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在文學界地位如何?

秋風71273448


文化智慧更多的在聖賢原著裡

自從一讀《紅樓夢》,不看人間糟粕書。這裡書僅限於文學藝術,否則可看的書實在太多了,孔孟老莊、宋明理學、四庫全書、二十五史、資治通鑑、儒藏、道藏、佛藏等等。中華文明浩浩蕩蕩五千年,留下多少可以巋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寶藏啊!在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面前,其他作品都顯得黯淡無光,準文人的文學作品就更沒法看了。對餘秋雨的著作很少關心,因兩次被邀請回答這個問題,就耐著性子把他的系列文章如《文化苦旅》《山居筆記》《老子和孔子》等都看了一遍。

當努力尋找文章中所蘊含的中國文化精髓時,卻總感覺作者在與人捉迷藏,有時偶爾觸及某一個點,卻總是淺嘗輒止不得其要,或許這是準文化作家的特點吧。餘秋雨先生的文字比較容易被未進入社會的學生所歡喜,至少在他出名的年代應是如此,因為學生正處於對未來充滿好奇與遐想的年齡,而文學表達往往稍微欠缺,文字也常跟不上遐想的腳步,自然在遇到類似意識流作品時,易驚豔於情感也能似記流水賬般的用語言描寫和表達,易共鳴於說話無須那麼多填空判斷式的確指的約束。而人之常情的相契往往會讓不諳世事的讀者得到一種確證自我存在的滿足感。作為寫作啟蒙,他的作品對寫作來說還是有些價值的,但僅限於此。

餘秋雨現象還有一個更深沉的原因,即以前的教育從來沒有告知學生,中國文化是世界文明中最璀璨的明珠;更沒真正讓學生弄明白,中華文明為何那麼偉大與不朽;也沒有鄭重告知學生,大部分的文化成果都被老祖宗記錄了下來。以至於當有人稍稍涉獵古人的典籍,天馬行空地駕馭文字似夢如幻時,讀者輕易地被感染進而認為作者很有智慧,很有學問。可正是在這種看似厚重實則淺薄的陶醉下,作者的智慧已摔碎了一地。

餘秋雨先生的文章,涉及到的歷史知識有一定的真實性,也有部分戲論及自娛的成分。真實性佔8分,戲論佔2分,也可以算是對歷史的個人觀點。雖從學術角度看,多少有些嚴肅不足聯想有餘,但也沒必要過分苛責,畢竟只是準文人的自秀情結,大多數言論對外人也沒多少攻擊性。然而必須明確的是,真文人是象文天祥那樣具有凜然氣節的仁義君子,真實的學問是徹骨徹髓頂天立地的學問!

如果說世界上有哪種文化,僅憑文字就能讓人熱愛生活,且持久而恆常,那就是以儒學為代表的中國文化。封建腐朽的不是儒學,恰恰是侵蝕了儒學的那部分。而餘秋雨先生於正統儒學的學問僅停留在訓詁層面,於真義可謂零深度,反而對封建腐朽這部分的研究和評論似乎更有所獲。這也是讓人深思的人文現象。作為文化學者,更多的責任在於深入文化的寶庫中探索,而不是在寶庫周圍轉悠擺pose,卻始終進不了門檻。

不知不覺說到關鍵處了,什麼是真學問?真學問即實證良知本體,那是一種內在的生命體驗,不是空想出來的。沒深刻的真實體驗,又怎麼能寫出如聖賢文章那樣洞徹真理的文字呢?體會深則文字深,體會淺則文字淺。《易》曰:“寂然不動,感而遂通。” 王陽明說:“良知(本體)即是易。‘其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惟變所適。’ 此知如何捉摸得?見得透時,便是聖人。” 李顒(李二曲)也說:“人人具有此良知良能,隨感而應,日用不知,遂失其正。騎驢覓驢,是以謂之百姓。學之如何?亦惟求日用之所不知者為知之耳。

