方金诚指出。

展望未来,深圳某公募基金债券基金经理坦言,紧信用非一日之寒,尽管现阶段货币政策有所转松,监管信也有边际放松。但老产品不增长不错配的原则没有改变,银行理财配置力量趋弱,风险偏好趋低的方向也没有改变,在边际上的些许放宽并不能有效的提振社融,真正决定政策走向的还是对于非标的判断。

分析人士也认为,违约事件可能会进一步推升后期信用债市场的谨慎情绪,资质偏弱、财务费用较高、现金流压力较大企业,所发行债券可能面临流动性进一步丧失的风险;这也会进一步提升信用风险溢价上行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在市场风险偏好下降的背景下,利率债和短久期、高等级信用债将从中受益,投资者对于中长期限、中低等级信用债的配置仍十分谨慎。由此,下半年不同等级信用债信用分化可能进一步加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