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太专栏7|与工科宅男的婚姻是一场修行

一、当工科宅男走进生活

年少时,我曾立下豪言——以后绝不嫁高考语文分数低于120的男人,结果被啪啪打脸!我家小王是一个到现在提起语文这门课都恨得牙痒痒的超级偏科理工宅男。作为一个文艺老年的女儿,我没能给我家老头儿找到一个可以陪他畅聊文史的女婿,可惜了他那一屋子的世界经典名著,最后小王愿意拿走传承的,只有一套《百科全书》和《牛津词典》。

第一次见小王,他在十分钟内就帮我修好了已经故障了半年的手机,这波神奇的操作深深地震撼了当年还从未见过任何理工男的我,从此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小王向我展示了各种在我心中应该归属到“科学”这一神秘领域的技能后,我决定就算为了后代的基因这男的也必须嫁,毕竟我是一个至今做噩梦都还是高考数学和物理的理科学渣。

后来事实证明我想多了,一个理工宅男在实际生活中的处事能力,并不比我那三岁儿子强多少。如今,每当我想掐死他的时候,都会在心中默念:“自己选的坑,流泪也得填上。”

太太专栏7|与工科宅男的婚姻是一场修行

二、高效选家具的结果

我是一个对数字完全没有概念的人,比如说长短、面积、价格甚至于时间等。结婚前买家具,小王老早就把房间尺寸量好了,三令五申不管谁去买家具都一定要问一下他合不合适。后来我去挑了一套客厅三件套(茶几、沙发、电视柜)并把商家建议的尺寸发给他,问他摆不摆的下,小王算了算说摆得下,我当下立马掏钱下订单,完事心中还感叹这效率也太高了。

一周后东西送来一组装完我彻底傻眼了,所有的家具都选的太大了,沙发和茶几之间只能刚好塞下一条腿,茶几和电视柜中间也就刚刚够通过一个人,关键这是订做家具,不能退。我直接对着小王怒吼:“你不是说摆得下吗?”结果小王一脸委屈:“你当时只是问我摆不摆的下,又没问能不能正常使用,是你自己说话不严谨。”我被怼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说的没错,确实是摆下了,只是挤了点儿。

诸如此类的事件不胜枚举,比如让他去买点水果,一定要告诉具体是什么水果各买几斤;让他去朋友家坐会儿,一定要具体说明坐会儿是多久;让煮面条少放点儿盐一定要提前演示少点儿是多少,半勺或者四分之一勺。不是他要求太多,而是每次让他自己理解或者自我发挥时,都会气的我这个心脏无比健康的人要犯心脏病。

三、永远是带电的礼物

不知为什么理工男对那些电子产品有着一种令人不解的偏执。

曾经跟朋友们聊情人节收到的礼物,别人无非就是吐槽直男审美太可怕,收到的礼物不好用什么的,然而在我发言后画风突变,所有人都狂笑不止,可能中间也夹杂着对我的同情。

认识小王到现在七年,我从没收到过一件不带电的礼物,一个蓝牙音箱三个蓝牙鼠标两个蓝牙键盘两个电视盒子两个Kindle,还有数不清的各种手环和各种U盘,这还不包括被我拒绝的家用投影仪、VR眼镜和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东西。

我无数次跟小王抱怨过女人只需要衣服、化妆品和包包,可他充耳不闻,甚至还许下过自认为很浪漫的宣言:“我总能买到你喜欢的电子产品!”我欲哭无泪。

现在我已经对他的礼物不抱任何希望了,而且随着家里等待处理的电子垃圾越来越多,小王在挖掘新礼物这件事上也明显遇到了瓶颈,后来我们一致商定,凡是遇到需要送礼物的日子,一切都折现,钱才是让大家百收不厌的完美礼物。

四、努力寻找共同语言

作为一个“伪文青”,总免不了读些诗来武装一下自己,时不时地抛出一些晦涩的句子或者不为人知的小知识点,来收获别人的赞叹。

记得有一年看春晚,莫文蔚出来唱了一首《当你老了》,我立马按捺不住内心的虚荣:“这是爱尔兰诗人叶芝的诗!”结果小王完全没有任何反应,我接着又问:“你知道叶芝吗?”小王勉强放下了手中的游戏,一脸不耐烦地翻了个巨大无比的白眼:“什么是叶芝?”那时我已完全放弃任何继续这个话题的欲望。

这种交流障碍还体现在那些小王认为人尽皆知然而我却一无所知的数理小常识上。之前我们去法国玩,小王一路都在感叹法国这地方好,出了很多的知名数学家,见缝插针地给我科普了一串儿至今我一个字都记不起来的数学大师的名字,每当他说起这些,眼中都透着我看见名牌包包时那种光芒,可是我一路上惦记的只有去老佛爷百货买买买,对此小王用“不求上进”来总结我的心态。

这种矛盾也不是完全不可调和,之前小王一直吵着要去深入学习“概率”,我本能地拒绝了他:“这么大年纪还花钱学这些有什么用啊?”他立马回答:“可以买彩票算中奖概率,如果你需要的话也可以算赌博的概率。”于是小王成功地获得了我史无前例的支持。

五、开车的规矩

我是一个有着十年驾龄可技术依然很烂的“老司机”,究其根本,还是因为开车对于我来说完全是一种酷刑。不知为何,一旦牵扯到与车相关的事务,沉默寡言的小王就能秒变吐槽狂魔,一路上不停地叨叨叨,而且他还制定了一套特别变态的驾驶准则必须让我贯彻执行。

例如不管天气多热,他都不许我一着车就把空调开到最大,同理不管天多冷,车必须暖够五分钟才能启动,所以我们家经常会出现一家三口在车里或挥汗如雨或瑟瑟发动地傻坐着却不开走的情况。

小王对于停车也有特殊的要求,等红灯停车时必须挂到N档上不许长时间挂D档踩刹车,结束驾驶时停车必须先挂到N档,然后拉手刹最后再挂到P档,不允许直接挂回P档。我问他为什么,他就要给我从自动挡车每个档位的工作原理开始说起,最后总结一句话就是:“这样对车好,你照做就行了。”

我一向自诩洒脱随性,必然不可能理会如此琐碎的操作流程,我的追求仅限于能把车开直线不来回晃,能在想并道的时候成功插进去,能够顺利停进我家那缺心眼的双层车位就非常满足了。至于多年不长进的驾驶技术,who

care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