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教育是一種「質變」教育,而不是「量變」教育

STEAM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讓孩子不斷的積累知識,不是讓孩子解決從1到100個的問題,而是解決從未知到已知的問題,即解決從0到1的問題。

它所賦予的,是讓孩子產生質變,而非量變。

細數阿童木人工智能的這些課程——少兒編程、機器人、競賽、3D打印、無人機,它們可以被稱之為STEAM教育嗎?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關鍵在於,你怎麼做。

阿童木人工智能總結STEAM教育概念:它將科學、技術、工程、人文、數學等多學科充分融合,以激發學生好奇心為出發點,培養學生的持續學習興趣,運用情景式、任務型的教學方法,採取探究式的學習方式,提升直觀發散思維和融合創新思維能力的教育理念。它是一種融合創新教育,是一種基於現行教育與未來社會發展相匹配的需求,以解決未來世界性的問題為目的。

STEAM教育是一種“質變”教育,而不是“量變”教育

世界STEAM教育聯合會(World STEAM Education Union),是由美國、英國、加拿大、中國、德國、芬蘭、澳大利亞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共同成立的,這些國家共同發起了STEAM教育領域的全球性行業大會——WSC,即World STEAM Conference,大會依託STEAM教育理念,創建開放性平臺,探索並解決未來世界性問題,發掘並培養未來融合創新型人才。

可見,STEAM教育已備受各國重視,並不斷探尋教育發展方向。

在世界各國紛紛開展STEAM教育的同時,國內是如何探索STEAM教育理念的呢?

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研究員周滿生表示,STEAM教育是美國政府提出的教育倡議,以加強美國K12關於科學技術工程、藝術以及數學的教育。STEAM與傳統教育有比較大的區別,傳統教育注重知識傳授、注重考試,而STEAM則注重實踐,是一種超學科的教育概念,讓孩子們自己動手完成自己感興趣的、和生活相關的項目,從這個過程中來學習各種學科和跨學科的知識。所以,STEAM教育與國內倡導素質教育理念有比較高的契合度。

STEAM教育是一種“質變”教育,而不是“量變”教育

素質教育的推行,讓STEAM教育大有可為,尤其是如今科創競賽成為自主招生的重頭戲,並且各高校紛紛開設機器人工程專業,各中小學紛紛引進STEAM教育理念。

然而,儘管國內STEAM教育風生水起,但走形式、抄範本等問題十分普遍。

中國科技館原館長、科普專家李象益認為,究其原因,在於國內很多教育機構並沒有抓住STEAM教育根本的教育理念。

正如阿童木人工智能前面所說,創客教育所要培養的是解決從未知到已知的問題,即解決從0到1的問題,而不是解決從1到100的問題。

讓學生能夠自主創新,能夠對問題,有超出一般方案的創造性解釋。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李象益表示,中國的STEAM教育需要解決好三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在融合創新教育過程中,如何能夠把分散的東西融合起來,產生進一步推動教育改革的偉大力量。

第二,融合創新理念離不開當代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媒體手段,包括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其目的是培養學習者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和思維方法。

第三,STEAM教育屬於跨學科綜合性學習、綜合性教育,其著眼點應該落實在怎麼教、教什麼。

STEAM教育是一種“質變”教育,而不是“量變”教育

阿童木人工智能專注於3-18歲孩子的機器人、編程、創客等教育,提供品牌合作,希望自己的教學理念得到傳播,惠及到更多的孩子,專注於培養面向未來的人才。更多信息請關注阿童木人工智能公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