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新青年——談在祖國發展中成長

題記:時隔九年,再寫高考作文

每一年的高考作文都是街頭巷尾議論的話題。時時關注高考作文的日子已經過去9年了。九年前的今天,彷彿就像九天前一樣,恍如隔世又恍如隔日。然而我想說的是,九年前那個青春少年的青春仍然沒有謝幕。

九年前的今天,早飯是媽媽給煮的餃子。在北方,餃子被賦予了特別的含義,每逢有大事就必然要吃餃子。細細想來,大概是過去的日子艱苦,餃子是一種奢侈的享受,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奢侈一下。然而今非昔比,在父母還像我現在這個年齡的時候,大多數人也早已哪怕天天吃餃子也毫無壓力了。但是時代會在人身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吃餃子的傳統這些年一直延續了下來,並將一直延續下去,直到很多年以後。

新時代新青年——談在祖國發展中成長

吃完飯,老爸開車送我去考場,因為我的考場在四中,離家比較遠。曾幾何時,汽車還是稀罕物,而到我高考的時候,私家車已經很普遍了。這僅僅也就是二十年的時間。當然還有很多的同學選擇乘坐縣城中特有的公共交通方式——“三輪”。這種被東北人親切的稱之為“三驢子”的交通工具,也經歷了三代的發展。第一代的三輪是人蹬的,像自行車一樣。第二代的三輪是汽油機的,使用摩托車的發動機。這種三輪原本是拉貨的,車主在貨鬥上扣個棚子,放個長凳,就成為了載客的車子。第三代三輪就是專門的拉客的了,原生帶有玻璃纖維的漂亮車棚,漆成顯眼的橙黃色。而短短2年過去,當我大二的暑假再回家時,“三驢子”早已不見了蹤影,清一色被奇瑞QQ代替了。價格也從1元變成了5元了。而我們這個曾經貧窮的縣城,也開始和大城市一樣堵車了。

新時代新青年——談在祖國發展中成長

我當時的考場在四中,四中在縣城的正南方,老人習慣稱為“南頭”。再往南,曾經是公安局的行政拘留所。因此“南頭”還有另一個意思,就是犯了事被關起來了。在我剛上高中時,看守所就搬到了城外。但是“南頭”的名字依然留了下來。曾經是拘留所的地方,大家可想而知,是一個多麼偏僻的地方。四中再往南,基本就是出了城。但是如今的“南頭”,已經是縣城的高檔小區聚集地,一棟一棟的高層住宅拔地而起。不遠處的開發區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企業落地。古老的貧困縣儼然一副新興小城市的模樣。原本老人們開玩笑諷刺我們縣沒有工業,說我們縣唯一冒煙的就是火葬場。如今藥廠、服裝廠、彩鋼廠、鋁塑廠等等等等都落戶了開發區,人們評判工業也不靠煙囪了。現在更提倡環保,要金山銀山也好綠水青山,我們縣還是隻有一個大煙囪,那就是全縣集中供熱的現代化鍋爐。

新時代新青年——談在祖國發展中成長

荷槍實彈的武警站在考場門口,工作人員拿著儀器檢察每一位考試。零九年的時候,手機已經很普及了。高中生也幾乎是人手一部了。但是那時的手機多半都是功能機,智能機還寥寥可數。最多也就能上個QQ,微信還沒出現。手機上網還很奢侈。那時的人們,誰會想到移動互聯網會深深的改變這個世界呢。誰又能想到琳琅滿目的App讓我們在手機就能點外賣、訂車票、打車。誰又能想到自行車可以掃碼騎,出門不用帶現金呢。我要是那時能想到,我寫到作文裡,現在翻出來起碼能上微博熱搜呢。

新時代新青年——談在祖國發展中成長

當然我想不到。我相信誰也想不到,創新是計劃不來的,誰也沒有預知未來的能力。發展靠的千千萬萬個像我們一樣的普通人的勞動和智慧推動的。每個人進步一小步,社會就進步一大步。每個人創新一點點,國家就會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我們有高鐵、有移動互聯網、有智能製造、有航母和飛船。明天,我們也會有高端芯片、高端設計輔助軟件、特種材料、高端精密加工設備。為了實現這些,需要我們努力,更需要今天在考場中的各位準大學生們的努力。未來,屬於我們也屬於你們,但是終究是屬於你們的。

加油!!!

新時代新青年——談在祖國發展中成長

+


分享到:


相關文章: