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嘉峪关市“放管服”改革工作综述

嘉峪关新闻网讯(李琦山 彭松涛)今年以来,我市以“为促进就业创业降门槛、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担、为激发有效投资拓空间、为公平营商创条件、为群众办事生活增便利”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紧盯时间节点,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在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显著进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强化领导、传导压力,狠抓工作落实

制订切合实际、措施有力的改革方案。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定了《嘉峪关市关于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方案》《嘉峪关市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实施意见》《嘉峪关市推进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实施方案》等细化方案,对省委、省政府安排的重点改革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强化措施、明确时限。

强化领导责任,健全改革领导机构。先后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市深化“放管服”改革领导小组、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等统筹协调机构,增强了工作的联动性、协调性、整体性。2018年以来,全市已召开六次“放管服”改革工作推进会,研究部署我市2018年“放管服”改革重点工作,总结阶段性成果,有效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整体推进全市“放管服”改革工作。

加强督查通报,狠抓“放管服”工作落实。印发了《关于确定“放管服”改革工作责任科室、责任领导及责任人的通知》,督促事项集中的部门指定线上行权责任科室、分管领导及责任人,解决了部门后台人员不稳定、事项(数据)无人接、责任不清的问题。

找准突破点,创新驱动重点工作落实

打造十五分钟便民服务圈,推进便民服务事项“就近办”。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结合现有服务成果,推进涉民服务事项下沉,构建 “互联网+政务服务”惠民的综合服务模式,实现群众办事“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

市政管办、市编办、市社会治理局对涉民服务事项进行了梳理,先期梳理出80项,涉及国家级、省级、市级信息系统共18套,已完成对接11套。目前,全市城市和三镇社区综合服务窗口已完成整合设立,便民服务系统已上线试运行,已向社会公布两批便民服务事项清单共44项。自5月便民服务系统运行以来,全市共受理便民服务事项3129件,所有社区便民服务窗口均实现了办件零突破。

全面梳理政务服务事项,优化简化流程推进“简化办”。全面梳理行政许可事项。通过开展行政许可标准化工作、省级政府部门取消、调整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承接落实工作及“零办件”事项清理工作,将62项“零办件”且不经常使用的行政许可事项列入我市《暂不列入行政许可事项目录》,确定保留行政审批事项162项。大力推进审批事项网上办理。我市行政审批平台共纳入各类行政审批事项695项,682项政务服务事项可通过甘肃政务服务网在线申报办理,其中依申请类事项462项,可在线办理429项。政务中心牵头将140项行政许可事项全部纳入政务服务大厅办理。目前,除公安局23项外,其他部门的行政许可事项已全部可以通过政务服务网及全市行政审批系统申请办理。

持续优化简化流程。减少以审批、备案、证明等形式存在的前置环节,提高办事效率。经过简化,我市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承诺办结时限比法定时限精简34%,申请材料比原来减少14.6%,办理流程比原来减少17.8%。按照省上的要求和进度已梳理公布三批“最多跑一次”事项共123项。

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在清理出第一批“减证便民”证明材料的基础上,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市发改委建立模拟审批、容缺预审、联合办理及并联审批工作机制和操作流程,推行 “多评合一”“联合验收”,简化审批环节,加快审批进程。

打好组合拳,点面结合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

整合构建综合受理窗口,优化组合推进“一窗办”。市政府各部门将政务服务事项及审批人员向本部门相对集中办理责任科室集中,明确责任科室、办事人员、科长及分管领导。

全面负责本单位 “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将政务服务大厅窗口、社区便民利民窗口统一整合为综合窗口,通过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只须一个窗口一人接件,即可统一受理已公布的163项行政许可事项、44项便民服务事项和123项“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事项,让企业和群众不重复排队和重复提交材料。建立“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政务服务模式,实现“一个窗口”面向企业和群众。

优化并全面应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平台。以数据“多跑路”换取企业“少跑”甚至“不跑”为改革目标,借助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全市所有报建事项全部统一使用在线平台办理。在对投资项目预审后,及时将项目信息推送给建设局、国土局、规划局、环保局等19家相关审批部门,各审批部门实现资料共享、多级联动、并联审批,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

不断招才引贤,持续加强“放管服”改革智库建设。组建了嘉峪关市信息化建设专家库,有效发挥信息技术专家的的咨询和参谋作用,对全市信息化建设项目进行论证和评估。首批应邀入库专家48名(其中:国家级12人,省级27人,市级9人),专家专业涵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网络工程、电子金融、经济管理等领域。专家库组建以来,已为全市14个信息化建设项目进行了评估论证,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提供了智力保障。

改出真感受,全面开花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

提升群众获得感,推动“四办”改革向基层延伸。对于量大面广的社会民生事项,进一步向31个城市社区及3个镇延伸服务。不断加强基层便民服务网点建设,优化行政资源配置,以甘肃政务服务平台为支撑,更好地承接和落实“放管服”各项改革,推动实现社会保险、农技推广、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生育管理等与群众联系密切的事项就近办理,最大程度便民利民。在前期已经梳理发布的44项便民服务事项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可下沉到社区便民综合窗口办理的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向中期80项、远期200项的目标不断迈进,不断提升群众就近办理的便捷程度,提升群众的改革获得感。

构建守信互信环境,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应用。通过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信息平台,推动我市信用信息平台“信用嘉峪关”、“信用中国(甘肃)”及“甘肃省部门协同监管平台”等信用信息平台深度融合,加大信用信息推送和公示力度,并与各部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和监管信息互联互通,强化监管执法与司法的衔接,实现信用中国(甘肃)“一个平台管信用”。进一步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经营异常名录、失信企业黑名单等制度,做好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和公示,努力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今年以来,已有效整合发布各类行政处罚信息数据292条;整个推送基础信用信息数据44314条,全市部门协同监管平台归集信息1163条。

畅通反馈渠道,持续完善政务服务热线。在“12345”市长热线的基础上,建立了政务服务热线,受理政务服务事项的咨询、建议、投诉和举报。建立“统一接收、按责转办、限时办结、统一督办、评价反馈”工作机制,有效解决群众和企业办事不知道到哪个部门办、不知道如何办和出了问题不知道向哪里投诉的烦心事。

坚持以民为先,积极解决群众反映的赌点问题。全面清理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除国家批准的涉企收费项目外,不再新批涉企收费项目。印发了《嘉峪关市2018年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嘉峪关市2018年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和《嘉峪关市2018年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进一步清理和持续规范涉企收费目录清单,通过加强监管,严格落实各项减税政策,全面清理规范涉企收费项目,有效减轻企业运营负担,提升企业的改革获得感。

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嘉峪关市“放管服”改革工作综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