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鱗豈是池中物,不日天書下九重——道士皇帝嘉靖

明世宗朱厚熜(1507-1567),欽天履道英毅聖神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也是第一位以藩王之身入繼大統繼承皇位,他是中國歷史上最獨特的皇帝,在位45年,是明朝在位時間第二長僅次於他孫子明神宗萬曆皇帝(恰恰是我博名),而執掌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明世宗從14歲即位到59歲去世,45年從來沒有一天是與人分享權力的,嚴嵩、嚴世藩、徐介、張居正雖然曾經風光一時,可最終他們還只不過是明世宗的一顆棋子罷了。

從藩王之子一躍成為明帝國最高的掌舵人,雖然具備一定的偶然性,但是能入得了三朝老臣楊廷和這種老油子法眼的人,肯定不是蠢貨。從他1522年上臺開始以爭奪父親興獻王的封號為由發動“大禮議之爭”最後打倒楊廷和集團,除掉眼中釘坐穩江山,前後時間不過三年,楊廷和倒臺的時候,嘉靖可還是個十八歲的年輕人,一個毛頭小夥。要知道楊廷和這老頭歷經憲宗、孝宗、武宗三朝,樹大根深,門生故吏遍佈朝野,其勢力不可謂不廣,在武宗朝甚至就連劉瑾見了他也得退避三舍。可想而知,其勢力之深厚。可是這位三朝宰輔,最後居然就敗在了這位不滿二十歲的年輕人手裡,這其中的滋味細細品味起來實在讓人毛骨悚然。要知道這位十五歲的少年能登基成為帝國最高統治者這其中是有偶然性的。

他既不是明帝國皇室的嫡長子,也不屬於直系親屬,更不是武宗生前欽定的接班人。由此看來,無論是從血統上還是法理上,按理說他都是不可能成為統治者的。一個不可能成為皇帝的藩王,那自然也就沒有必要甚至也沒有條件以及能力去獲得屬於皇帝的崗前培訓。所以作為藩王的他,其政治經驗和鬥爭手段在登基前可以說=0。但是他能在短短三年之內,從一個被人壓著打的人蛻變成一個壓著別人打的人,扶植張璁戰勝了文官集團,還搞倒了三朝元老楊廷和,這說明他對政治和權術有著極高的領悟力。一個不滿二十歲的少年,能有如此心機和手腕,這樣的人即使放到現在,那也是鳳毛麟角。他操縱張璁、夏言、嚴嵩、徐階控制朝局,自己在幕後指揮。壬寅宮變之後,自己移居西苑煉丹,朝局的事兒還能一清二楚,做到工作生活兩不誤。說句實在話,能把皇帝做到這份上的,翻遍歷朝史書也找不出幾個來。因此,我承認,他在這方面確實是個不折不扣的天才。

可站在臣子的角度來說,這無疑也是致命的。這樣的人心機深重、善弄權術且極其聰明,既善變又多疑。作為臣子,遇到這樣的皇帝,如果稍不留心輕則免官罷職,重則死無葬身之地。少年老成的嘉靖帝過早的學會了弄權擺勢、也過早地看到了政治的黑暗和殘酷、加上來位不正(至少文官集團在他繼位的前三年基本不買他的賬)的不自信等原因,也讓他逐漸的養成了薄情寡義、獨斷專行的性格。

大禮儀之爭後,嘉靖帝對文官階層徹底失去好感,(你們這群癟三,老子剛登基,就來逼老子,讓老子不認親爹?去你姥姥的!愛乾乾,不幹滾,你們滾蛋,老子還可以再扶一波為我所用!)所以即使後面啟用文官階層,也是為了制衡其他勢力以維護自己的最高權威。出於對文官階層的偏見,他自然也不會將權力交一部分給文官階層。再加上自身多疑的性格和對來位不正的恐懼以及對權力的痴迷,使得他也不願意將權力下放給自己身邊的宦官集團。如此,明帝國自英宗之後形成的三角政治格局(皇帝——文官——宦官)在他手上被成功打破,明帝國的最高權力再次被他集中在一隻手上。(注:這個政治格局的形成的核心是來自皇帝,是皇帝放權的結果而不是大臣和宦官主動分權的產物。)

當權力被重新集中之後,中央集權宗法專制王朝獨斷性和隨意性的弊端也就再次顯露了。自大禮儀之爭後,出於對權力的渴望和對自身能力的肯定,他拋棄了文官和宦官集團,重新獨攬大權,而自身對文官集團的偏見和自身性格的缺陷,使得他成功地異化成了一個徹徹底底的利己主義者。讓這樣一個心機深重、善弄權術、多疑善變、手腕狠辣、薄情寡義的人大權獨攬。在缺乏有效的制約和監督的情況下,是很容易出問題的。

因為這樣的人處理國家事務的出發點不是為了民生社稷或者是青史留名,而是維護自己的私利。其本質就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無上權威。國政?在他眼裡,不過就是個維護自己私利的工具而已。他登基45年,其實做的任何事,核心都一個意思——你們愛咋地咋地,別踩到我的底線,我幹嘛是我自己的事兒,誰也不許勸我,也不要試圖挑戰我的權威,不然我管你忠臣、奸佞,統統弄死你丫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他可以用夏言也可以用嚴嵩,可以放任徐階幹掉嚴嵩,又不殺海瑞。既可以放手讓戚家軍去打倭寇,也可以放任蒙古人在北京城下燒殺搶掠,搞庚戌之變。

因為他主政的核心並不是為了給天下萬民謀福利,而是為了維護自己最高統治者的無上權威。

嘉靖帝是個聰明人,他把政治玩得爐火純青,在位45年大權從未旁落。朝臣在他手裡如同一顆顆棋子和玩具,任他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但是,他的出發點是錯的,他做這一切的目的不是為了江山社稷和這個龐大帝國的未來,他沒有心思也不想去為帝國的未來鋪好道路,而是為了自己。(儘管他有能力和手段讓大明帝國在他的手上變得更好。)甚至,他連接班人都不重視。搞齋醮科儀,迷信方士所說的二龍不相見的鬼話,不立太子,不注重對繼承者的培養,也不注重培養父子之間的人倫親情,作為一個大帝國的統治者來說,這是極其失策的。一個大帝國的最高統治者不注重對下一任繼承者的培養,也不看重家庭和人倫。這對於帝國未來的傷害,無疑是巨大的。聯繫到他的繼承者穆宗朱載垕的性格軟弱、遇事無主見的缺陷……就可以明白他對這位後繼者的培養是有多麼不上心。這就像毛澤東同志說的那樣——路線錯了,知識越多越反動。

嘉靖帝,可以說他是個優秀的權謀家、是厚黑學的寵兒,但是卻不能說他是一個優秀的皇帝、明帝國出色的掌舵人。治世明君一定是一個無與倫比權謀家,但是一個優秀的權謀家卻不見得能做一個優秀的皇帝。

朱厚熜,你很聰明,甚至聰明得讓人膽寒、恐懼。可很遺憾,你的這聰明有些地方錯了。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嘉靖帝駕崩,享年60歲。廟號世宗,諡號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葬於北京明十三陵的永陵。史書評價明世宗朱厚熜有不世之奇謀六,無竟之偉烈四,又有震世之獨行五。

金鱗豈是池中物,不日天書下九重——道士皇帝嘉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