儒家把良知分疏為本然良知、現實良知、悟得良知、發用良知。現實良知為常人生活中的良知,有被汙染雜妄的一面,也有天良真誠的一面,其真誠的一面時有顯現,即《孟子》所謂“惻隱之心”等四端,這是從事的後天層面而言。若從

良知本體層面言之,其心體本然真態仍在,只不過較微弱難以顯現而已。王龍溪說:“當下本體,如空中鳥跡,水中月影,若有若無,若沉若浮,擬議即乖,趨向轉背,神機妙用,當體本空。” 《孟子·公孫丑上》中有 “凡有四端與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達。

二曲對悟得的良知本體景象有較完整的敘述:“虛若太空,明若秋月,寂若夜半,定若山嶽。靜而虛明寂定,是謂未發之中;動而虛明寂定,是謂中節之和。” 此良知本體超越心與物的意識形態之上,在現代西方哲學中,恐怕還沒有相應的名言來比擬,無以名之,暫稱之為“超心物的哲學”,以俟大俗大雅君子之教正。

而孔子隨心所欲不逾矩的真實境界,更是準文化作者未夢見在的,在此引錄另一位大儒的話以喚醒夢中人!

王時槐(王塘南):

人在生理中,猶魚之在水,由中徹外,無之非是。此理塞天地,亙宇宙,無微可間,無時可息,本性空寂,而非冥頑。其中自有這段生生不容已之幾,瀰滿充周,活潑圓融,孔子所謂“逝者如斯”,《詩》所詠“於穆不已”者是也。須知此理,乃為知性。程子曰“天道運而不已,日往月來,寒往暑來,水流不息,物生不窮,皆以道為體,運乎晝夜未嘗已”。《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先儒嘆自漢以來,學者未知此義,豈不然哉?

王時槐:嘉靖進士、嘉靖南京兵部主事、萬曆貴州參政








後 記

為了便於理解,簡單解釋一下,其實上文已經將完整的過程說的比較清楚了,如果多看幾遍,應能領會到更多。比如

發用良知即王陽明所說的“致良知於事事物物”,也是走向“隨心所欲不逾矩”或明儒薛瑄所言“此心始覺性天通”的過程。

惻隱之心,仁之端;羞惡之心,義之端;辭讓之心,禮之端;是非之心,智之端。仁義禮智不是外來的,是每個人固有的。上述“四端”都屬顯露的端倪,若於此時體認,則屬識仁體(即良知本體)之良法。

關鍵在於體察“四端”顯現時的內在心志與感受,那是仁心在生命、心意層面的氣化反應,該反應之內在氣機變化的真實狀態是仁心的狀態與感受的根據,敏感的人能感受到這種狀體。

對此狀態,任持之,擴充之,則能逐漸領悟到“仁者渾然與萬物同體”的真實含義,而不僅僅是一種道理。將此所得及於人倫與萬物就是儒家以仁經世的精髓!


參考書目(按年代順序):

1. 《 孟子》 孟軻

2. 《傳習錄》 王陽明

3. 《王畿集》 王龍溪

4. 《王時槐集》 王塘南

5. 《二曲集》 李顒

6. 《原儒》 熊十力

7. 《李二曲研究》 林繼平

8. 《儒家內聖修持輯要》 甄隱

9. 《傳統修身法理》 尹真


新儒哲



餘秋雨老先生有一部自傳體小說《借我一生》,三年前我閱讀了這本小說和他很著名的散文集《文化苦旅》。之後對餘秋雨先生進行了更進一步的瞭解,確實發現他是一位在文化,文學方面貢獻巨大的大哥級人物。他為何會有如此高的成就和影響力呢?我的分析有以下幾點:

一,人生經歷——至關重要


通過閱讀他的自傳體小說《借我一生》就可以很明瞭,他從童年開始,就一直在母親的陪下,在農村生活,從小就開始接觸一些寫東西,計算等事情,例如為鄉村人民寫信讀信,還學習畫畫,後來經歷了文化大革命,家庭也受到了嚴重影響,自己也顛沛流離,尤其是最困難的時候,他一人前往深山老林,生活在一個老圖書館裡,學習各種古典文化,閱讀書籍,收集資料,通過這樣的積累,他完成了手稿關於一本文化方面的書籍,後來引起海內外的關注。當這段歷史結束後,他最終成為上海戲劇學院院長,在此期間,他也出現了好多成就,最後他辭掉工作,開始文化苦旅的旅行寫作。這本《借我一生》是後來寫的。
他的人生可以說是充滿故事,坎坷不平,其實正是由於這樣的經歷才得以讓他有機會學習到那麼多知識,有機會在當時條件下脫穎而出。我們都說時代造就人才,所以他的文學藝術創作都很明顯的帶有歷史感,富含文化氣息,老練豁達。

二,對中國文化文學貢獻

他的著作有《借我一生》,《文化苦旅》,《觀眾心理學》,《戲劇思想史》,《中國戲劇史》,《藝術創造論》等。尤其是他在文化藝術方面,對我國戲劇發展有特別大的推動作用。可以說在國內算是第一人,並且他的文化苦旅開創了旅行式文學創作的風格,在親身經歷中國外國文化經典,然後進行的連載散文,當時就火爆全國。其實這也是一種最真實的寫作手法,只有親身經歷,親自考察,通過蒐集實地資料,得到第一手貨源,才能保證文章的最大真實感,才可以得到所有人的認可,自然才會有後來那麼轟動的火爆場面。


其實現在也常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行萬里路個人覺得在讀了萬卷書以後想要把自己提升一個境界是必須的經歷,不然文學功底和內涵絕對無法有新的創造。所以說現在也有很多人採用旅行式寫作手法來創作。



三,順應時代,喚醒中國文化,喚醒中國人民

因為那個時代在剛剛結束文革不久。人民生活還在處於比較辛苦比較亂的一個狀態,在文學文化,文人方面也沒有緩過來氣,誰會有心思有精力積澱這麼多的知識和思想呢。

所以呢,在那個時候,他的著作把中國文化,和戲劇發展不僅推到中國人民眼前,還展現給了世界人。讓更多的人知道了解到我們文化的繁榮和源遠流長。所以也正是這個時候,人民開始明白,開始甦醒。時代開始大發展。


愛讀書的窮孩子


餘秋雨先生無疑是一位造詣極高、境界極高、貢獻巨大的文化學者,對於文化交流、文化比較和文化梳理有著獨到高明的見解,在國際世界影響廣泛,對於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具有深遠的意義。文學成就則是以其散文著稱於世的,並不是大部頭小說。他的散文人文情懷十足,思想精深,引人思考,動人心魄,而且文字水平一流,其散文造詣可謂當今超一流的水平,堪稱大師!尤其在文化界絕對有其一席之地!


儒心38319176


算得上是個大師級人物,但離泰斗還是有很長距離。在中國內地的知名度還是不錯的,但放在全球,這不好評價了。😄文學,應內心就是一個嚮往與追求。他也一直在對中國的歷史與文化不斷追溯與思索,中國的文學就應到有自己的骨氣與自信。


肖TJ


餘秋雨先生在我心裡很至高。其文化修養之深,無幾人可敵。《文化苦旅》之文字清新雅緻流暢,有歷史的縱深也有現實的原貌風骨。屬於文化大家。

其曾有的爭議我一直未弄明白。自古文人相輕,品行優劣常被拿來議論。但就真才華而論,中國文學史上可有一席之地。


吳非這樣


餘秋雨是四九年後對國學文化精髓最有造詣者之一,然而今之世,有為了批判而批判吹毛求疵的壞毛病,人無完人如孔孟朱子亦如此。現今真正的具有文化人氣質底蘊的人太少,或有一二則群起而攻之,廢其精力勞其體膚,使黯然銷魂矣。秋雨先生應珍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